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政发〔2023〕12号
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立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区七园”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意见(试行)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充分发挥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核心载体和辐射引领作用,进一步统筹全市优势资源,促进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发〔2020〕28号)精神,现就建立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区七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国家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围绕建设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统筹全市创新资源丰富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区域,纳入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区七园”发展范围,建立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创新、统筹产业、统筹统计“五个统筹”机制,将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成全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以及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推动十堰建设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园区主导。由市级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系统制定“一区七园”总体发展规划,明确阶段性建设目标,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各县市区产业园管理机构主导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2.优势互补,精准定位。充分发挥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各县市区产业园优势资源互补效应,以各县市区产业园为载体,按照各自产业发展定位,差异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形成协作高效、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
3.资源共享,合力共赢。统筹配置全市优质资源,聚焦“一区七园”建设,推动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资源流动和共享,促进各县市区产业园与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紧密合作、协同发展、共建共赢。
4.创新体制,简政放权。理顺“一区七园”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一区七园”统计体系,统筹创新政策制定实施,全面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各县市区产业园整体服务效能。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一区七园”管理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联动发展网络有效覆盖,创新发展效率大幅提高,产业布局合理,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成为全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
二、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四)健全管理体系。以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核心园区,将郧阳园、张湾园、丹江口经济开发区、郧西工业园区、房县工业园区、竹山经济开发区、竹溪工业园区纳入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分园区,并针对不同园区的实际情况实行不同的政策,保障核心园区与各分园区的原有利益不变,实现“一区七园”共赢发展模式。所有纳入“一区七园”管理的分园区,其管理机构统一加挂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XX分园区牌子。对涉及园区的设立、变更、调整、人事、国民经济统计、国土空间规划的调整等事项,在符合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发展布局下,仍由各分园区所在地管理实施,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可以提出建议,各分园区工作人员在符合干部工作相关规定程序的情况下,可在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行交流学习。
(五)强化规划引导。编制《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区七园”发展战略规划(2023—2027年)》,出台《关于促进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引导各分园区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将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园区,各分园区建设成为差异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园区,实现以主园区带动各分园区的经济、科技、产业协调联动发展格局。
(六)明确统计管理。按照属地统计的原则,各分园区相关统计指标实行所在地统计,由所在地统计部门负责统计。统计数据一方面按照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管理,另一方面按照科技部相关制度规定,纳入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火炬口径统计管理。各分园区按照科技部《火炬统计调查制度》和《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规范国家高新区统计区域范围工作指引》(国科火字〔2021〕67号)要求,指定专人负责统计工作,做好与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的衔接。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按季报要求归集各园区的统计报表,做好火炬统计数据的汇总和报送工作。各分园区对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三、建立健全运行机制
(七)建立招商协同机制。建立核心园区与各分园区招商引资协同机制、产业配套联动发展机制,根据总体产业规划布局协同招商、“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强化产业链招商、第三方招商,推进优势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和落地率。
(八)建立政策共享机制。“一区七园”各分园区及园区企业同等享受国家、省、市现行支持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产业、科技、人才、投资等,兑现主体为各园区所在县市区。
(九)建立平台共享机制。各园区建立统一信息交换平台和统一的招商网站,借助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品牌,联合对外招商,联合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联合招引人才,联合申报各类专项。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技术服务平台、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对各分园区的创新创业者开放,并实现资源整合、信息互通、成果共享。
(十)建立投融资共享机制。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愿选择的原则,构建“一区七园”投融资体系。适时设立十堰高新技术投资公司,各园区可参股,十堰高新技术投资公司也可以参股各县市区投资公司,逐步实现投融资共享。
(十一)建立产业协同合作、项目异地落户利益共享机制。建立核心区与分园区产业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各分园区之间产业配套协作,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打破县域界限,统筹产业项目布局,实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对于各县市区引进或转移到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大项目,或落户县市区之间共建园区、“飞地经济”园区的企业,其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等,由项目引荐方或转移方和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利益共享。
四、保障措施
(十二)统一思想认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区七园”建设对全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全面理解和精准把握“一区七园”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将“一区七园”作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扎实推进“一区七园”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区七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区七园”建设工作,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科技创新工作的副市长、分管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科技、经信、统计、财政、发改、市场监管等相关市直部门,有关县市区政府、园区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要明确工作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分园区建设工作。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定期召开“一区七园”工作联席会,集中解决重大问题。
