1月25日上午,由十堰市人民政府主办、十堰市发改委承办的2022年十堰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十堰传媒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市政府、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气象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就全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工作情况进行集中发布,并回答了省市媒体记者现场提问。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工作情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近期气象情况,二是空铁水国道省道及运输情况,三是保供稳价情况,四是农业农村生产情况,五是城区道路保障情况。
1、我市近期还将出现新一轮的降雪过程,具体的气象情况如何,有什么需要提醒广大市民注意的事项?
市气象局副局长 徐远波: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今天至27日我市将出现大范围大到暴雪天气。具体预报为:25日全市大部小雨转雨夹雪,中高山中到大雪局部暴雪;26日全市大到暴雪;27日全市大到暴雪;28日小到中雪转阴天。过程累计降雪量20~30毫米,积雪深度可达15厘米以上,中高山地区积雪可达25厘米以上。同时,气温将进一步降低。26~28日最高气温0℃左右,最低气温-4~-2℃。
本次降雪过程将对城市运行、道路交通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加之正值春运关键期,建议:一是防范对城市交通和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的影响,做好道路除雪除冰和调度指挥等相关应急工作。二是做好煤电油气调度和能源等保供工作。三是做好健康防护,防范取暖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防范极端天气对疫情防控的影响。四是做好行道树、蔬菜大棚、易损建构筑物等设施防雪措施,防范雪灾。
2、降雪会给全市道路运输造成困难,企业、市民都很关心供暖、供气、供水,是否会造成什么影响?尤其是生活必需品,比如蔬菜、粮食等是否会出现大幅涨价的情况?
市发改委副主任 蓝劲松:针对近期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发改委等部门立刻行动,积极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全市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确保了水电气暖、能源供应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一)健全机制,保障物资供应。组建了保供专班,实行生活物资、煤炭、电力、天然气供需及库存日监测、日报告制度,密切关注供需形势,加强供需预测、预警,提前研判、提前储备、提前保障,确保了生活物资、水电气暖、能源供应充足。
(二)强化调度,保障物资储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赴省、赴陕调度电煤,京能热电双机运行正常,储量近14万吨,可确保应急情况下双机运行21天。制定城镇燃气企业保供方案,各燃气企业全面完成储气调峰任务,最低保供达到4天,最高达到11天,全市无压减和停供用户。
(三)加强管护,保障运行稳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各单位对电力、油气长输管线等企业开展设施、设备检修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实现了存量隐患整改清零销号。开展电力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油气长输管线冰堵事件应急演练等,确保能源应急供应的运行安全。开展对供水、供暖等设备、管网的防寒防冻巡查检查,防止管网设施受冻受损。
受低温天气、蔬菜采购运输成本增加、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近期蔬菜价格有所波动,市发改委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蔬菜价格趋于稳定。目前,全市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成品油等重要生活物资储备数量和供应天数均高于保供安全供应量。
一是加强市场价格监测。每天开展市场价格监测和预警,实时监测市场价格动态和走势,及时分析研判、预测预警。
二是提醒约束乱涨价。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采取约谈告诫等手段,严禁借机哄抬物价、乱涨价等违法行为。开展企业价格承诺活动,引导企业以更优惠的价格、更优质的服务,回馈市民回报社会。
三是建立价格比对排名机制。通过价格监测和价格比对,对全市主要商超、市场的蔬菜价格进行比对,引导价格走势。
四是规范市场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恶意哄抬、串通涨价等扰乱蔬菜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进一步强化工作落实、突出重点、细化措施,确保保供稳价各项措施落实落细,确保全市生活物资、水电气暖等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3、现在已经进入春运期,有很多从外地打工回来的以及想要去外地的旅客,我市的高速、国道、省道、机场、铁路等情况怎样,如何确保群众出行和交通畅通?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李军:全市交通运输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保安全、保畅通、保运输”的总体目标,主动应对,协同联动。目前,全市境内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保持畅通,运力充足。
