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堰市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
000014349/2022-20544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日期
2022年03月16日 11:26:27
发布机构
市人民政府
文号
十政发〔2022〕11号

十政发〔2022〕11号

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十堰市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十堰市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3月16日

十堰市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

目    录

一、现状和形势………………………………………………………4

(一)取得的成效…………………………………………………4

(二)存在的不足…………………………………………………6

(三)发展的机遇…………………………………………………7

(四)面临的挑战…………………………………………………8

二、总体要求…………………………………………………………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基本原则…………………………………………………11

(三)主要目标…………………………………………………12

三、主要任务……………………………………………………13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13

(二)加强法规标准宣传,健全应急监管体系……………15

(三)强化应急物资储运管理,完善人才科技支撑体系…16

(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18

(五)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2

(六)强化救援力量建设,提升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25

(七)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城乡社区基层应急能力…26

(八)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全社会应急管理共同体…29

四、重点工程……………………………………………………31

(一)综合性应急保障中心建设工程………………………31

(二)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建设工程…………………………32

(三)灾害事故隐患应急治理工程…………………………32

五、保障措施………………………………………………………33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体制改革………………………33

(二)加强政策支持,落实资金保障………………………33

(三)加强规划引领,推进项目建设………………………34

(四)加强考核评估,确保规划落实………………………34


十堰市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加强、优化、统筹全市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和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稳步推进十堰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根据《湖北省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和形势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批示、重要论述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不断压实压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扎实推进应急管理改革发展,有效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和减灾救灾形势持续稳定,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取得的成效

一是应急管理机构改革有序推进。整合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政府应急办、市民政局救灾管理以及原分设在相关部门的水旱灾害防治、森林防火和应急救援的相关职责,组建市应急管理局,列入市政府组成部门。按照全市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均组建到位。

二是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十三五”期间,全市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总量从2015年的83起、死亡80人下降到2020年的60起、死亡57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比“十二五”末分别下降26.5%、28.8%。每亿元GDP生产安全死亡人数下降50.88%,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8,比“十二五”末下降50.88%。工矿商贸十万人死亡率为1.39,比“十二五”末下降22.35%。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无死亡事故)。

三是防汛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2019年5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职能有序划转至市应急管理局。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市防指建立完善了“双指挥长”“双防办主任”指挥协调机制,扎实开展汛前准备和汛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进一步优化了防汛救灾“战时工作机制”。在郧阳区柳陂镇青龙山村“8·5”洪涝灾害应对中,市、县两级响应迅速、救援高效、保障及时,抗灾救灾工作得到了应急管理部工作组和省应急管理厅的肯定。

四是森林防火协调机制不断完善。2019年9月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职能有序划转至市应急管理局。市森防指结合十堰实际,调整充实组成人员及单位工作职责,细化制定了《全市防范化解重特大森林火灾风险责任分工方案》,组织开展野外火源专项治理行动,紧盯“春节、清明”等重点时段持续开展森林防灭火督导检查。2019年至2020年重点防火期全市派出检查组94批次,排查整改隐患问题203条。

五是减灾救灾保障工作有力有序。初步搭建了市、县、乡、村四级灾情管理工作体系。2019年至2020年,统计上报灾情信息22期71次,先后向各县市区调拨救灾物资130余批次累计16.01万余件,划拨救助资金1.6亿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先后争取到6批次、2.76万余件救灾物资,全力确保2.7万件救灾物资和千万余件医疗防护物资及时发放到防疫一线。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安全生产基础仍然十分薄弱。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各行业部门尚未建立起与主管业务相适应的安全监管机构队伍,乡镇安全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事故仍然多发频发。

二是应急管理改革发展有待深化。国家、省、市、县各层级改革进度快慢不一,乡镇改革尚未启动,各级的职能职责对应不够清晰,工作衔接不够畅通;“防灾”和“救灾”职责如何运转,还缺少协同高效的体系支撑和运行规范。