(十四)出台政策措施。制定完善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促进政策和科技扶持政策,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促进核心园区、各分园区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市政府在用地指标、科技创新资源上向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倾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扶持政策。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区七园”发展战略规划(2023-2027年)
2023年9月27日
附件
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区七园”发展战略规划(2023-2027年)
前 言
(一)编制背景
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十堰高新区)前身是湖北十堰郧阳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2018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高新区。建区以来,十堰高新区立足区域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加速探索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新路径,已成为全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板块。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级高新区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湖北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等多重战略叠加发力,对十堰高新区建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增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十堰市锚定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新使命新定位,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充分发挥十堰高新区引领带动作用,十堰市委市政府明确统筹全市创新资源丰富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区域,纳入十堰高新区“一区七园”发展范围。基于范围调整,为更好进行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特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
本规划遵循“多规合一”原则,将所规划的内容与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相衔接。具体编制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年)
3.《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发改地区〔2018〕1059号)
5.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发改地区〔2021〕1933号)
6.《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
7.《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2023年)
8.《湖北省开发区条例》(2019年)
9.省委编委《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实施意见》(鄂编发〔2021〕4号)
10.湖北省人民政府《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鄂政发〔2020〕28号)
11.《十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2023年)
12.《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
13.《十堰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2023年)
14.《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十发〔2022〕16号)
(三)规划期限与范围
1.规划期限。规划基期为2022年,期限为2023-2027年。
2.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十堰高新区郧阳园、张湾园、丹江口经济开发区、郧西工业园区、房县工业园区、竹山经济开发区、竹溪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90.03平方公里。
图1 十堰高新区“一区七园”规划范围图
——郧阳园: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区块一,东至秦巴工业园三期边界,南至规划道路,西至九州大道,北至金龙路;区块二,东至土天路,南至榕峰公司边界,西至十堰大道西侧680米处,北至220Kv变电站南侧160米处;区块三,东至土天路,南至神河集团边界,西至大岭山村城镇开发边界处,北至福银高速南侧230米处;区块四,东至十方院村曾家沟,南至规划污水处理厂,西至菜园和谐小区,北至谭家湾镇区北部;区块五,东至西茶亭村与谭家湾村交界处,南、西至两郧路,北至西茶亭村中部;区块六,东至响水河西侧,南至财神庙村安置区以北规划路,西至庙沟路,北至大洪岭。
——张湾园:规划面积236.41平方公里。东至汉江路街道七里垭村,南至车城路街道艳湖社区,西至花果街道桃子村,北至汉江路街道柳家河。
——丹江口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0.56平方公里。区块一,东至铁环沟村,南至车城大道,西至小河村,北至机场大道;区块二,东至将军山,南至安乐河村,西至太和大道,北至樟木垭村;区块三,东至上张沟村,南至G241国道,西至S337省道,北至丹郧路。
——郧西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区块一,东至发展大道,南至南岭森林公园,西至天河,北至十漫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区块二,东至腾达农业观光园,南至洪台安置小区,西至武当水泥厂,北至潘家沟;区块三,东至箭流铺村,南至十漫高速公路,西至熊家洼自然山体,北至老庄岭水塘;区块四,东至关帝庙通往水石门桥,南至G242,西至铺沟口桥,北至福银高速公路坡脚;区块五,上津镇丁家湾村伞河两侧。
——房县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2.86平方公里。区块一,东至解家湾村,南至八里村,西至孙家湾村,北至孙家湾村;区块二,东至黑沟村,南至邓营村,西至高枧河,北至况营村;区块三,东至莲花村,南至莲花村,西至塘溪村,北至莲花村;区块四,东至十房高速公路,南至环城北路,西至塘溪村,北至谷竹高速公路。
——竹山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6.43平方公里。区块一,东至南山路,南至麻安高速,西至G242国道,北至南山公园;区块二,东至上庸一级路,南侧为自然山体,西至堵河东岸,北至鱼岭隧道南侧出入口;区块三,东至北星河,南侧为自然山体,西侧和北侧被G242环绕;区块四,东至明清水库东侧公路,南至城北绕城一级路(规划)南侧山体,西至Y029乡道,北至合康铁路规划线位;区块五,东至苦桃河西岸,南至麻安高速,西至叶家坡隧道口北侧山体,北至G346国道;区块六,东至宝丰高速出入口,南至G346国道,西至Y055乡道,北至现状公路(董家塆)。
——竹溪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67平方公里。区块一,东至三堰路,南至竹溪河,西至洛河,北至小河边村;区块二,东至曹家河,南至竹溪河,西至北河大道,北至陈家湾。
目 录
一、形势与基础
(一)外部形势
(二)发展基础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定位
(三)发展目标
三、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突破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主导产业
(二)巩固发展三大优势产业
(三)培育壮大多支撑产业
四、构建高标准发展空间
(一)构建“一心两带多园”空间格局
(二)建设宜居宜业园区
(三)建设数字智慧园区
(四)建设绿色安全园区
五、营造高效能创新生态
(一)大力建设多元创新平台
(二)持续强化企业梯度培育
(三)高效配置创新要素资源
(四)加快塑造开放协同格局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健全管理体制
(三)加强政策支持
(四)强化要素保障
(五)建立考核机制
一、形势与基础
(一)外部形势
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十堰高新区要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呈现出多技术簇群多点突破、链式变革、融合爆发现象,以数字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构成的新技术体系推动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赛道爆发。十堰是我国老工业基地,正加快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十堰高新区要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优势创新资源,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动力源和新兴产业集聚区。
2.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堰高新区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正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一主四优多支撑”1产业,持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十堰高新区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紧抓国家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机遇,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商用车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方向转型升级,开辟生物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集聚高端要素,优化市场环境,培育产业生态,为全市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我国深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十堰高新区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要在减污降碳基础上加速探索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正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切实担当“守井人”的历史使命。十堰高新区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增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新路径。
