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胡家营镇的防汛“诀”

日期: 2021-10-10 09:02:59
来源: 湖北日报

汉江胡家营段全长36公里,河道弯曲狭窄,沿岸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今年8月下旬以来,受上游来水猛涨和本地持续强降雨影响,汉江胡家营段遭遇5轮洪峰过境,累计转移安置群众1460余人次,实现“零伤亡”。10月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赴郧阳区胡家营镇实地探访秋汛防御。

五“W”应急转移预案

“我在汉江边长大,凭以往经验,觉得水不会涨那么急,第一次确实不愿意转移。”今年57岁的涂少礼,家住胡家营村二组,房屋面对316国道,背临汉江,房屋靠从汉江岸边斜坡上打起的水泥柱子支撑。

今年8月17日秋汛来临前,胡家营村委会给涂少礼发安全告知书,提醒“房屋基础长期被河水浸泡,存在一定安全风险。若发现房屋安全风险要立即组织家庭人员优先转移。”8月22日,胡家营镇组织第一次应急转移,涂少礼在转移之列。

胡家营村支书黄治军介绍,凭经验,汉江上游来水达1.7万立方米每秒,胡家营村段水位要上涨2米至2.5米。10月7日下午,记者看到,9月28日洪水印记离涂少礼房屋地下一层仅50厘米距离。

“防汛虚不得,绳绳儿拣细处断。”胡家营镇党委书记罗伟介绍,该镇在防汛实践中总结出五“W”应急转移预案,即为什么转(why)、往哪儿转(where)、转谁(who)、谁来转(who)、转移后如何安置(how),并对涉江的沙沟村、胡家营村、将军河村等逐一制定应急转移预案。

“把群众思想做通了,转移效率就提高了。”罗伟说,8月22日第一次转移,从下午2点多钟开始,搞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到9月28日第5次转移时,上午10点开始,中午12点第一批转移完毕,下午水位持续上升,影响区域变大,决定再转移一批,5点前涉水村都彻底转移到位。9月28日晚11点,超10年一遇汉江洪峰顺利过境胡家营段。

“精准转,才是对老百姓负责。”罗伟介绍,应急转移中,除了把转移原因讲清楚,还要明确转哪些人。范围大了,浪费公共资源,小了达不到安全目的。

在应急转移中,该镇按照每名干部联系2户至5户,对洪峰影响区域内的群众实行包保,建立“包应急知识宣传、包预警动员、包避险转移、包生活安置、包汛后生活恢复”责任体系。

在转移安置方面,采取“五有”和“六个一”标准,即有安全安置房屋、有热水喝、有热饭吃、有床被休息、有基本医疗服务;在集中避险点安置群众每人有一个脸盆、一条毛巾、一把牙刷、一支牙膏、一盒香皂、一只水杯,确保临时安置群众生活暖心。

“政策好,转移安置管吃管住管用。”10月7日下午,今年经历了5次转移的涂少礼说,除了第一次转移开始不情愿外,后面几次都是主动转移,还帮忙转移别人。

村村都有“红背心”巡逻队

10月7日中午,记者在胡家营镇经316国道沿汉江而上,不时遇到道路上有滑落的碎石堆,周围拉着警戒线、立着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

“巡逻能及时发现水情变化。”10月7日下午2点30分,胡家营镇店子沟村村口,村支书章龙国一行4人,身着志愿者红背心巡逻到此。

章龙国介绍,汛期每天都要巡逻,4人至5人一组,向上巡至胡家营村,向下巡至将军河村,主要是查看水位、路段滑坡等险情,同时还要劝阻钓鱼、水边玩耍等。白天一组,夜班一组。

据介绍,9月6日,中雨。店子沟村一组,69岁的柯昌明和老伴在家。章龙国带队巡逻时,发现柯昌明房后山体有滑坡裂缝。当即通知柯昌明紧急转移到其侄子家,但老人不愿意。后来打电话给柯昌明女儿,待两位老人被接走,巡逻队才放心。

7日下午3时35分,记者返回途中遇到将军河村的巡逻队。村会计张春生带队,一行5人巡逻,其中还有两位女同志。张春生说,巡逻队不仅能发现险情,通过巡逻提醒,老百姓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

目前,胡家营镇19个村建立起150余人的巡逻队伍,8个沿江村巡江巡险,11个非沿江村巡河巡险。

“汉江两岸高水位浸泡时间长了,易发生滑坡等灾害。”胡家营镇党委书记罗伟介绍,目前秋汛已近尾声,重点是防地质灾害。现巡查排查登记滑坡体101处,涉群众76处,已将群众转移安置到安全地带,等雨季结束,请专家评估后治理处置。(许应锋 姬廷顺 方亚楠)

责任编辑: 陈玉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