三是应急指挥信息化能力建设滞后。市级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各类突发事件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事故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体系亟待建立。

四是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有待加强。通过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大战的考验,当前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暴露出物资储备数量不足、品种单一、社会参与度低、生产能力储备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大应急、大救灾、大救援”的要求。

(三)发展的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市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发展布局优化期、蓄积势能迸发期、市域治理提升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一是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应急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我市应急储备设施补短板工程纳入全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应急管理工作专门作出部署,为全市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是深化应急体制改革为构建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随着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市应急管理领导体制、指挥体系、协同机制日趋健全,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工作效率、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全灾种、大应急”的格局逐步形成,应急管理逐步实现从分散到集中、粗放到精细、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变革,安全风险防控、综合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将更加精准高效。

三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教训为完善我市应急体系提供了现实的发展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凸显了基层党组织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了应用先进技术、专家队伍提升防治效能的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全社会对应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行动更加自觉,在加快构建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形成了共识、汇聚了合力。

四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应急管理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双链融合”赋能科技发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创新驱动对于形成高度智能、自我进化、共享众创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新生态,实现应急管理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扁平指挥、快速处置、精准监管、人性化服务等,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面临的挑战

一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监管对象点多、线长、面广,任务繁重,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矿山、危化、建筑、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比重较大。随着高速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产业集聚,各种居民住宅及公共服务设施、超大规模城市综合体、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等大量建设,城市内涝、火灾、交通事故、拥挤踩踏、燃气泄漏爆炸、意外事故等安全风险突出,整体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二是各类自然灾害突发易发。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概率增大,暴雨、洪涝、干旱、高温热浪、低温冷冻等灾害呈高发态势。十堰市位于汉江流域的秦巴山区,国土地质结构复杂,地形地貌特殊,生态环境脆弱,降雨分布不均,又处于世界知名青峰断裂带中部,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强降雨、洪涝、泥石流、低温冰雪、高温、干旱、森林火灾等是我市面临的主要灾害,各灾种易形成环环相扣的灾害链。防汛抗旱、城市内涝、地震风险增加,森林火灾步入易发期和高危期,森林防灭火形势极其严峻。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可能出现新变化,更具突发性、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防灾减灾面临新的挑战。

三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任务日益加重。应急管理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任,担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和安全已经成为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核心组成,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更加重大。同时各种灾害事故成因增加且相互耦合叠加,非典型性、复合型事故概率增加,形成复杂多样的灾害链、事故链,综合性风险及衍生风险越来越严重,“互联网+”、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轮技术革命,正深刻影响着应急管理的管理形态和管理方式,应对全灾种和综合抗灾救灾,如何解决认知短板、制度短板、能力短板,改革体制、创新机制,系统提升防抗救能力,面临重大挑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批示、重要论述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强化“两个根本”,坚持“两个至上”,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打造一个“大应急”格局,构建横向、纵向两个维度的运行支撑,聚焦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应急救援三大板块,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灾减灾救灾、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城乡社区基层应急四大能力,健全应急指挥、应急管理法治、人才科技支撑、应急物资保障、共建共治共享五大体系,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服务建设“生态十堰、人文十堰、创新十堰、开放十堰、幸福十堰”的战略目标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和强大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注重关口前移,加大灾前预防投入,强化风险源头管控、灾害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坚持依法治理。依法履行应急管理职责,深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

坚持科技创新。充分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为构建与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应急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社会共治。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应急管理工作始终,更加注重群防群治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弘扬应急文化,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民安全素养,打造应急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灾种、大应急”格局基本建成且运行良好,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防范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建立与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应急管理治理体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领导体制、指挥体制、职能配置、机构设置更趋合理,协调更加顺畅,应急管理队伍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应急管理部门基础设施、装备条件大幅改善,工作效率、履职能力全面提升。