一是保安全。聚焦桥梁隧道、长陡下坡等重点路段、重点领域,开展低温雨雪天气交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加强全市42家、1812台“两客一危”营运车辆的动态监控,督促企业检查车辆安全性能和防滑设施配备情况,高频巡查汉江水运航道、干线公路,联手公安交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超限超载、冒险航行等违法违规行为,让群众坐上平安车、放心船。
二是保畅通。对全市3292公里国省干线公路进行排查,梳理容易积雪结冰路段40处315公里,制定保畅方案,明确每个路段责任人,实行网格化管理,提前将设备、物资就近运送到公路养护道班和重点路段,确保应急状态下能够高效除雪保畅。目前,已调集作业车辆95台,融雪剂595吨,防滑料4850立方,警示标牌3100个,应急队伍9支3000多人,严阵以待,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三是保运输。春运以来,全市已累计安全运输旅客21.56万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我们将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引导错峰出行,同时优化运力调配,统筹协调铁路、公路、航空、城市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确保恶劣天气下能够及时疏运旅客,避免大规模滞留等情况发生。
4、农业生产方面,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刘军:自2022年1月20日以来,针对低温雨雪冰冻可能造成的灾害,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迅速行动,采取四条措施积极应对:
一是强化技术指导。1月20日下午迅速下发了《关于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做好相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紧急行动起来,加强分类指导,强化防灾措施,千方百计减轻灾害影响,为夺取夏季粮油和全年农业丰收赢得主动。经农业专家会商研判,本次低温雨雪对农业生产有利有弊,有利方面主要是有利于缓解土壤商情、有利于减少动植物病虫害越冬基数;弊端主要体现在水果、蔬菜、茶叶和畜禽有遭受冻害及大棚、养殖栏圈有被积雪损毁的危险。为此,农业生产抗灾重点是抓好防冻、加固和除雪。一是做好果、茶、菜、畜禽防冻保温措施落实,二是提前加固大棚和养殖栏圈,三是及时清除大棚、养殖栏圈、果树上的积雪。市农业农村局成立8个抗灾工作组,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均成立工作专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开展抗灾指导,督促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灾情调度。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天气预警信息,及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及时通过微信群、QQ群、局网站、十堰广播电视台等渠道发布低温雨雪天气情况下蔬菜、油菜、柑橘、茶树、小麦、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方面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帮助农民群众做好防御。每日调度各地农业灾害发生情况,及时分析研判,针对性加强指导服务。目前,低温雨雪天气已造成我市各地香菇、草莓、葡萄等大棚和茶园、畜禽棚圈不同程度受损,郧西县1.1万亩油菜受灾。
三是强化蔬菜保供。我市现有在田蔬菜37.76万亩,其中大棚蔬菜面积近1.8万亩,目前,我市大棚蔬菜暂未发生倒塌、受冻等灾害,在园的小白菜、菠菜、芹菜等整体长势较好。加强产销对接,提前组织菜农对接批发市场、超市,对成熟的蔬菜如白菜、芹菜、菠菜、菜薹、萝卜等品种及时采收上市。加强市场监测,对当前蔬菜市场行情、价格信息进行跟踪监测,了解在园蔬菜面积、品种和预计上市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和道路状况,适时组织市内蔬菜运销户、专业合作社和菜农及时采收均衡上市,保障市场供应。
四是强化应急值守。按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Ⅲ级应急响应要求,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信息畅通,重要灾情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5、全市城区道路情况怎么样,对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强降雪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 陈波:针对近期的低温恶劣天气,全市交警闻令而动,做好了充分准备。
一是做好人员准备。要求全体交警辅警全员上岗。市公安局紧急召开低温恶劣天气应对处置会议,又从城区各分局、局直各单位抽调警力,分路段,定任务,定岗位,协助交警保安全、保畅通。
二是开展应急演练准备。我们模拟桥梁结冰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多车侧滑、交通拥堵等3个场景,在城区发展大道开展了应急演练活动,同时,将事故处理大队民警分布在各个重点道路,遇交通事故快速处置、快速清理现场。
三是做好各种应急物资准备。我们为每一辆警车配备工业盐、铁锨、警示带、锥筒等物资,遇紧急情况随时处置。
四是做好宣传准备。随时发布“两公布一提示”(两公布:公布交通流预判和分流绕行预案,公布道路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一提示:提示节日期间交通安全事项);每三小时发布一次“路情路况”提醒。
在此,同时向全市人民群众发出倡议,倡导市民尽量乘坐公交车,多走路 ,驾驶“新手”、无冰雪道路驾驶经验的人不开车,无防滑链的不要开车上路。(记者 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