4.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深入实施,湖北三大都市圈加快建设,十堰高新区要加快探索跨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国家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两区、四轴”空间开发格局,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增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十堰市位于汉江生态经济带沿汉江发展轴和沿武西高铁发展轴的交汇处,是襄阳都市圈和“汉孝随襄十”汽车产业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十堰高新区要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链条共建、创新平台共享、生态环境共治,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新模式。
(二)发展基础
1.经济规模稳步提升,园区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十堰高新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2022年,十堰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1927.9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73.7亿元,占全市比例达88%。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05亿元,占全市比例达73.4%。企业群体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底,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6家、高新技术企业38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49家,占全市比例分别为63.6%、71.7%、57.1%;有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17家;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100家。
2.产业升级加速推进,特色产业体系加快健全。十堰高新区落实“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部署,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全省汽车产业发展主阵地,新型电池、生物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布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商用车竞争优势持续增强,新型电池、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布局,集聚了东风商用车、东风华神、湖北大运等重点企业,其中东风商用车是国内中重卡产品线全面覆盖的龙头企业,已布局纯电、混动、氢燃料等新能源技术路线。新型电池产业加快培育,落地湖北万润正极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远景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等项目,本地配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合成生物创新城、神农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集聚了百草堂、共同生物等重点企业。绿色食品饮料特色优势不断突显,集聚了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北冰洋等知名水企,“中国好水”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数字经济、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供应链物流等配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
3.双创平台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体系不断完善。十堰高新区加快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截至2022年底,十堰高新区拥有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34家。创业孵化体系不断健全,吸引高校院所、知名企业、社会资本共同打造孵化载体,“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孵化模式持续完善,拥有省级及以上孵化载体46家。多层次人才加快汇集,深入落实“武当人才支持计划”,集聚各类创新人才超1000人。科技成果创造转化深入推进,2022年,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超1500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70亿元。
4.产城融合深入推进,绿色生态园区建设提速。十堰高新区发挥仙山秀水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园区。园区绿色化发展深入推进,废物交换利用、废水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成效显著,绿地公园建设有序推进,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2.6%。落实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更新改造专项行动,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热等设施不断完善,公交微循环系统、健康步道等项目加快推进,以十漫高速、十白高速、谷竹高速,郧十高速、十房高速、十巫高速(中段)、十淅高速为骨架的“三横三纵”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健全,万达广场、国瑞文旅城等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建成投用,知行高中、外国语学校等建成运营,全球汽车新生态发展论坛永久会址、中国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会展中心和中国汽车博物馆、南水北调博物馆加快建设。
5.体制机制加快创新,园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十堰高新区机构设置方案获省委编委批复,市级层面成立十堰高新区(汉江生态城)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十堰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机构精简、职能综合、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建设深入推进。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成效初显,围绕全市“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各分园区坚持差异化布局、特色化发展,产业协同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关于支持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意见》《关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的意见》(试行)等政策陆续出台,为高新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引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合来看,十堰高新区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国内先进高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产业发展能级有待提升,商用车产业发展存在下行压力,亟需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方向迈进,新型电池、生物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创新人才、金融资本等创新资源集聚不足,高成长高技术企业培育不足;三是产城融合有待深入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升级完善,城市品质有待提升;四是园区运行管理机制有待健全,一区多园协同发展运行机制亟待深入探索。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高水平保护”发展主线,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任务,以“一区七园”统筹联动发展为支撑,加快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推进绿色科技产业新城建设,加强对外开放与高端链接,全面优化区域创新生态,将十堰高新区打造成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高新贡献。
(二)战略定位
新时期,十堰高新区将加快整合各类产业和创新要素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车城、生态新区”,具体定位如下。
——十堰创新驱动绿色崛起引领区。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加速集聚创新要素,加强绿色技术、材料、工艺、装备等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强化“一区七园”对各县市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十堰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
——鄂西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先行区。坚持“又高又新”,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巩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优势,拓展生物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引领带动十堰市乃至整个鄂西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汉江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示范区。坚持协同联动,深度融入襄阳都市圈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探索跨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要素流动障碍,加强科技同兴、产业同链、载体共建、资源共享、生态共筑,塑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板。