——灾害事故防控能力全面提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进一步完善,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感知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防灾能力、重点行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行业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市县乡三级综合应急指挥平台,综合救援、专业救援力量布局更加合理,应急救援效能显著提升,应急预案、应急通信、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紧急运输等方面保障能力全面加强。

——应急要素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应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产业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共建共治共享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安全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社会公众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高,社会治理精准化水平持续提升,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应急力量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

专栏1  “十四五”核心指标

序号

指标内容

“十三五”

情况

“十四五”

预期值

指标性质

1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28.8%

-15%

约束性

2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50.88%

-33%

约束性

3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22.35%

-5%

约束性

4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

0.02

<0.9

预期性

5

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

36286

<22000

预期性

6

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0.85%

<1%

预期性

注:考虑到2020年受疫情影响,使用2021年数据作为安全生产类指标“十四五”规划基期值。第1、2、3项“十三五”情况为2020年与2015年相比,“十四五”预期值为2025年与2021年相比;第4、5、6项“十三五”情况为2016年至2020年平均值。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

1.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系统党的领导,推动应急管理部门全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推进乡镇应急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内和外顺的履职环境。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推进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改革。

2.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成立或调整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强化应急委对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加快构建统一指挥、权威高效、反应灵敏的应急指挥体系。按照“上下基本对应”原则进一步理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救援、抗震救灾等指挥体制机制,构建上下贯通、衔接有序的工作体系。坚持“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和“综合协调、权责对等、专业处置”的原则,探索建立分工明确、衔接紧密的应急指挥组织架构和专业化的应急指挥程序。全面建成市县乡三级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互联互通率达100%。

3.优化协同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建立完善“三委三部”和应急委各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的运行机制和议事规则,健全“平急结合”的应急联动机制,明确常态应急管理与非常态应急响应相互转换的条件、方式、程序并加强演练。强化“三委三部”各办公室综合协调职能,厘清应急与水利、自然资源、林业、人防等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紧急医疗救援机制。探索推动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与消防救援机构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完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的机制和程序,落实点对点热线电话、5G视频、传真等通联手段,健全灾情共享、联席会议、力量对接、联合保障机制,推动军地应急力量、训练场地、物资器材等资源共享,常态开展军地联演联训,提升军地联合应急救援水平。

(二)加强法规标准宣传,健全应急监管体系

4.加强应急普法宣传。建立应急管理常态化普法教育机制,广泛开展“八五”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等丰富多样的普法活动,加大典型案例普法宣传,提升公众法律意识。逐步推进将应急管理行政决策纳入法治化轨道,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5.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根据科学、实用、简明、可操作的原则,完善修订市、县政府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加强相关预案之间的有效衔接和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管理。推行应急预案卡片化、模板化、清单化。加强区域间应急预案的协调联动。完善应急预案全流程管理机制,依托省应急预案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强应急预案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加强预案演练和评估,市级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至少每2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分析评价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

6.严格安全生产执法。全面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整合相关监管执法职责,组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配备执法装备、服装、标志和车辆。厘清不同层级执法管辖权限,明确监管执法职责。严格实施执法人员凡进必考、入职培训、持证上岗和定期轮训制度。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健全完善分级分类差异化执法机制,突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建立重点行业企业“一企一监管主体”和交叉执法模式。推进“互联网+执法”模式,实现线上执法、远程执法。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健全安全生产执法违法违纪线索移交制度。深入贯彻实施《刑法》修正案(十一)和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常态化协作机制。深化应急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承诺时限由原法定时限压减78%以上。

(三)强化应急物资储运管理,完善人才科技支撑体系

7.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以智慧城市大脑建设为依托,加快构建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建立应急指挥、防汛抗旱、地震救援、地灾应急、消防救援、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协同处置机制。深入推进“智慧应急”建设,提供“统一高效、全面融合、全程贯通、随遇接入、按需服务”的通信保障。强化全域感知数据采集及接入,充分利用“武当云”,打造性能强大、弹性计算的云资源服务平台,构建海量数据资源治理体系。加强监测预警、监管执法、应急指挥救援、决策分析辅助等业务应用体系的推广应用,实现业务数字化、应用网络化、流程规范化、决策智能化,有力支撑常态、非常态下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应急管理。

