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一到,这条路堤就成了'拦路虎',孩子上学、村民下地都得绕大圈!”去年6月,郧阳区谭家湾镇政协活动组在该镇黄畈村走访时,村民徐正伟反映的问题引起重视。经过谭家湾镇政协活动组积极推进,“堤改桥”建设方案顺利实施,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
经现场勘察,村民反映的这条老路堤始建于上世纪,因损毁严重,堤体多处被洪水冲毁。每逢汛期,河水漫堤导致农机通行困难,村民被迫绕行近1小时,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
群众的揪心事,就是政协履职的靶心。镇政协活动组组长常韬立即组织专项调研,详细记录安全隐患。去年8月23日,一场“堤坝改造协商会”在堤边召开,该区交通、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与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共同研讨,最终确定“堤改桥”的建设方案。区交通局现场承诺将该工程纳入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
今年3月12日,在黄畈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方案论证会上,村民积极建言:“桥面宽度要保证农机通行”“护栏高度要确保学生安全”。根据群众意见,设计方案将桥面从4.5米拓宽至6.5米。4月,工程启动后,政协委员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每周现场检查施工质量,连最初持观望态度的村民王大爷也主动配合,让出部分菜地支持建设。
如今新桥主体完工,村“两委”以此为契机,引进食用菌生态产业园项目,促进村民就近就业;同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建设“三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这座桥不仅解决了出行难题,更连通了干群关系。”黄畈村党支部书记陈忠霞感慨。
近年来,谭家湾镇政协活动组坚持“一线协商履职法”,已推动解决民生实事23件,真正让“委员沉下去,民意浮上来”。(通讯员 陈新才 陈欣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