——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绿色低碳发展标杆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记“一库碧水永续北送”的政治使命,统筹推进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7年,十堰高新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一区七园”管理体制高效运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开放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产城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表1 十堰高新区发展目标表
序号 | 具体指标 | 2022年 | 2027年 | 年均增长/ 每年新增 |
1 | 营业收入(亿元) | 1927.9 | 3800 | 14.5% |
2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 2173.7 | 3700 | 11.2% |
3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 305 | 550 | 12.5% |
4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家) | 726 | 1100 | 75 |
5 |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 387 | 600 | 43 |
6 |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家) | 949 | 1500 | 110 |
7 | 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家) | 134 | 170 | 7 |
8 | 省级及以上孵化载体数(家) | 46 | 60 | 3 |
9 | 企业R&D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 | - | 5 | - |
10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 | 达省标 | - |
三、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紧密对接国家、省重大产业战略,深入落实市“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部署,坚持做强支柱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并举,搭建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质效,构建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为主导,新型电池、生物医药健康、绿色食品饮料为优势,数字经济、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供应链物流、科技服务为支撑的“一主三优多支撑”产业体系。
(一)突破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主导产业
顺应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趋势,瞄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环节,落实全市“3+3”汽车产业发展体系布局,聚力做强商用车、做优专用车、做精零部件、做实智能装备、做全车生态,提升“中国商用车之都”品牌影响力,打造全国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27年,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
1.做强商用车。做大做强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加快布局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和多能源动力总成等系统技术体系,结合复杂化应用场景及多样化补能方式推动新能源车型开发、技术预研与产品落地,重点支持东风商用车D600平台商品化,加快量产大运汽车纯电中卡、东风华神换电轻卡等,推进高端新能源重卡研发与产业化,打造新能源牵引、工程、载货、专用四大品系全系列、全场景产品谱系。突破发展新能源商用车关键零部件,加快E/E架构、线控底盘、分布式驱动、电驱变速箱等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通用零部件轻量化、低碳化、电动化转型。拓展智能网联技术应用,加快整车算法、智能感知、控制系统、自动驾驶等领域自主开发,打造少人/无人智慧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推进港口无人集卡、矿山智能卡车、自动驾驶环卫车等商业化运营。
2.做优专用车。大力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专用车,聚焦市政环卫、矿山港口、城建渣土、园区物流等复杂场景,支持开发多品种、小批量、高附加值产品,巩固工程自卸车、物流运输车生产,重点发展新能源清障车、环卫车、油田作业车、危化厢式车、随车起重运输车、非公路宽体矿车等新能源专用车。提升发展智能网联应急装备车辆,强化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应用,完善位置共享、人机交互、远程监控、智能检测等功能,重点发展城市消防、应急抢救、道路救援等应急装备车辆。推进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新一代军车研制与产业化。
3.做精零部件。大力发展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突破新能源“三电”关键技术,重点发展锂电池、钒电池、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等高安全、长寿命的新型动力电池,培育发展换电系统,提升发展新能源电机、电驱动控制、多合一电驱系统等电机电控。引进发展汽车电子,推进汽车电子级精密配件项目落地,大力发展车载雷达、车用传感器、车载终端等智能网联核心零部件与系统,布局发展车路协同传感设备。探索发展高阶自动驾驶,引进发展域控制器(DCU)和多域控制器(MDC)等决策系统。加快传统零部件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件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结构件向功能件、系统件转型,大力发展智能底盘、电驱动、热管理、空气弹簧等优势产品。
4.做实智能装备。做大汽车制造工具,提升发展高精度、高强度、高可靠汽车制造专用刀具、焊具、模具、漆具等生产工具,加速研发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工具。提升发展汽车专用机床,加速研发用于汽车缸体、轴承等精密零部件加工的专用淬火、切削数控机床,前瞻布局针对新型车用合金、有机复合材料、陶瓷等车用新材料的特种加工机床。布局发展汽车工业机器人,引进发展汽车专用喷涂、焊装、运输机器人本体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做优汽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强化机器视觉、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积极研发生产线输送系统,重点布局汽车焊装、喷装、冲压、总装生产线设计及系统集成服务,加速研发生产线智能化控制与信息集成系统。
5.做全车生态。大力发展集整车总体设计、总成设计和零件设计为一体的汽车设计服务。支持东风商用车完好率中心升级,拓展基于全业务链数据信息的车辆全生命周期服务,培育司机综合服务、车辆解决方案、货物运输方案等服务。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检测评估服务,加快发展制造装备检验检测、健康检测等服务。培育发展汽车金融服务。
(二)巩固发展三大优势产业。
密切跟踪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主动布局承接优质产业领域,培育新型电池、生物医药健康、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发展优势。
1.重点发展新型电池。抢抓新型电池发展机遇,健全“材料-电池-回收”产业链,大力发展新型电池产业。力争到2027年,新型电池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做强电池材料,健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新型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重点发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石墨基和硅基负极材料,布局发展六氟磷酸锂(LiPF6)、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等电解质锂盐材料。布局锂、钠、钒、氢、固态五条技术路线,引进发展新型电池结构件、电源管理系统等配套环节,推进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钒液流储能电池、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研发与产业化,突破发展轻量化、高安全、长寿命的新型电池。布局发展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突破电池智能化柔性拆解、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关键技术,培育发展余能检测、梯次利用、智能拆解、材料回收等电池回收业态。
2.创新发展生物医药健康。发挥“武当药谷”道地药材资源优势,主动承接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等领域。力争到2027年,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突破发展现代中药领域,加强中药量效关系研究,推进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创新研发,延伸发展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兽药、动物保健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做大做强化学原料药,健全“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产业链条,突破手性合成、酶催化、结晶控制等先进制剂生产技术,开展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改良型新药、仿制药研发,大力发展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推动甾体激素药、生物高分子凝胶等原料药高端化发展。提升发展合成生物制药,招引产业链龙头企业,大力发展DNA测序、合成、基因编辑等生物合成技术服务,布局发展面向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领域疾病的干细胞临床治疗服务。开拓发展医疗器械,发挥装备制造优势,大力发展车载医疗器械,延伸发展可穿戴智能健康设备、康复理疗保健设备等医疗设备。探索发展健康咨询、慢病管理、健康保险、远程医疗等医疗健康服务。