8.强化应急人才队伍和现代化装备建设。加强应急管理智库建设,组建应急管理专家库。实施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十四五”期间完成“三项岗位”人员培训3万人次。推动落实《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总体方案》,按照分级负责辖区内常规及专用抢险救援装备的原则,推动市、县级两级应急管理部门装备达标率达到80%以上。支持发展具有特色的应急产业,大力发展应急专用车、消防救援装备产业,支持应急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广交流活动,促进先进应急成果应用。

9.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管理。建设市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合理规划建设辅助用房和办公管理用房,使其具备各类应急物资的规模存储条件。开展全市应急物资生产供应企业调查,建立产品目录并实时更新,掌握产品名称、规格、价格、品质、材质、功能及生产能力等。健全市县两级应急物资分级采购机制,分级分类评估应急物资需求。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物资紧急采购制度,开辟紧急采购“绿色通道”,遴选一批综合实力强、经营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企业纳入紧急采购目录。结合灾害事故特点,按照满足本行政区域一场自然灾害救助Ⅲ级响应的应急物资保障需求,明确各类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和规模,储备品种、数量相当的应急物资。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适当提高协议储备比例。加强交通不便、灾害风险高的乡镇(街道)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健全各级应急物资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各级应急物资保障预算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覆盖率达到100%。完善应急物资捐赠、调拨、使用机制,规范应急物资捐赠管理。

(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10.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党政领导责任。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负责所分管部门和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森林防灭火、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等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内容。编制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健全权责匹配的问责机制。明确专委会和部门监管责任。坚持“三管三必须”,健全安委会统筹抓总、专委会分线协调的工作机制,明确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的职责界限,修订完善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规范,健全定期通报、督办考核等工作制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并落实企业全员全岗位全过程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落实安全总监配备及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等相关规定,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全面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奖惩措施,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档升级。开展以安全化管控为重点的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在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本质安全示范企业”评定工作。综合运用行刑衔接、约谈、曝光等措施,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完善自然灾害评估和事故调查机制,严肃追究瞒报、谎报、漏报、迟报责任,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开展事故调查,加强对未遂事故和非亡人事故的调查分析,严防小风险酿成大事故。定期开展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回头看”。

11.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优化高危行业领域建设项目安全联合审批机制,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制定并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市县建立区域安全风险数据库并动态更新,明确区域安全风险和等级,实行差异化管控。企业、单位开展常态化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风险等级,公告警示和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进园区,化工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合理布置功能分区,科学评估安全风险,有效管控安全容量。“十四五”末,在役化工企业安全设计诊断复核率达到100%。针对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同类隐患反复出现等问题开展隐患溯源。

12.强化安全风险智能监测。扩大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工贸等领域重点监管企业感知数据采集试点建设范围,实现高危企业感知数据和分级告警数据全部接入。推进化工园区环境预警体系和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以国家和省级化工园区污染源为重点,建立有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推进企业、化工园区、监管部门信息共享、上下联动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和安全风险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实现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经营、废弃处置等各环节的全链条监控。全面推进全市在用尾矿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监测模式,监测信息同步接入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推进工贸行业高风险企业开展在线监测联网试点建设,实现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实时监控和重大安全风险预警。

13.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风险分级分类管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强防洪排涝功能。加强短临预警预报,健全高效应急联动机制,防御极端暴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监管,确保城市“生命线”安全。加强危险化学品、涉氨制冷、有限空间、城镇燃气、大型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和隧道、下穿道、桥梁、易积水路段等交通重点部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堆场、基坑、边坡、地下空间等周边工程安全监测监控。开展深基坑、高支模、建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和市政工程专项治理。对高层楼宇、地下空间、高风险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大型群众性活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大客流监测预警和应急管控处置机制。

