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涌车城 文脉润千秋

——十堰市连续举办五届诗词大会纪略
日期: 2023-11-20 08:07:23
来源: 十堰日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2800年前,“中华诗祖”尹吉甫在十堰大地诗意翻涌,吟唱出千古名作。时至今日,十堰人民诗情不减,持续掀起读诗词、品经典的热潮。

2018年,伴着市委、市政府“全民阅读书香十堰”建设的号角,“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十堰首届诗词大会火爆全城。从此,诗词大会便如“晴空一鹤”,引发万民“诗情到碧霄”,让人们爱上诗词、爱上阅读。

11月18日,以“山水车城·诗意秦楚”为主题的十堰市第五届诗词大会落幕。至此,连续五届诗词大会已吸引超过百万人参赛。作为十堰本土打造的文化活动品牌 IP,诗词大会已成为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书香十堰、文化十堰建设的生动实践。

以诗会友 传承经典文化共建精神家园

笑迎八方客,诗结四海缘。连续五届诗词大会,参赛选手提到最多的不是“输赢”,而是“以诗会友”“以诗为乐”。

在一场场比赛中,来自河北、浙江、陕西等地的诗词爱好者相聚、相识,跨越年龄、身份、区域,在诗海里进行酣畅淋漓的交流与碰撞,其中的乐趣与意义早已超越赛事本身。

犹记得,十堰市首届诗词大会上,物理学博士张俊慧、屈媛夫妇一起闯进决赛,上演夫妻对决;第二届诗词大会中,超市店长吕亚琴和儿子黄海亦同台竞技、过关斩将;第五届诗词大会上,双胞胎兄弟江浚哲、江鸣谦跟爸爸一起站上决赛舞台,年仅8岁的江浚哲一举获得青少年组冠军。还有满头银发仍“诗心不改”的胡于陕,出口成诗、技惊四座的13岁冠军少年王子杰,9岁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的孙彬皓,患病期间仍坚持学诗词的王琴,在爷爷的“诗词快板”中爱上传统文化的范孜祺……历时五年,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选手身影仍历历在目,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对诗词的热爱和坚持诵读中华经典的精神,让人们忘记了比赛,情不自禁地徜徉在诗词的海洋里,只想“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物理学跨越到文学领域、连续五年参加诗词大会、连续四年夺得大赛亚军的张俊慧,已成为人们学习诗词、诵读经典的榜样标杆。

我市搭建诗词大会这个平台,为来自五湖四海的诗词爱好者和阅读爱好者创造了一方交流互动的天地、一片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驰骋的精神家园。

以诗言志 激活中华传统文化蓬勃生命力

未必人人都有诗才,但人人都可以存有一份诗心。

这份诗心是源自内心对诗词的热爱——

“夏去秋至金风爽,车城词友,齐聚云上,诗词大会答题忙,刀光剑影,酣战词场。文化精萃源流长,唐诗宋词,婉约豪放,代代相传美名扬,诗词魅力,永放光芒!”选手计恕霞大赛现场即兴作词,描绘赛事的盛况;“一年一度秋风至,车城无处不诗词。云上诗友相对吟,轻凉正是惬意时。”选手杨海燕作诗表达他与诗友们线上交流的感受;“肯与诗友相对吟,隔县呼取尽赋词。”13岁诗友孙彬皓用诗表达自己希望以诗会友的热切心情。

因为诗词大会,全民学诗词、全民读经典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这份诗心更是心怀壮志、爱家爱国的情怀——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若有诗书藏在心,撷来芳华成至真。”大赛现场,选手们一句句激荡人心的宣言,将诗词中的万丈豪情代入现实,通过诗词强烈的感染力和向心力,唤醒人们心中的诗意和梦想,激发起为新时代拼搏奋斗的精气神。

守正创新 让十堰本土特色文化IP火爆出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如何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发展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成为滋养我们的不竭源泉?十堰市诗词大会历经五年,连年创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积淀数千年的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使之符合大众的文化追求、生活节奏和欣赏方式,用实践证明了“曲高的古诗词也能引来众人和”,践行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使命,连续五年热度不减,成为获得全国关注的十堰本土特色文化IP。

题目形式年年玩出新花样。从传统的诗词选择、诗词填空、飞花令,到视频题、成语猜诗、说文解字、诗词宫格、超级飞花令等,题题有诗、题题藏诗、题题又不见诗,带给人们“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的感受。

诗词内容与时俱进精雕细琢。在诗词大会组织过程中,主创人员与十堰市全民阅读办、十堰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密切沟通,结合当年重大时政热点,将诗词内容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密切结合,让诗词紧跟时代律动,走入观众内心深处,让人真正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与担当。

立家国情怀,展中华诗心,守文化根脉,聚筑梦伟力,以诗词大会为平台,我市持续激发起全民阅读、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

涓涓不息 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十堰市诗词大会举办五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如今,以诗词为代表的全民阅读文化,真正深入课堂、深入社会、深入寻常百姓家。

诗词大会特设青少年组,全力推动诗词文化浸润校园。郧西县涧池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掀起一股“诗词热”,诗词大会成为师生暑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练兵场”。在诗词大会影响下,全市多所学校开设中华经典特色课,打造诗词课外主题班会等,立德树人,涵养文化。

“齐鲁剑侠英气飒,封喉夺冠在东京。外籍教练欢欣舞,美女一文泪水盈。”东京奥运会期间,国药东风茅箭医院发热门诊副主任医师何家坤为我国奥运健儿赋诗,累计创作40余首诗词,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参赛选手刘桂林把祖传的几十本中医古书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用七言诗的形式将其中几千个中医药方编辑成汤头方歌,以便自己记忆和传承。

参赛选手范孜祺的爷爷把《江南逢李龟年》《静夜思》等诗词编成朗朗上口的“诗词快板”,使诗词阅读更添趣味。

……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诗词大会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十堰文化十堰的系列创新活动之一。多年来,市全民阅读办、市委宣传部联合十堰日报社等单位,每年策划推出流动书展、书记荐书、经典诵读人和经典领读人评选等系列活动,全民阅读氛围浓厚,书香十堰、文化十堰建设如火如荼。随着一系列文化创新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盛景必将“报与桃花处处开”。(记者 祝梦)

责任编辑: 闻佳慧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