3.提升发展绿色食品饮料。紧抓消费升级趋势,推动健康水产品、绿色果蔬产品、药食同源产品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力争到2027年,绿色食品饮料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打造健康水产品竞争优势,发挥优质淡水资源优势,健全以包装饮用水为主,以茶饮、碳酸、植物饮料等为辅的健康水产品矩阵,重点发展中高端休闲饮用水,布局发展特色黄酒、白酒、啤酒和果酒类饮品。做优做强绿色果蔬领域,突破微波杀菌、高效分离、超微粉碎等先进加工技术,推进食用菌、魔芋、高山蔬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发展净菜、腌制蔬菜、干制蔬菜、预制菜等产品,延伸发展魔芋面条、蔬菜膨化食品、美容蔬菜等功能蔬菜食品。提升发展药食同源产品,发挥道地药材优势,开发药食同源、菜药两用的特膳食品,研发创新以中药为基源的保健品、休闲食品等产品。
(三)培育壮大多支撑产业。
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创新提升为内核,加快布局数字经济,突破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配套发展供应链物流和科技服务领域,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1.加快布局数字经济。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以“端-屏-芯”为核心的光电子信息产品规模化发展,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商务、数字文娱等新业态。力争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主动承接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外溢,重点发展智能卫浴、智能厨电、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终端,引进发展智能显示模组、光学膜、触控IC等新型显示模组与系统组件,探索发展晶圆级、系统级芯片封装测试环节。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行业应用,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数字孪生等行业解决方案,布局发展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园区等行业解决方案。壮大发展电子商务,发挥汽车汽配、绿松石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零售直购、直邮,培育发展“直播+产业”“直播+店铺”“直播+品牌”等业态,配套发展数据服务、信息咨询、代运营等服务。创新发展数字文娱,重点发展具有十堰特色的网络演艺、影视动漫等数字内容,培育发展虚拟展区、3D动态演艺、VR实景解说等新业态。
2.稳步发展清洁能源。抢抓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推进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探索新型储能商业应用。力争到2027年,清洁能源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加快发展光伏发电,推进集中式光伏发电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公共建筑屋顶、工业厂房屋顶等分布式光伏发电。提升发展风力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新型清洁电力资源,完善坚强智能电网,提升清洁电能就地消纳和存储能力。布局发展新型储能,布局多元化储能技术路线,巩固发展抽水蓄能等机械储能,探索发展超级电容器、超导储能等新一代储能。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再利用、资源化为重点,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再生金属循环利用和固废综合利用。力争到2027年,循环经济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推动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等零部件拆解与深加工,布局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做大做强再生金属循环利用,加强对再生铜、再生铝、稀贵金属利用、废旧钢铁等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铜基、铝基等新型合金材料,推动合金铸件、钣金箔材等再生利用与高质循环。提升发展固废综合利用,突破绿色循环关键共性技术,推进粉煤灰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4.配套发展供应链物流。以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为目标,推动供应链物流专业化、智慧化转型升级。重点发展专业物流,围绕汽车物流、冷链物流、应急物流等领域,推动供应链数据共享、资源整合及供需对接,大力发展共享物流、低碳物流、众包物流等新模式。推动整合工业、物流、商贸等领域资源,探索发展基于网络货运平台、多式联运信息平台等的智慧物流。
5.引进发展科技服务。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引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科技金融、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引进发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重点发展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等交易经纪服务,拓展知识产权投融资、保险、担保等增值服务。推进发展科技咨询、人力资源、成果转化等服务。培育发展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科技金融服务。
四、构建高标准发展空间
按照以人为本、产城融合、联动发展思路,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内涵,打造功能完善、要素齐全、运行高效、蓝绿交织的绿色科技产业新城。
(一)构建“一心两带多园”空间格局
围绕高新区定位目标,科学规划园区发展空间,构建“一心两带多园”的总体空间格局。
图2 十堰高新区空间布局图
“一心”:围绕管委会所在区块打造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能力突出的十堰科技城,重点承载综合管理、总部经济、创新创业等功能,布局高水平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专业孵化器、路演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集聚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科技咨询、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人力资源等多类型科技服务机构。
两带:沿G70高速打造绿色创新发展带,打通技术、人才、资金流动通道,承担创新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创新功能。沿G4213高速、G59高速打造产业联动发展带,承担产业协作配套功能,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提升产业升级动力。
多园:立足各园区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明确各园区发展方向和重点,协同推进“一区七园”产业发展,着力打造若干特色鲜明、专业突出、竞争能力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郧阳园。充分发挥十堰高新区核心区优势,统筹推进郧阳经济开发区、谭家湾工业园、杨溪铺工业园产业协同布局,着力打造以商用车为特色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大力发展新型电池、生物医药健康、绿色食品饮料,培育发展供应链物流、科技服务。
图3 郧阳园产业布局图
专栏1 郧阳园产业布局重点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依托大运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燕山钢铁与湖北神河合作新能源商用车生产项目、华阳智造产业园、杜德起重机生产线技改等项目,推动企业开展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加快中重卡车、矿用车、起重车等商用车向数字化、绿色化、新能源化方向发展。 新型电池。推进湖北万润正极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昊朔科技新能源产业园建设,谋划建设郧阳区绿能制造产业园,大力发展磷酸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重点发展锂电池,延伸布局钠、钒、氢、固态等新一代电池。 绿色食品饮料。依托郧阳区食用菌湖北特色小镇、郧阳区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质效。培育发展健康水产品。 生物医药健康。依托谭家湾生物科技园,支持开展招大引强,加快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创新研发,引进发展基因编辑、DNA测序等生物合成技术服务。 供应链物流。提升寿康永乐物流园等专业服务园区发展能级,集聚专业供应链服务企业,推动供应链物流服务向专业化、智慧化方向转型升级。 科技服务。依托十堰科技城,培育发展研发设计、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 |
——张湾园。发挥十堰中心城区汽车制造核心引领优势和创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商用车、专用车、零部件及智能装备多系列多品类产品,壮大新型电池产业规模,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产业。
图4 张湾园产业布局图
专栏2 张湾园产业布局重点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依托东风商用车、东风华神汽车、三环汽车等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重点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商用车、专用车,构建多技术路线的新能源产品矩阵,培育发展智能网联解决方案。支持东风汽车动力零部件、国瑞智能等企业推进技术创新与业务转型,加快汽车核心零部件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依托十堰市智能装备产业园,培育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高质量专业化企业,形成以专用设备、数控机床、高端模具、智能输送等行业为主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新型电池。加快远景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宇浩高科锂离子电池材料等项目建设,推动新型电池研发与产业化。 数字经济。支持华中汽车工业设计仿真赋能中心项目运营,支持工业设计仿真云平台、平台展示体验中心、数字化人才培训中心、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建设,助力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园、张湾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云服务、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产业。 |