14.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进危险化学品、矿山、消防、综合交通、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危险废物、烟花爆竹、特种设备、城镇燃气、校园安全、旅游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推动重点地区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足和城镇人口密集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加快淘汰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推动建立健全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风险企地共管机制,鼓励化工园区内具有上下游产业链关联的企业运用管道输送代替道路运输。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专栏2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点

(1)危险化学品:以硝化工艺、有机硅、涉氨涉氯、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安全仪表系统自动化改造等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对A、B级化工园区实施停产整顿和限期整改提升。全省涉及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爆炸性危险化学品化工装置的企业达到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

(2)非煤矿山:三等以上尾矿库企业达标率达100%。

(3)煤炭电力:推进煤矿关停退出工作。开展统调火电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排查整治和光伏电站、电力建设工程等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4)综合交通(道路运输、民航、铁路、邮政、水上和城市轨道):建立综合交通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清单和责任清单。开展综合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指导督促企业建立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治理的长效机制。

(5)工业园区:开展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科学、合理确定园区安全等级,提出消除、降低、控制安全风险的对策措施。督促企业认真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6)特种设备:加大重点场所监督检查力度,持续开展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移动式压力容器、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束缚装置等专项整治,推进电梯安全监管改革,重点加强电梯机房、电梯井道等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7)城镇燃气:督促完成气瓶信息追溯系统和液化气充装站改造。推动建立燃气安全风险监测系统,扎实开展燃气管道等城镇燃气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8)校园:开展校园消防、校舍建设等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督促学校抓好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加强对校车和驾驶员的动态监管。

(9)文化旅游:加强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公共文体场馆、旅游特种设备和高风险游览项目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对旅游景区和网红打卡点玻璃设施项目(滑道、吊桥、栈道、观景平台等),悬崖秋千、溪降等新型游乐项目,以及民宿等场所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研究解决监管空白和监管缺失的问题。

(10)油气长输管线:督促管道企业及时评估更新高后果区,加强高后果区特别是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风险管控。依法严厉打击管道保护范围内违法违规施工。

(11)工贸:开展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涉氨制冷、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工贸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和租用工业厂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推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淘汰类产能或达不到安全标准的依法关停退出。推动规模以上重点企业达到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

(12)消防:开展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老旧小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消防专项检查和安全治理,优化消防安全环境。

(13)体育赛事:加强城市马拉松、越野跑等商业性、群众性大型体育赛事活动赛前、赛中、赛后风险防范和控制,对重要体育赛事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关预案及安全工作方案,并督促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加强户外探险、滑雪、攀岩等高危体育项目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14)新业态。开展无人机、无人驾驶、智能工厂、智慧农业、共享出行等新业态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明确企业、从业人员、监管部门责任,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五)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5.加强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实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程,针对六大类21种自然灾害及其承灾体特点,以县为单位全面开展灾害综合风险调查、重点隐患排查,摸清全市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分类编制自然灾害系列综合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开展灾害情景构建,加强对致灾风险、安全隐患级别、承灾体脆弱性、灾害链特征等分析评估,提升评估的精准性和防控能力。探索建立自然灾害红线约束机制,严格控制区域风险等级及风险容量。

16.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优化自然灾害监测站点、地震台网和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网络布局,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空天地一体化全域覆盖的灾害风险监测网络。建立灾害风险隐患快速报送体系,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根据灾害综合预警响应启动条件和分级标准,编制预警响应行动指南,提高非常态重特大灾害和多灾种、灾害链综合预警响应能力。完善“分类管理、分级预警、平台共享、规范发布”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强化临灾预警发布能力和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快速精准发布能力。到2025年底,特定区域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手机短信公众覆盖率达到100%。

