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农业产业“强筋壮骨”

引领乡村振兴“加速跑”

日期: 2021-10-14 08:59:27
来源: 十堰日报

  时下正值秋粮丰收时节,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村民收完玉米和稻谷,深翻田地准备种植油菜。来年油菜开花,带火乡村旅游,又将成为村民的“致富花”。

  素有“九山半水半亩田”之称的郧西县,如何让农业产业“无中生有、有中生优”?近日,记者探访该县部分农业合作社、农业深加工企业及家庭农场,从中找到了答案。

  从数量到品质的升级

  “一亩冷水稻能创收9000多元,合作社年纯利润近30万元。”在关防乡楚有香生态稻米合作社冷水稻种植基地,负责人陈炜说,“每季水稻苗刚栽下田,稻米就被客商抢订一空。”

  郧西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5万多亩稻田处在偏远高寒冷水区域。2018年,该乡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陈炜回乡创业,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冷水稻。

  “为确保冷水稻原生态,合作社收购农户家中畜禽粪便,制作农家肥,一律不打农药。”陈炜算了一笔账:传统种植水稻,施用化肥,每亩地产稻谷

  600公斤,去壳后产大米350多公斤,每公斤卖6元,收入2100余元。种植生态冷水稻,施有机肥,每亩地产稻谷300余公斤,去壳后产优质大米150余公斤,因大米口感好,又是绿色食品,在电商平台上每公斤卖60元,一亩地收入就达9000余元。

  关防乡党委书记尹大兵介绍,该乡注重打造绿色生态品牌,致力提升产品影响力,推动冷水米走向全国市场。去年,该乡冷水米总产量250万公斤,许多种植户年收入近10万元。

  从粗放式到精细化加工

  “合作社羊圈里咋没有羊?”在郧西五洲鸿运畜牧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便民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前来购买马头羊肉的游客满脸疑惑。

  “羊都在山上呢!”合作社负责人王贤明介绍完情况,带着游客来到附近山上,只见成片的核桃林下,马头羊正在悠闲吃草。

  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吸引120余户村民养殖马头羊,形成了集高山放养、清真屠宰、冷链运输、产品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开发出红焖羊肉、孜然羊排、香辣羊蹄、羊杂汤、羊肉串等“秦楚塞”马头山羊系列产品。

  马头羊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郧西县不断延伸马头羊肉制品产业链条,多元发展羊肉深加工制品。通过创新生产方式和营销模式,将以往整只生产销售转变为精细分割生产销售。2020年,全县马头羊饲养量达39.21万只,其中存栏17.36万只、出栏21.85万只,产业收入达4.2亿元。

  自2016年以来,该县每年整合2亿元资金,先后培育种植养殖示范基地400多个,培植市场经营主体300多个,引导贫困户发展马头山羊、秦巴黄牛、黑毛猪、核桃、中药材、桑蚕、油牡丹等农业特色产业,带动10万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从田间管理到舌尖安全

  田园葱翠,瓜果飘香。10月10日,天还没亮,香口乡上香口村“好香口”蔬菜科技示范基地里,家庭农场主郑海涛就忙着跟村民一起采摘蔬菜。

  不一会,郑海涛把刚采摘完的蔬菜送到好香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合格后,这些蔬菜被贴上“好香口”商标装车,运往十堰城区、襄阳、武汉、西安等地。在该蔬菜基地,每天有7000多公斤蔬菜运出。

  “我这150亩大棚,种啥菜、咋育苗、施啥肥,都有农业技术人员来指导。从一颗蔬菜种子下地,到新鲜蔬菜走上消费者餐桌,整个过程都是智能化监控,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郑海涛说。

  该县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年产量40多万吨,年产值过10亿元。该县的新鲜时令蔬菜和反季节蔬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周边城市消费者的餐桌上。

  近年来,郧西县把增加绿色生态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安全生产技术推广、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监测体系建设、执法监管队伍建设等举措,对农作物生产实行统一供肥、统一供种、统一操作规程、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品牌、统一包装标识、统一销售,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该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中药材、马头山羊、木本油料、茶叶、渔业等六大产业,着力补链延链强链,因地制宜做好农业产业“无中生有、有中生优”文章,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特约记者 武国顺 杨洪霞)


责任编辑: 吴楠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