——丹江口园。立足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定位,按照绿色生态、高效低耗、健康持续的发展理念,大力塑造绿色食品饮料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健康、供应链物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
图5 丹江口园产业布局图
专栏3 丹江口园产业布局重点
绿色食品饮料。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中国好水”品牌效应,以“源头”“丹江”“武当”为核心品牌,扩大农夫山泉、北冰洋等产能规模,着力引进全国知名的绿色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建设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的水产业核心基地。 生物医药健康。推动华海共同二期、恒信源原料药生产基地、共同生物维生素D3类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黄体酮及中间体BA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支持建设全国最大的甾体激素和维生素生产基地。 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满架工程,建成国家“东数西算”算力枢纽节点,引进发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培育AR实景导览、景观全息呈现等场景式、体验式数字经济新模式。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做大做强新能源专用车三电系统,推进正威(丹江口)新能源智造产业园建成投产,鼓励湖北一专、瑞宇汽车、宝沃新能源等企业开展新能源专用车三电系统联合研发。 供应链物流。加快丹江口交通物流园、十堰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建设,发展多式联运、供应链管理、仓储分拨等服务。 |
——郧西园。发挥全域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健康、绿色食品饮料、清洁能源产业,打造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西部门户城市样板区。
图6 郧西园产业布局图
专栏4 郧西园产业布局重点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新能源锂离子电池产业园、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再制造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中重卡,壮大以天道新能源为龙头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健康。推进土门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积极招引先进原料药生产技术,建设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链,培育发展医药康养、膳食康养等健康服务。 绿色食品饮料。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集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冷链仓储于一体的农产品专业园区。 清洁能源。加快建设国家绿色低碳数字化新型园区,配套发展绿色生态建材,推进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开发。 |
——房县园。按照“区域中心城、绿色示范县”定位要求,深入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着力打造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提升生物医药健康、绿色食品饮料、数字经济发展能级。
图7 房县园产业布局图
专栏5 房县园产业布局重点
循环经济。支持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特色化发展,重点发展以再生资源、新材料、生态修复、拆解再制造为基础的绿色低碳产业,建设全省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生物医药健康。依托湖北·十堰(房县)合成生物创新城,加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链精准招商,做大做强葵花药业、陵州药业等企业,吸引中药饮片重大项目落地,推动新药产品研发创新和新技术成果应用,提升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能级。 数字经济。依托北城工业园,支持力芯半导体、光宏通信、世沣电子等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招引电子元器件、智能显示模组、新型显示等重点企业,壮大数字经济产业规模。 绿色食品饮料。加快建设房县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探索发展药食同源特色产品。 |
——竹山园。锚定竹房城镇带绿色产业发展核心示范区,深入挖掘绿色发展潜能,大力发展新型电池、绿色食品饮料、数字经济、供应链物流产业,打造秦巴山区绿色能源和生态产品生产基地。
图8 竹山园产业布局图
专栏6 竹山园产业布局重点
新型电池。依托泰璞电子、鼎灏科技等企业,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健全正负极、隔膜、浆料等新型电池产业链。 数字经济。优化通济沟电子产业园、宝丰卫浴汽配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引进发展光电子核心元器件,做强智能厨电、智能卫浴等智能家居终端设备,探索发展新兴消费智能终端。 绿色食品饮料。加快建设竹山县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发展食用菌、油脂精深加工,培育发展净菜、预制菜等产品。 供应链物流。发挥溢水特色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园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冷链物流集散枢纽节点,推动供应链物流绿色低碳化转型。 |
——竹溪园。深度融入竹房城镇带,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健康、绿色食品饮料、数字经济产业。
图9 竹溪园产业布局图
专栏7 竹溪园产业布局重点
生物医药健康。支持百草堂、人福医药等企业发展资源需求量少,生产工艺过程安全、环保,产品附加值高的化学药品制剂、中药饮片及中药材精深加工,研发创新以中药为基源的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产品。 绿色食品饮料。依托华彬VOSS矿泉水,推进产品多元化,开发化妆水、面膜水、母婴用水等功能产品;立足茶叶、魔芋、生漆、食用菌等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业,支持龙王垭、梅子贡、李泽园等企业做大做强。 数字经济。依托钰邦电子、明创新能源、力莱科技等企业,重点发展系列电容、钒电池、锂电池,布局发展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打造电子产业集群。 |
(二)建设宜居宜业园区
1.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东西融合、南北互通、外联内畅”交通网络体系,推动十堰大道、太和大道、高枧路等骨干网络升级改造,推进十巫高速郧西至鲍峡段、十巫高速溢水至镇坪段、福银高速改扩建、房神高速项目建设,争取十巫高速北延段、江北高速“进规入库”并开展前期工作,加快建设西十高铁,推进郧西、丹江口、竹溪通用机场建设。完善园区供电、供热、供气服务,加快建设张湾万亩工业园110千伏、京能热电二期等项目,推进燃气门站、各类燃气设施及管道建设和改造。建设海绵城市,科学布局雨污分流、雨水调蓄等设施。
2.加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教育配套,推进新高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新校区、阳光小学等新改扩建,加快丹江口市教育城项目建设。构建覆盖全区的卫生服务网络,推动高新区各分园三级医院升级发展,推进太和医院七里垭新院区建设,谋划建设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高新区医院。完善园区居住功能,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规划建设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的智慧社区。优化园区商业服务,布局星级酒店、新型商务中心、会展中心。
3.完善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塑造园区人文精神,梳理汉水特色地区文化、三线建设创业文化、武当山道教文化等典型人物、事迹,提炼“创新、包容、坚韧、奉献”的创新创业文化内核。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全球汽车新生态发展论坛永久会址、中国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会展中心和中国汽车博物馆、南水北调博物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郧西段)、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十堰段),推进展览馆、科技馆、大剧院、图书馆等建设,规划建设文化长廊、主题雕塑等标志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智能展示体验馆,运用VR、AR、全息等技术打造新型展示体验空间。
(三)建设数字智慧园区
1.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强节点”行动,加快推进“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十堰工业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谋划部署边缘数据中心、智算中心,提高各类数据信息的存储、计算、分析能力。实施“扩网络”行动,开展固定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升级和改造,提升千兆光网覆盖能力,统筹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及终端IPV6改造,持续推进5G基站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
2.健全智慧政务服务体系。推进“园区大脑”建设,搭建数据底座、数据治理等共性平台,部署数据能力中台、人工智能中台、应用中台,打造“一屏统览、一键决策、一体联动”的智慧大脑。深化数字化治理应用,探索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建筑信息模型(BIM)基础平台,推动公共服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面向社区服务、交通监管、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医疗教育等领域开展数字化应用示范。推动政府服务数字化,运用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助推政务移动办公发展,构建集约、高效、安全的办公新模式。
(四)建设绿色安全园区。