17.加强自然灾害综合治理。统筹推进自然灾害“八大工程”,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推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分级分类综合治理,提升区域内交通、水利、通信、能源等关键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增强极端自然灾害条件下抗损毁和快速恢复能力。加强防汛抗旱工程建设,补齐补强洪涝灾害防御短板,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提高水旱灾害防范应对能力。统筹开展避险集中安置、工程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加强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推进森林防火重点区林火阻隔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以火灭火系统、立体巡护系统建设,基本建成“空天地人”四位一体现代化森林防灭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18.强化灾害救助恢复。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体系,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调整机制,统筹做好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和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等工作,确保在自然灾害发生后12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救助率达100%。将困难群众急难救助纳入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期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和紧急救助程序,对妇女儿童和特困人员实施优先救助,适当提高因灾倒损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和受灾影响地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冬春救助标准。加强自然灾害救助信息化建设,完善救助资源库,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加强自然灾害救助事中事后监管和资金绩效管理。健全灾后恢复重建机制,客观科学确定灾害范围,综合评估灾害损失,完善评估标准和评估流程,积极动员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加强灾害心理援助体系建设,发生重大灾害后及时开展受灾人群心理应急救援工作。

专栏3自然灾害防治重点

(1)洪涝及干旱灾害: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的水旱灾害综合监测感知网络和预报预警系统,提升暴雨、山洪等灾害综合预报预警能力。加强防汛监督检查和大中型重要工程风险监控。

(2)地震和地质灾害:做好全市地震和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加大城市地面塌陷治理力度。开展建筑设施抗震设防能力联合排查。

(3)森林火灾:开展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建立健全森林火灾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推进林火卫星遥感监测服务常态化。推动应急管理部门与林业主管部门火情监测手段的互通互联,构建跨部门实时共享的立体式监测网络。

(六)强化救援力量建设,提升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19.提升应急指挥决策能力。将应急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必修课程。每2年对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轮训一次。重点开展典型案例教学,增强领导干部风险意识,提升预判能力、危机化解能力和媒体应对能力。组织模拟处突实战演练,重点演练应急指挥、信息报送、现场指挥、协调联动和综合保障等工作,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在应急管理方面的研判力、决策力、掌控力、协调力和舆论引导力。

20.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推动消防救援队伍由应对单一灾种向多灾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转型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和工作需要,发展政府专职消防员和志愿消防员;优化力量布局和队伍编成,配备先进适用装备,强化多灾种专业化训练和针对性实战演练。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动县(市、区)、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分别建立不少于 50 人和 20 人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各国有林场、森林类自然保护地、森林类风景名胜区等建立20人的森林防灭火队伍;各类工业园区和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按标准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探索建立队伍组建、轮换、管理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保障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有序运行;配合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抓好军队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在城镇建成区、工业园区全面建成“135快速救援圈”,在城郊和人口相对密集的农村,积极推进区域应急救援站点建设,全面建成“15分钟快速响应救援圈”。积极发展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承担水上救援、山岳救援、工程抢险、航空救援、医疗救护、心理援助等任务,提升协同应急救援水平和救援队伍战斗力。加强“院前急救”培训,开辟医疗急救“绿色通道”。

(七)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城乡社区基层应急能力

21.健全基层组织。推动全市各乡镇(街道)在相关内设机构加挂应急办牌子,明确工作职责,夯实工作责任,确保人事匹配,加强工作经费和交通保障。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综合应急服务站(点)。以辖区内可调动的应急队伍和力量为基础,组建乡镇(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负责辖区内灾害事故的情况搜集、先期处置、现场警戒、疏散群众、灾情上报等工作。完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安全监管体制,明确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安全生产任务重的功能区应设有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

22.加强基层治理。开展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重点推进乡镇(街道)开展以“一个指挥平台、一支救援队伍、一个物资储备点”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底,乡镇(街道)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100%;推进村(社区)开展以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有救援队伍、有应急广播、有信息员、有经费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五有”标准化建设。建立“第一响应人”制度,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推动基层网格员、森林防火巡护员、灾害信息员、安全劝导员、气象信息员多员合一,落实业务培训、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体系,积极推动应急管理网格与既有网格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工作绩效、信息平台等方面的对接和整合。开展广播电视服务与智慧村(社区)的融合场景创新应用,推进应急通信保障服务向村(社区)延伸。加强和改进综合减灾示范县(村、社区)创建工作,新创4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街道)、30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

