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箱上岸到十年禁渔 十堰渔业经历两次阵痛

日期: 2022-01-04 15:47:47
来源: 十堰晚报

丹江口市凉水河镇清理网箱成为我市确保库区水质诸多付出的一个缩影。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正式通水运行,丹江口水库成了京津冀豫等受水区城市人民的大“水缸”。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成了十堰人民的共同责任。从那一刻开始,十堰启动了网箱养殖清理行动,18万只网箱上岸清零。

2020年1月1日零时,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正式启动,开始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十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境内的所有涉渔船只全部上岸拆解,数千名靠捕鱼为生的渔民从此上岸。

从网箱上岸到十年禁渔,短短几年时间内,十堰的渔业经历了两次阵痛。

确保水质,18万只养殖网箱清零

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开始,确保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便成了全体十堰人民的头等大事。2014年7月开始,为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十堰下达了清理网箱的“战斗”指令。

据相关部门统计,丹江口库区十堰辖区共有网箱16.8万余只,重点涉及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郧阳区三地,其中丹江口市有网箱12万多只。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市委、市政府按照“属地管理、依法取缔、试点先行、区域推进”的原则,依法推进清除网箱养鱼设施的工作,先行对丹江口大坝核心区可视范围内的网箱进行拆解,再向其他区域推进。

在那段时间里,全市各地都成立了网箱清理工作指挥部,多次召开专题会,出台工作方案,制定奖补标准,严格落实包政策宣传、包思想动员、包指标认定、包矛盾化解、包补偿兑现的“五包”责任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网箱清理工作。经过3年多时间的持续努力,到2017年底,丹江口库区十堰辖区内的16.8万余只养殖网箱实现“清零”。

但是,仅仅依靠这些工作,对于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水质安全还不够。2017年8月,十堰发生了持续一个多月的强降雨,致使堵河沿线水面出现不少枯枝败叶等漂浮物,我市环保部门有关人员深入黄龙滩水库巡库时发现,堵河沿线仍有一些网箱养殖存在。黄龙滩水库担负着十堰城区70%以上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加上黄龙滩水库位于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末端,因此对黄龙滩水库水质进行保护,重要性不言而喻。

面对这一情况,我市环保部门与有关县、区政府“一把手”对接,在清理好水面漂浮物的同时,积极做好网箱清理工作。在各地的努力推动下,截至2018年年初,堵河沿线分布的1万多只养殖网箱也全部被清理完毕。

长江禁渔,数千渔民告别水上生活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通告明确,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汉江作为长江的最大支流,在十堰境内有216公里干流,水系分支更是密布全境。这次,十堰自然而然又成为长江十年禁渔的重点范围。此外,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肩负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的重大责任,修复水生态、涵养水环境,十堰使命在肩、责无旁贷。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大幕开启后,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把抓好汉江禁渔工作作为践行“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禁捕退捕雷厉风行,转产后扶迅速跟进,昔日喧嚣的江面日渐平静,广大渔民结束“水上漂”、拥抱新生活。

在丹江口市均县镇庙坪村,56岁的村民鲁应田如今是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一名“靠水吃水”的渔民。鲁应田做过20多年的鱼贩、搞过网箱养殖,无论是养鱼还是贩鱼,一年下来挣个六七万元不在话下。禁渔令一出,他第一时间表态支持。2020年元旦刚过,他就积极响应号召,率先上岸。在领取了禁捕退捕的补偿资金后,他把自家的两层小楼改成农家乐。

在距离庙坪村50多公里的武当山特区金花树村,43岁的渔民刘祺在2020年春节刚过就带头响应号召,成为当地提前上岸的首批渔民。这位曾拥有40多只网箱、在库区从事渔业打捞养殖21年之久的渔民,心中虽有万千不舍,但还是用自己的行动支持了国家的决策。

在郧阳区,柳陂镇韩家洲村渔民李广仁也在禁渔令发布之初便表态支持禁捕退捕。他主动配合,上交了自家的渔船,获得8.5万元补偿款。

2021年2月10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长江十年禁渔共计退捕上岸渔船11.1万艘、涉及渔民23.1万人。来自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科的数据显示,全市禁捕退捕的人员及船只中,郧阳区最多,涉及1381人、692艘渔船。此外,丹江口市1135人、568艘;张湾区134人、67艘;郧西县126人、64艘;竹山县126人、63艘;房县92人、46艘;武当山特区86人、43艘。

以证定船、以船定人、一证一档。我市上千名专班工作人员和基层干部一起加班加点,实行包村联户,进行摸底排查,确保了“不漏一船,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到2020年7月31日,全市1543艘退捕渔船、3080名渔民的基础信息,按相关程序汇总上报。与此同时,6433艘“三无”涉渔船舶和5981名渔民的基本信息,也建立相应档案,按时报送省农业农村厅,为全面完成退捕禁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0年10月15日,全市1543艘有证渔船全部完成上岸拆解处置,6433艘“三无”船舶全部分类处置到位;所有退捕网具进行集中回收销毁;退捕渔船处置率达到100%。“通过清船、清网、清江、清湖,我市禁捕退捕重点水域提前两个月实现无捕捞渔船、无捕捞渔网、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的‘四无’目标。”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