1.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守护生态底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构建工业源、移动源、生活源等多领域综合减排体系,实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制度。大力推进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支持工业企业开展深度治理减排,减少二氧化硫、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等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入驻,推进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推进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建设,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零碳智慧楼宇建设试点。
2.推动资源集约利用。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行动,围绕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定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能效诊断和对标。加强清洁能源使用,实施“光伏+”工程,加快推进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生物质发电,完善城市供氢管网、加氢站网络。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推进粉煤灰和建筑垃圾等固废大掺量、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提升土地集中集约利用水平,创新土地供给和使用方式,建立用地预警和退出机制。
3.健全安全生产体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以健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为突破口,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准备、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推动企业员工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推进各行业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摸清并动态掌握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底数。创新安全生产执法机制,推进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方式。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着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五、营造高效能创新生态
坚持创新引领和产业需求导向,集中布局多类型、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深化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大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十堰特色的创新生态高地。
(一)大力建设多元创新平台
1.高标准建设十堰科技城。以十堰高新区郧阳园区为核心,高标准规划建设十堰科技城,打造十堰高新区科技创新集聚区。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围绕主导产业需求,建设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进新型研发机构、大企业研发基地。强化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布局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强化创业孵化能力,导入众创空间、专业孵化器、创业路演中心、商业模式实验室、创业投资俱乐部等服务机构。强化交流展示功能建设,布局高新区展厅,建设创新体验馆。强化辐射带动功能,面向各园区和周边区域开放共享十堰科技城创新资源。
2.加快布局新型研发机构。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牵头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重点产业新型研发机构全覆盖。提升中国工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医药学院武当道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万润先进电池材料、远景动力汽车零碳技术研究院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推进十堰钒电产业技术研究院、郧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建设。支持共同生物、农夫山泉等优势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围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饮料等领域牵头建设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校企联合创新中心。支持湖北大运、东风小康、湖北一专等企业牵头建设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合体。
3.支持企业研发平台升级。支持万润新能源、东风商用车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领域技术攻关。支持领军企业牵头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企业研发平台提档升级,支持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实汽车部件公司技术中心等省级研发平台创建国家级,支持远景动力、湖北大运、佳恒科技、安泰药业、御景生物等企业牵头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研发平台。支持万润新能源、正威新能源、丹传公司、宝沃新能源等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
4.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做优国家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北),提供汽车零部件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标准研制、产品研发等综合服务。提升十堰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服务能力,推动湖北省南水北调水源区生物医药研究检测共享平台提质发展,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鼓励东风商用车、湖北大运等企业开放检验检测平台,引导企业内部检验检测平台转设为独立法人机构。提升十堰高新区人才创新服务中心功能,搭建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创业辅导、人力资源服务、“政银企”对接、股权融资对接等优质高效服务。搭建十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推动重点企业及湖北医药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高校的图书文献、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数据等开放共享。
(二)持续强化企业梯度培育
1.引进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龙头企业收购、兼并、控股拥有核心技术和重大发明专利的科技型企业,提升企业规模和创新竞争力,增强产业链垂直整合与横向联合能力。聚焦新能源商用车整车、新型电池、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引进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科技领军企业。发挥东风商用车、万润新能源、远景动力、湖北大运等龙头企业作用,通过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引进关键领域配套企业。鼓励科技领军企业通过开放研发平台、中试平台等多种形式与中小企业开展互利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2.加强高技术高成长企业培育。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十百千万”行动,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和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对入库企业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定向辅导,着力培育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制定高新区科创“新物种”企业扶持政策,挖掘和培育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潜在瞪羚、瞪羚企业,引进潜在独角兽、独角兽企业的分拆业务与孵化企业。引导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3.支持多元主体创业。建立十堰籍人脉数据库、优秀人才联络站,着力吸引十堰籍企业家和科技人员携资本、技术、管理、人脉资源、市场渠道等回乡开展科技创业。丰富双创品牌活动,建立“以赛代评”的科技项目孵化遴选机制,大力吸引优秀项目落地孵化。支持惠众孵化器、玖偲创客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支持十堰科技创新创业园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孵化企业提供产业共性技术支撑及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加快建设十堰高新区双创中心,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支持启迪之星、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等双创载体在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引进优质创业项目在高新区落地壮大。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4.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落实湖北省“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实施“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等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支持企业建设互联网平台,加快东风商用车完好率数字化服务平台和基于IT-OT深度融合的商用车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推广应用,推进东风设备公司数飞工业互联网平台、川商鲲翼华中汽车工业设计仿真云平台建设,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