23.提升基层应急部门履职能力。实施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基础履职能力需求保障清单,开展基础履职能力达标建设,按照有关标准,配齐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执法装备,到“十四五”末,市县两级全部达标。强化干部队伍专业能力培养,按照县级以上、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干部业务培训每人每年分别不少于80学时、60学时的标准,力争2025年底前县级以上应急管理机构专业人才占比不低于60%。健全社会尊崇应急管理职业的荣誉体系,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政策,落实应急管理部门津贴补贴、医疗救治、心理咨询、健康疗养、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优待优抚政策和应急救援专项补贴,提升应急管理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

24.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根据人口分布、城乡布局、区域特点和灾害特征,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人防工程、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建设2个具备应急避险、物资储备、应急指挥和救援支持功能的省级示范城乡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积极推动建设综合性和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推进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县、乡、村新建或改扩建高标准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应急避难场所一体化建设,完善供水、供电、排水、广播、消防、卫生防疫等生活服务和应急设施。

25.加强农村安全治理。护航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进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农村危旧房屋改造、民居抗震加固和搬迁避让工程。加强农村、山区特别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地区道路的建设、管理、养护,提高道路基础设施灾害防御和保通能力。加强农村自建房施工改造、老旧房屋拆除、农村道路交通、溺水、用电、消防、取暖等重点领域,以及学校、敬老院、车站、商场、乡村旅游片区、休闲农业“打卡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针对独居、空巢、留守老人及“五保户”、留守妇女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宣传普及交通、用火、用电、用气、防溺水等安全常识,提高人民群众安全风险辨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八)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全社会应急管理共同体

26.加强应急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应急文化,打造我市应急文化符号,扩大优质应急文化产品供给,丰富公众应急体验,提升应急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应急文化数字化建设,支持移动端科普融合创作,促进科普宣教智慧化发展。加强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全国防灾减灾日、消防安全宣传日、安全生产楚天行等活动,提升全民安全素质。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增强公众风险防范、安全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按照“上下贯通、综合覆盖、可管可控、分级负责、平急结合、安全可靠”的要求,建成市、县、乡三级应急广播平台,推进农村“村村响”和“云广播”工程,实现全市应急广播终端行政村全覆盖,推动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化和灾害风险预警常态化。

专栏4安全宣传“五进”重点

(1)进企业: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企业日常管理,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创建和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鼓励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建共享安全教育体验场馆。广泛开展“查找身边的隐患”活动,建立安全“吹哨人”和内部举报人制度。鼓励企业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新闻媒体走进企业开展舆论监督。

(2)进农村:将安全宣传纳入美丽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等重点工作,完善农村安全宣传“四有”工作机制。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创建。在农村公共场所、乡村旅游片区、休闲农业“打卡地”等人群聚集地合理设置安全宣传橱窗,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安全教育科普站(室、所、点)。

(3)进社区:将安全宣传纳入各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示范县、科普示范县(市、区)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的评定工作,定期开展火灾、地震等群众性应急演练。推动安全体验场所建设,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社区公园、广场等。

(4)进学校:将安全教育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班级活动中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普及生活、交通、消防等安全知识,组织师生开展安全应急疏散演练。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安全体验教室。

(5)进家庭:将家庭安全宣传教育融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中。组织发放《湖北省公众应急知识手册》等安全读本,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普及家庭安全常识。引导家庭储备简易应急物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家庭免费安装烟感报警装置、发放应急安全包和灭火器等。