丹江口市正在加速推进禁渔水域天网工程。

拓展渠道,确保上岸渔民平稳过渡

长江十年禁渔,是一项长期且繁杂的工程,光靠渔船上岸这样的工作,显然不足以达到预期目标。而渔民上岸,数千人的生计问题也亟待解决。于是,建立长效机制成了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十堰禁渔涉及地域广、持续时间长,关系到全市3000多名退捕渔民的生计问题,如何做好他们的安置工作,成为摆在眼前最迫切的事。各级政府将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和社会保障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帮助他们插上新的致富翅膀。同时,建立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渔民清单、无劳动能力或就业需求渔民清单、已转产就业和尚未转产就业渔民清单,强化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公益岗位、提供创业扶持,全力确保退捕渔民实现平稳过渡。

“确保渔民退捕后有保障、有事干、能增收。”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说,渔民交船上岸后,每人每月能领取过渡期生产生活补贴,确保基本生活。相关乡镇和劳动就业部门积极引导渔民接受技能培训,寻找新的就业门路。

据了解,全市退捕渔民3080人,其中符合参保条件的3058人全部参保;全市退捕渔民在劳动年龄内的有2571人,其中有劳动能力及就业意愿的2419人,全部实现转产就业;纳入低保的有239人,做到应保尽保、不落一人。前期中央及湖北省下达我市16814万元禁捕退捕资金,也已全部兑现到位。

考虑到退捕渔民普遍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和能力相对较低,通过政策扶持,这部分渔民上岸后大多依靠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实现了就业增收。“昔日捕鱼,今朝护水。”丹江口市凉水河镇江口村渔民罗天志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他的角色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我以前一直在河里养鱼捕鱼,政府现在给我安排了公益岗位护水员的工作,年收入9000元。”与此同时,罗天志积极学习厨艺,开了农家乐,实现了致富增收。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龙口村,是丹江口水库的核心保护区。村民何大军、纪德国、纪德 文 曾经都是“靠水吃水”的渔民,禁渔令开始实施之后,三人都成了护水员。“每周7天,我们至少要工作5天,跟城里人上班差不多,政府每个月还发工资给我们。”46岁的纪德 文 笑呵呵地介绍着自己的新工作,每天不定时沿着库岸线巡逻,主要目标是顶风作案的违规钓鱼者。

“明目张胆捕捞的人,现在基本上没有了。我们的重点对象是钓鱼爱好者,防止有人在规定水域范围内违规钓鱼,还有就是清理水库岸边的枯树枝等漂浮物。”纪德 文 告诉记者,这样的生活状态,他之前做梦也没想过,但如今却成了现实。禁渔令颁布之初,他并不太理解国家的这项政策,但随着对相关政策的了解,他逐渐改变了之前的看法,“造福子孙的事情,必须要支持。”

36岁的刘秀清,是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龙口村党支部副书记。在依山傍水的龙口村,这位土生土长的村干部肩负着最为直接的护水任务。“我们村有一个7名党员组成的护水队,会不定期地到水库边巡查。目前,网鱼等捕捞行为已经绝迹,违规钓鱼者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刘秀清所在村委会的办公楼,距离丹江口水库的直线距离不到100米,和浩渺的丹江口水库可谓是朝夕相处。

从严监管,水上天网工程发挥作用

在丹江口城区与凉水河镇交界处,一处开阔的水汊里停放着一艘体型硕大的船。这艘船,如今是丹江口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的“办公楼”。“以前在陆地上办公,现在才成了真正的‘水上派出所’。”水上派出所所长赵长波说,发现并查处违法捕捞和违规钓鱼行为,如今成了水上派出所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实际上,这个可移动的水上派出所还内藏玄机,那便是如今正在加速推进的禁渔水域天网工程。“目前已经建好了一部分,剩余部分正在加紧施工。”赵长波告诉记者,禁渔水域天网工程,说直接一点,就是在禁渔水域范围内的库岸线上,建立起视频监控装置,从而快速发现并打击水上违法捕捞和违规垂钓行为。

据了解,丹江口市禁渔水域天网工程建设共分为两期,其中一期工程目前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视频监控终端设在丹江口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水上综合执法平台办公室),共有38个摄像头对丹江口市境内的丹江口库区坝下水域、坝区至小太平洋水域、丹江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域实施24小时视频监控。

该项目的二期工程,将建成丹江口库区天网安保智慧城市综合性项目。届时,它将融合道路交通、森林防火、地灾防治、防汛救灾、渔政执法、海事执法、水政执法、环境监控、景区监测、疫情防控、大数据中心等11个市直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实现73万亩、2443公里的库岸线全覆盖,违法行为24小时智能预警。目前,二期工程已完成财政评审,预计今年全面竣工。

在水上派出所的监控室里,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实时画面。“这里是丹江口大坝,这里是莲花寺大桥,有没有人违法捕捞,随时都能看到。”赵长波向记者介绍着情况。

监控室的窗外,夕阳照耀着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记者 何利


责任编辑: 李尹娜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