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竹溪县与江苏省常州市爱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康养产业园建设项目协议,为该县大健康产业发展增添“新引擎”。
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三省(市)交界处,森林覆盖率82.6%,植被覆盖率87.3%,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标准。境内经查明的植物有3310种,其中各类药材有175科1316种,占全国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12.5%,初步估算天然药材蕴藏量10万吨以上,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魔芋之乡”“中国生漆之乡”称号,优越的生态资源条件奠定了竹溪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坚实基础。
健康产业是新兴产业,对于竹溪县而言,是发展的活力,也是不竭的动力。近年来,竹溪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立足区域优势,深挖发展潜力,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通过招大引强上项目,持续培育壮产业,大山沟“无中生有”崛起百亿元大健康产业。
该县科学布局,打造三大中药材产业带。南部高山药材带,以黄连、重楼、天麻等为主;中部二高山药材带,以决明子、艾草、杜仲、二花、木瓜为主;北部低山河谷药材带,以绞股蓝、玄参、桔梗为主。该县积极推广增产增效栽培技术,发展林下种药、林药间套、林药蜂立体化生态种植模式,提升中药材品质与产量,提高种植效益。加大市场前景好、价格高的中药材新品种引进力度,先后引进独活、重楼、黄精、毛慈菇等7个中药材品种,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25.4万亩,年产中药材3万吨左右。
该县以资源精深加工为方向,以产业招商为引领,积极培养、引进、支持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全县围绕中药材产品加工以及营销的合作社、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达22家。在此基础上,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引进百草堂、马应龙药业、劲牌等国内大健康龙头企业,大力强链补链,推动产业发展。去年2月19日,百草堂(湖北)大健康产业基地在竹溪县金铜岭工业园投产,产业基地严格按照GMP标准设计与施工,联合国内一流大学浙江大学成立“浙江大学·百草堂联合研发中心”,由专家、教授组成的科研团队致力于大健康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药品、化妆品、功效型牙膏、保健品、食疗药膳等领域实现“产学研”相互促进与结合。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该县大健康产业经营加工实现总产值35亿元。
围绕“医、药、养、食、游、健”大健康产业链条六要素,竹溪县坚持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建链、延链、补链,努力形成全产业融合、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格局。该县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共创建国家卫生乡镇5个,省级卫生乡镇12个、卫生村(社区)113个,市级卫生村(社区)176个。利用好山好水、“天然氧吧”康养旅居资源,建成桃花岛夯土小镇、龙王垭茶叶生态公园、国际漆艺村、石板河旅游景区等一批康养旅居基地。去年6月28日,由中国药膳研究会药膳技术制作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四季药膳、康养竹溪”——中国药膳大师走进竹溪药膳制作现场直播活动在竹溪举行。去年9月30日,中国药膳大师侯懿彧走进龙王垭茶文化旅游区进行药膳制作现场直播,讲解药膳养生知识。
下一步,竹溪县将立足独特的山水资源、人文资源、医药资源以及生态优势、气候优势、区位优势,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按照“全要素聚集、全产业链打造、全方位引领,建设大园区、打造大品牌、形成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培育“医疗养生、药疗治本、养疗治标、食疗辅助、文旅康养”产业体系,构建“医”为支撑、“药”为重点、“养”为核心、“食”为特色、“游”为手段、“健”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格局。未来3至5年,该县将基本建成内涵丰富、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集成高效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全产业链总产值预计达到300亿元。(特约记者 付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