(三)高效配置创新要素资源
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企业出题、协同攻关、政府补助”机制,运用“揭榜制”“赛马制”等项目组织机制,面向产业和企业技术需求,强化组织创新,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支持区内企业联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区内外高校院所共同承担国家级、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持续推进“校企双进”等活动,完善企业与高校院所的沟通桥梁,支持企业开展委托研发、联合研发。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重点产业领域,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开展专利导航,支持企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
2.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提供科技成果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服务。用好湖北省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科惠网”,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在高新区设立分中心,完善“惠知产”转移转化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引进培育一批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建立与武汉高校院所常态化成果对接机制,健全企业技术需求定期采集发布制度,推动一批技术成熟度高、产业化前景明确的项目落地转化。持续开展“联百校、转千果”“重大科技成果十堰行”等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高新区落地转化。
3.加强多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大力实施科技领军人才扶持计划,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先进成果的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深化“京堰人才合作”机制,促进北京高端人才服务高新区创新发展。积极对接省院士专家、博士服务团等创新人才,柔性引进“科技副总”“周末工程师”“暑期专家”。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等载体建设,探索设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等级,引进培育一批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高水平工匠大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支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医药学院等与龙头企业共建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4.加强科技金融创新与服务供给。发挥武当产业基金作用,依托十堰深高投汽车智能制造产业基金、十堰北创绿色低碳科技创业投资基金等子基金,推动重大科技产业项目招引和科技企业创新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持续开展“科技创新贷”“产业升级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健康等领域企业的有效信贷投放。推进绿色信贷产品创新,鼓励区内银行探索开展以碳汇收益权、碳排放权等为抵质押物的绿色贷款业务。搭建十堰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信息管理平台,引导开发“积分贷”科技金融产品,对接中小型企业资金需求。支持科技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四)加快塑造开放协同格局
1.加强省内创新协同与产业联动。深度融入襄阳都市圈和“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建设,强化与武汉经开区、襄阳高新区、孝感高新区、随州高新区等地的汽车产业链合作,推动实施襄阳都市圈汽车产业联合招商行动,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引进落地。积极对接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争取在武汉建设科创飞地,鼓励本地企业到科创飞地设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与武汉高校院所、湖北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开展技术联合研发、人才联合培养,引进一批武汉高水平科技成果到高新区落地转化,吸引武汉有外溢倾向的企业落户。
2.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协同。统筹生态安全与产业发展,深度嵌入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产业体系,加强与荆门高新区、南阳高新区等沿江园区的产业协作,协同推进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绿色发展。加强绿色技术联合攻关,联合汉中、安康、南阳、荆门等地组织生态环境保护、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强化流域协同治理,建立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加强汉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依托汉江水道优势,强化与沿江主要港口合作,打造多式联运枢纽。定期组织汉江生态经济带园区间考察交流活动,强化行业交流。
3.链接国内外创新发展高地。深化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加强“十堰-北京”园区合作,定期组织“十堰-北京”项目对接会,持续开展“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活动,积极争取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布局十堰,探索“研发在北京、产业化在十堰”的合作模式。深度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加强与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南昌高新区等先进园区协作互动,推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先进储能等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与产业链协同配套。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先进地区产业转移机会,开展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链主”企业和核心配套企业。把握“一带一路”、RCEP2等国家战略发展机遇,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功能性分支机构,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十堰高技术产业园区(汉江生态城)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健全高新区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高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检查督办建设进展及成效。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智库机构、行业专家、区内企业家等多元主体参与园区决策,为建设过程中重大政策、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二)健全管理体制
健全“一区七园”管理体制,建立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创新、统筹产业、统筹统计“五个统筹”机制。深化园区协同发展,推动核心园区与各分园区开展创新平台共建共享、产业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创新人才共引共用、重大项目与配套项目联合招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套等方面协同。加强园区合作交流,鼓励各园区之间人员互相挂职交流。
(三)加强政策支持
加强政策集成应用,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健全政策体系,聚焦企业培育、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等方面出台专项政策。建设惠企政策兑现平台,探索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建立政策“执行-监督-反馈”机制,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跟踪与评估,及时进行政策动态完善。
(四)强化要素保障
努力拓宽资金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类资金支持,优先安排涉及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鼓励企业、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探索新型用地模式,推行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长期租赁等差别化用地供给模式,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五)建立考核机制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制定十堰高新区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企业成长、绿色发展、开放协同、产城融合等方面的考核,建立定期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按照高新区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具体工作,制定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及工作任务年度分解计划,落实各部门、各园区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一主”即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四优”即生态文旅康养、新型电池、绿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健康,“多支撑”即循环经济、卫浴、数字经济、清洁能源、供应链物流、纺织。
2、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