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竹溪县县河镇将乡贤作为加强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以创新举措持续激活乡贤资源,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凝聚乡贤合力,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建好“乡贤库”,筑牢乡村振兴人才根基。县河镇开展全面细致的乡贤摸底排查以及“请乡友回家乡、请能人回乡村、请乡贤回故里”活动,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地收集各类信息,对于能力素质卓越、拥有专业技术特长、具备致富带富能力且满怀热忱愿意返乡支持家乡建设的能人,进行“一人一档”登记入库;依据乡贤的地域分布、职业特点、所属领域以及贡献大小等多个维度进行精准分类,由党政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组成的联络队伍进行分片分类包联,构建起一张紧密而坚实的联络网络。每季度对信息库进行全面梳理和更新,及时捕捉乡贤动态变化,一旦有新涌现出的乡贤,第一时间将其录入信息库,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摸排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返乡退休教师、大学毕业生和其他高素质人才、退役军人等新乡贤82人。
搭起“大舞台”,凝聚乡村振兴强大能量。县河镇率先成立竹溪县首个乡镇商会,吸纳涵盖农业、纺织、机械、冶金、建筑、商贸等众多领域的82名各行业非公经济主体骨干成为商会会员,为全镇非公经济人士提供了交流合作、共同进步的广阔平台,会员累计投资建成茶叶、蔬菜、油茶、生漆、中药材、水产等各类产业基地4万余亩、加工车间10个,惠及群众8000余人。县河镇组织30余名技能型乡贤成立“乡土人才导师团”,以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培育更多“土专家”“田秀才”,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县河镇建设乡贤馆、乡贤联络站,作为乡贤们汇聚的重要场所,开展建言献策座谈会,收集的意见和建议涵盖产业发展、民生热点、公共基础设施等多方面,为解决乡村发展中的难题打开了思路。
注入“新动力”,引领乡村振兴前进之路。县河镇坚持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进一步激发乡贤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表现突出的乡贤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村级顾问、村民理事会成员、中心户长以及各类社会团体组织负责人等,制定专属聘书,亮明“身份”。组织返乡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成立“乡贤工作室”,建立“一老一小”、“守水护水”志愿服务队伍2支,探索基层共治模式,打造乡贤评理堂、乡贤调解团等12个,调解矛盾纠纷50余件(次)。据悉,县河镇派出所退休民警张光平于2022年5月成立“张光平工作室”,作为畅通和规范群众表达诉求、协调利益、保障权益的平台,经常性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县河镇中心学校教师李文忠2016年退休返村后,主动担任普法讲解员、“防溺水”安全员、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在中心学校开设的托管兴趣班免费担任授课老师,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下一步,县河镇将进一步激活乡贤资源,调动广大乡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乡情为纽带,发挥乡贤人员接触面广和影响力大的优势,凝聚新乡贤的智慧合力、发扬新乡贤的美德、展现新乡贤的风采,促进人才回归、项目回迁、资金回哺,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赋能。(通讯员 廖东 聂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