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坪村风景如画
春回大地,暖阳洒在竹溪县汇湾镇秦坪村的大地上。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矛盾丛生的村庄,通过党建引领和干群合力,如今已蜕变为远近闻名的“鱼IP”主题休闲旅游乡村。在忙碌的人群中,村干部张千刚正热情地与游客、村民交流,脸上写满欣慰与自豪。今年64岁的张千刚,1983年退伍后通过专武干部考试被分配至汇湾镇工作。凭借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2018年退休后,他又被汇湾镇党委返聘为村干部。
闲置鱼塘发展流道养鱼产业
2024年7月,在该镇党委、政府的统筹谋划下,张千刚与村“两委”成员站在闲置鱼塘前,共同制定发展蓝图。“我们要用好政策机遇,把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村“两委”经过充分讨论后达成共识。由此,在上级部门指导、市场主体参与、村民共同配合下,“大鱼小村”项目正式启动。
为了说服湖北鱼多多养殖有限公司和竹溪山水水产有限公司入驻,张千刚多次与企业洽谈,详细介绍秦坪村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我给他们看我们的土地资源、闲置设施,讲我们村民的热情和干劲,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多次。”张千刚回忆道。最终,两家企业成功入驻,167亩的流道养鱼和44亩的设施养鱼项目顺利开展。村集体和农户以土地、资金入股,实行“保底分红+按股分红”的收益分配方式,村民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如今,集体经济收入已达40余万元,160户农户参与土地入股分红,保底分红收益近10万元,200余人实现就近务工,人均增收5000余元。村民李远明笑着说:“以前只能靠外出打工挣点辛苦钱,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还能拿到分红,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
油菜花音乐嘉年华活动现场
在渔旅融合促发展方面,张千刚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争取项目支持,新建游客中心、农特产品销售中心、露营基地、文化广场,改造民宿房屋,打造大鱼农园、大鱼公社、大鱼营地、大鱼乐园、大鱼宿集、大鱼食坊等特色景点。以“鱼”为核心,发展“鱼+艺术+科技+乐园+研学+文创+乡居”模式,构建“渔+鱼+娱”的休闲文旅产业链。同时,鼓励周边群众发展地摊经济,售卖农产品,大力发展旅游周边经济。每到节假日,秦坪村都热闹非凡,游客们在这里尽情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乡村建设是保障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张千刚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推进乡村建设“六件事”:改厕84户、配套建设污水管网、完善道路黑化亮化绿化。为了加强公共设施管理,秦坪村推行公共设施建管“三七”法,通过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主动参与建设、参与管理、参与维护,彻底改变群众“等建设、靠政府、要数量”的“等靠要”思想,真正让建好的公益设施用好、管好。在他的努力下,群众充分参与共建共管,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看着村里的变化,纷纷竖起大拇指:“张书记为我们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我们打心眼里感激他!”
油菜花音乐嘉年华活动现场
除了物质生活的改善,张千刚还十分注重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利用农闲时节,在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乡村夜校,每月20日,邀请该镇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干部以及致富能手等开展政策宣传、专业技能培训、安全教育宣讲,让“乡村夜校”成为村民的充电站、干群的连心桥。通过夜校的学习,村民们不仅掌握了实用技能,还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自身素质。
在张千刚的组织下,该村还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重阳节,该村举办重阳节文艺晚会,让老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关爱与温暖;三八妇女节,开展“跟党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功新时代”庆祝活动,通过普法宣讲、趣味运动、内务整理培训和走访慰问等环节,丰富妇女群众的生活,增强她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年3月,秦坪村举办了油菜花音乐嘉年华。活动期间,花海与音乐交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也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营造了和谐美好的乡村氛围。
如今的秦坪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张千刚作为乡村振兴一线的实践者,依然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展现着退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面对未来,他满怀信心:“我们将继续努力,运营好‘秦坪大鱼小村’,让秦坪村的发展再上台阶,群众的腰包更鼓。”(通讯员 宋明艳 刘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