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故地、人类老家”郧阳,位于神奇的地球北纬30度线附近,地处中国地理“鸡心”。这片被汉江滋养的土地,自古便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画卷,也是康养休闲旅游的不二之选。
三千里汉江,在郧阳温婉驻足,书写了“生命不断线、文化不断层、历史不断代”的万古一地。亿万年前,这里是恐龙家园,它们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生存栖息,在青龙山留下“龙蛋共生”的生命奇观;百万年前,这里是“郧县人”发祥地,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点燃文明火种,开启人类历史序章。不同时代的生命,不一样的物种,却在冥冥之中同样选择了美丽的汉江河畔作为生活乐土,这是跨越时空的默契,更是郧阳这片土地润泽生灵的有力说明。
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优质的山水资源禀赋,郧阳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锚定“文旅融合提升行动”,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旅游发展强大动力,在文旅融合发展、旅游业态更新、旅游市场拓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2024年,该区累计接待游客2410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206亿元,文旅产业成为县域经济“顶梁柱”。
如今的郧阳区,正以蓬勃之势向着“国内知名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以文塑旅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
今年4月,郧阳区再夺一“星”——天惊洞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文化资源,该区构建起“4+10+N”全域旅游景区集群——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3A级旅游景区10个,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15家。柳陂镇摘得“湖北旅游名镇”桂冠,龙韵村、樱桃沟村双双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当前,玉皇山战斗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博物馆、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三期等重点文化工程加速推进,正重塑着郧阳区文化脉络和旅游格局。这些旅游景点不仅是对历史遗迹的保护与传承,更成为展示郧阳本土考古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的关键窗口,为外地游客打开了一扇扇走进郧阳、认识郧阳的大门。
立足“郧县人”“恐龙蛋”“汉江水”三大特色文旅资源,该区出台《郧阳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编制《郧阳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全域文旅发展新格局——打造“探源郧阳,惊奇无处不在”研学旅游品牌,串联大成殿、大丰仓等文化遗产,融入九龙瀑、虎啸滩、汉江绿谷、龙韵村等自然景观。推出以“问道武当、探源郧阳”丹江口库区精品游线路,涵盖“访人类老家、探恐龙故地”“拜调水源头、溯文化摇篮”“护清水北上、探老家郧阳”三大主题,创新开发研学游、康养游、环保志愿游等特色产品。
以旅彰文塑造郧阳文旅大品牌
酒好也怕巷子深。如何让郧阳文旅走向更广阔的舞台?郧阳区狠抓全媒营销,积极拓展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用心当好郧阳文旅“推介官”。积极实施“引客入郧”行动,开通5条陕西、河南等周边城市至郧阳区旅游直通车线路;设立郧阳驻武当山文旅驿站,接待郧西、襄阳千人旅行团及“万人专列游十堰”旅游专列。
今年以来,该区开展“引客入郧”活动30余次,接待研学游团队80多批次3万多人次。与西安大美猴等3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与20余家旅行社达成客源互送意向。
创意营销让郧阳文旅破圈传播。先后策划北京研学资源推介、五峰油菜花季、城关桑果采摘季等系列营销活动。在武汉黄鹤楼等城市地标开展“樱舞楚天诗画里桃醉郧阳山水间”主题快闪活动,亮相“2025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
央视矩阵强力加持引爆传播势能。“郧县人”写进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走进央视《地理·中国》专题栏目;非遗项目郧阳凤凰灯舞、郧阳三合汤分别被央视《非遗里的中国》《三餐四季》节目报道;武当不夜城、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汉江绿谷等景区被央视《天下财经》等节目宣传推介。
“面对西十高铁2026年通车机遇,郧阳区主动融入‘大武当’旅游圈,精准对接西安客源市场,联动‘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联盟,提升郧阳文旅在汉十高铁沿线及鄂西生态圈的吸附力,加速构建‘大区域联动、大市场共建’发展格局。”郧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跨界融合培育“文旅+”新业态
在郧阳区,文旅融合的边界不断被打破。
武当不夜城·龙韵奇妙游项目以大空间MR技术重构《黑暗传》神话场景,让游客化身神话角色,参与盘古开天、洪水战役,与炎帝神农虚拟形象互动,在虚拟与现实交织中感受汉水文化魅力。这一华中地区首个乡村沉浸式夜游项目,自今年春节上线以来迅速引爆市场,开创了科技赋能文旅新范式,成功引爆沉浸式夜游文旅经济。
类似的创新实践在郧阳区遍地开花——龙韵村将易地扶贫搬迁新村转型为“农文旅商学艺”融合示范样板:龙韵智慧游平台以数字化重构乡村游路径,江畔营地、落日咖啡让田园诗意触手可及,非遗工坊与研学课堂碰撞出文化传承新火花;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三期将通过 AR实景导览让恐龙足迹“开口说话”,借助全息投影技术让侏罗纪生态在游客眼前鲜活重现,利用地质科普互动装置将知识获取转化为沉浸式探险体验……
研学恐龙文化、嗨玩武当不夜城、体验采摘乐趣……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郧阳区通过“文旅+”跨界融合,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催生新业态,纵深推进文旅、学旅、农旅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不断塑造旅游新场景、重构旅游新业态、激发旅游新潜力。
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跻身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沧浪山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2024年,武当不夜城获评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龙韵村、九龙瀑成为市级研学基地。
“我们将立足资源优势,持续打造更多体验感强、参与度深的旅游新业态,拓展游客消费链,推动文旅产业跨界融合产生‘1+1>2’的效应,融合出新价值、新惊喜。”郧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千年文脉中汲取力量,在山水秘境中书写新篇,郧阳区正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持续书写文旅跨界融合发展新篇章。(记者 刘姣 杨柳 通讯员 樊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