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张湾区柏林镇党委创新模式,先试先行,组建财神沟片区党委,实施“组织联建、产业联营、人才联育、生态联管、治理联动”的“五联”工作机制,打破传统村界壁垒,推行片区“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工作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聚力赋能,把基层党组织“连”起来。柏林镇党委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为抓手,将地域、资源、产业相近的陈坡村、白马山村、秦家坪村三个行政村“串联”起来,组建了财神沟流域片区党委,通过构建“片区党委—村党支部—湾组(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和有效融合,不仅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带动作用,还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组织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抱团协作,将茶叶产业“兴”起来。财神沟片区因茶而兴,片区党委将茶业富民作为重要职责,全方位推动茶产业的繁荣发展。近年来,该片区党委聚焦做大茶产业,新建茶园100亩,改造低产茶园500亩,采用绿色管控技术管护茶园2000亩,实现了茶园规模的扩大和品质的提升;同时探索将传统制茶和机械炒茶工艺有机结合,不断优化制茶工艺,挖掘富含氨基丁酸的茶叶新品类,成功研发出爱媛青柑红茶、杯泡茶、拼配茶等新式茶产品。聚焦做优茶品牌,积极推进财神沟片区茶产业“五统一”发展模式,规范化管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品牌塑造、市场营销、村民分红等各个环节,并利用线上直播、线下茶博会、品鉴会等多种渠道进行品牌宣传,进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覆盖面。聚焦做深茶文化,成立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高校合作建立茶文化研究中心,深入梳理财神沟片区茶文化渊源和云雾剑茶非遗炒制技艺,推进湖北首株古茶树录入中国古茶树数据库,打造全市首家非遗制茶工坊,打造老母荒百年老茶标志性“文化名片”等茶文化品牌。
在此基础上,财神沟片区党委还大力发展茶山观光、采茶体验和制茶品茶相融合的茶文化休闲游,努力将财神沟片区打造成为“茶文化”全域旅游精品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示范带动,将内生动力“激”起来。财神沟片区党委成员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以党建引领带动联农带农,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实施跨村任职、导师帮带等机制,壮大村级后备力量,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同时,该片区党委建立联合人才库,建立各村乡贤能人、在外大学生、在外成功人士信息台账,每半年更新一次,加大能人关爱、能人招引力度,促进人才回流乡村,实现能人共享。例如,返乡种植八月炸的90后小伙周明朝就是回流人才之一。周明朝靠着自己不服输的精神成功种植少籽八月炸,并通过电商直播打造十堰明朝山珍品牌,带动本地天麻、八月炸等山珍畅销各地。此外,该片区党委持续加强本土人才培育,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实用技术、专业知识培训,从身边先进典型、“土专家”中培养一批政策宣讲员、技术指导员。
张湾区柏林镇通过实施“片区党委”引领模式,成功打破了行政区域限制,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把组织强起来、人员动起来、产业旺起来、钱包鼓起来,形成了以一个亮点带动一片区域,以一条主线串联众多乡村,全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良好工作格局。(记者 周珍 通讯员 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