27.加强社会动员。开展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应急力量摸底调查,建立社会应急力量资源库并定期更新。以“有序、有效”为目标,加强社会应急力量动员,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现场救援、专业保障、款物捐赠、物资发放、医疗救护、心理援助、灾后恢复重建、技术服务、安全培训、科技支撑等工作。以全省社会应急力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依托,统一社会应急力量队伍标识,推动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管理,并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推进应急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充分发挥应急志愿服务组织作用。

28.完善市场参与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不良信用记录、诚信“黑名单”等制度,对诚实守信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对失信企业实施重点监管监察,推动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综合应用。在高危行业领域强制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督促保险公司为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事故预防服务。

29.培育发展应急服务体系。发展安全生产技术服务、自然灾害技术服务和社会化应急救援,并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包括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检验检测认证、安保技术、安全教育培训、消防技术服务等;自然灾害技术服务包括自然灾害防治技术、应急测绘技术服务等;社会化应急救援包括航空救援、道路救援、水上救援、应急物流、应急演练服务等。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提供应急服务,促进应急服务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加强监督检查,规范从业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30.强化舆论引导。制定突发事件舆情应对预案,健全应急、宣传、网信、公安等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协同开展舆情引导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利用大数据加强舆情监测预警和深度研判。完善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新闻发言人媒体应对能力培训,牢牢把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强化信息发布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及时、主动、准确地向社会通报相关信息。

四、重点工程

(一)综合性应急保障中心建设工程

推进综合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按照打造“大应急、大减灾、大救援”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格局目标,本着“功能完善、一库多用、规范达标、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应急物资储备库为牵引,配套建设人防疏散指挥中心及室外体能能训练场、消防综合训练塔(构筑物)及模拟训练等设施。建成集应急物资储备、人防疏散、应急避难场所、应急救援和安全生产宣传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应急救援基地。

(二)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建设工程

推进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按照防灾与救灾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要求,构建科学、全面、开放、先进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汇集融合水利、气象、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建筑施工和公共安全等行业领域数据,应急管理“数据湖”全面形成,风险智能监测基本全域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视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对防灾减灾的支撑作用发挥明显。全市应急管理“一盘棋”的信息化格局基本形成,信息化对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三)灾害事故隐患应急治理工程

重点推进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实施,以抗滑桩、排水、挡土墙、削坡整形、格构护坡、防护网等治理措施为主要内容,推进实施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有序推进森林火灾防治建设工程,推进以水灭火管网、防火应急道路网、林火阻隔系统、航空护林站(点)、直升机取水点、专业扑火队营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项目实施,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把事故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体制改革

用宗旨意识统揽应急体系建设,强化使命担当。要坚定信念,牢记宗旨,践行初心,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在应急体系建设和救援的具体行动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上下左右”协调联动,把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重点支持保障。用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推行“非接触式”行政审批办理模式、培训资格(合格)证承诺制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事项先行网上审查制度,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诚信承诺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二)加强政策支持,落实资金保障

完善政府投入、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的资金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与应急管理任务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安排应急管理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等必要经费。加大政府对应急能力建设的直接投资力度,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引入市场机制,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在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险。探索巨灾风险有效保障模式,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健全自然灾害风险分担的机制。

(三)加强规划引领,推进项目建设

各地各部门要把推进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到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要建立和完善应急规划体系,编制应急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并加强应急系统内部规划之间的衔接,同时要注重与相关行业规划之间的衔接,以规划引领应急事业发展和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一心两翼三高地、新基建概念等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为应急带来的战略机遇,以专项建设、依托建设、市场共建等方式有序推进应急类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于应急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具有突出服务效果和明显带动作用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结合地方实际有序推进各类建设项目落地。

(四)加强考核评估,确保规划落实

建立规划实施的检查评估机制,就规划内容、发展目标、建设项目及重大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中期和终期监测、评估及责任跟踪。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制度,丰富考核评估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科学应对、妥善解决。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考核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运用好考核评估结果,对工作实绩突出的要予以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进行问责,切实发挥奖励表彰的激励导向作用和问责惩处的警醒督促作用。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