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记者从房县博物馆获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近日公布,我市在房县九道乡卸甲坪村一组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距今约5万年的动物化石。这一发现为研究旧石器时代鄂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和动物群落提供了重要线索。
现场发现的动物化石。
去年下半年,在修建283省道凿山过程中,当地村民发现裸露出来的山体与别处不一样,便主动联系当地相关部门。当时正值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随即联合省内专家赶赴现场进行勘查。
剑齿象臼齿残片化石。(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该遗址占地约100平方米,经过专家初步挖掘与清理,出土了剑齿象臼齿残片和牛、鹿的右下第三臼齿等珍贵化石。”房县博物馆馆长刘斌介绍,在这批出土的文物中,剑齿象臼齿残片长约5厘米、宽约2厘米,双排12齿;牛、鹿的右下第三臼齿骨头长约7厘米、宽约3厘米。目前,这些化石已被妥善保存并提交给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展专业鉴定与研究。
据悉,九道乡化石遗址距九道乡卸甲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1200米,遗址依山而现,坐北朝南,位于283省道旁,遗址平面为不规则的长条形,南北长约4米、东西宽约25米。
“九道乡化石遗址为研究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演化、生态等理论,尤其是为研究十堰地区旧石器时代生物活动提供了新的物质材料。”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记者 周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