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战正酣 奋力拼出“开门红”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季度重点工作回眸
日期: 2025-05-06 09:36:14
来源: 十堰日报


举旗定向,聚势谋远。“加快产业转型提质、冲刺国家级经开区50强;完善经开区组团服务功能,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自贸联创区,打造十堰对外开放新窗口……”2025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堰经开区发展,精准提出目标要求,为其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

方向明确,干劲倍增。今年以来,从项目建设现场到企业生产车间,从运营模式变革到自贸联创区建设,十堰经开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要求,聚焦聚力全省支点建设,以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奋进场景,为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产业向“新”

2月9日,位于十堰经开区龙门工业园的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厂区内,一辆辆氢能重卡整装待发。“订单量激增!”公司新能源销售部副总经理陈龙兴奋地说:“今年以来,新签氢能重卡订单450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倍。”目前,东风特汽已推出第三代氢能重卡产品,通过对供氢系统、驾驶室轻量化以及动力传输链一体化设计,整车减重1吨。

2月15日,十堰经开区新经济产业园首个落地开工的宝路(十堰)绿色低碳高端专用车智造园项目建设正酣。“经过一季度抢抓进度,项目预计于今年5月实现投产。”项目部办公室主任张佩佩介绍,作为省级重点项目,智造园占地1200亩,总投资约30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建成后,将集聚50余家国内外专用车整车企业、智能网联高科技企业和产业链关键核心部件配套企业及经销商,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绿色低碳专用车共享产业园。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十堰经开区以最大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最快速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最优角度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季度,十堰经开区积极对接易捷特、赛力斯新车型项目签约落地,推动世纪中远与蒙泰合作,帕菲特实现新能源清障车细分领域全国第一、冷藏车实现细分领域全国前十。紧盯鹏飞氢能源产业园等20个重点在谈项目,推进广瑞、泰祥等18个重点在建项目建设。

3月24日,在十堰高周波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条条生产线全速运转。公司董事长何正龙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无软带全自动感应淬火智能装备,跟踪精度达到±0.5毫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公司一系列创新成果获得远景科技集团、徐工集团、中国重汽等国内制造业龙头企业的认可,订单已排产至7月份,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70%以上。

城市向“融”

3月30日,在十堰经开区白浪街道小河村和阖小区,施工人员正抢抓工期,同步推进管沟开挖与管网铺设作业。现场负责人陈烈介绍,该片区将新建改造管网8公里,预计5月底全部完工。今年一季度,全区陆续启动了和阖小区、南山小区、车神路等片区治理工作,计划全年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网共计约80公里。

产城融合是推动城市职住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十堰经开区以加快“四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品质之城)建设为抓手,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我们将积极发展智慧产业,建设联通、电信数字经济产业园,3年左右基本完成规上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升级,在赛力斯、易捷特、东风特汽等企业推动人形机器人焊接、质检等应用场景。”十堰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介绍智慧之城建设时介绍,该区还将发展智慧交通,建设全市“车路云一体化”先行区,推进东风悦享无人驾驶公交商业化示范运营,在林安物流园提供东风特汽无人驾驶智能物流配送应用场景等。

如果说规划令人期待,那么现实亦让人称赞。春日时节,不少市民在泗河流域茅塔河十堰经开区段生态修复示范段散步,优美的生态环境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大家纷纷表示:“河道治理后像花园一样,我们早晚过来散步,觉得非常舒服。”

改革向“深”

3月24日,在湖北创兴汽车有限公司的商用车大世界汽车电商直播基地,一个个主播正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各类商用车的性能、配置和优势。今年前两个月,该公司通过商用车大世界电商平台完成商用车销售400余辆,销售额达6500多万元,同比增长40%以上。电商销售不仅拓宽了东风商用车销售渠道,还让其走向全国,吸引了不同地区的客户。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十堰经开区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发展新动能。该区积极探索“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加快政企分开、管运分离,把原来由管委会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开发建设运营职能,转变为“管委会+公司”共同承担。

扎实推进自贸联创区建设。编制湖北自贸区十堰联动创新发展区产业发展规划,划定功能区,强化平台和枢纽功能,推进外贸、外资、外经、外智互联互动。服务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做强松林科技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升级建设聚创跨境电商产业园和中国汽配城,推进商用车流通产业基地建设,新增2个公共海外仓。力争2025年新增出口破零企业15家以上(总数达170家)。

营商向“优”

3月11日,十堰经开区财政金融局联合招商银行十堰分行举办“金融赋能、助企发展”专题对接会,30家重点企业代表与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融资解决方案,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另一项统计数据则显示,截至今年3月19日,十堰经开区实有各类经营主体22816户,同比增长4.49%。每万人拥有经营主体2300家,高于全市每万人拥有经营主体1604家的平均水平。

市场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唯有下大气力、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才能让广大经营主体枝繁叶茂。一季度,十堰经开区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四项服务”,助力经营主体茁壮成长。

做好政务服务。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放宽经营主体准入准营条件,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创业堵点;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全程网上办理,探索营业执照“跨域通办”等改革举措,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加快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与线下“一窗通办”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企业和办事群众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做优就业服务。推行就业失业登记即来即办,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持续开展分行业、分地域、分专业的招聘活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成为创业资本,搭建各类创业空间、开展创业培训等,增强创业者的信心和能力;聚焦经营主体用工支持,线上线下融合开展专项招聘、直播带岗、零工快招等活动,解决“用工难”问题。

做足品质服务。建设服务型机关,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数据赋能增效、用地成本降低、政府诚信引领等“十大”专项行动;推行柔性执法,严厉打击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效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瞄准各类50强企业、大型央国企、产业“链主”企业,精准筛选与开发区产业契合度高的项目,建立起政府推动、机构承办、市场运作的专业化招商新机制,通过全流程要素保障和定制化服务,形成“引进-落地-发展”的项目培育闭环,持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做实政策服务。加大减费降税、降本增效等政策帮扶力度,激励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开展个体工商户分类培育,加大“个转企”支持力度;引导经营主体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进知识产权、技术交易市场建设,鼓励企业利用专利商标获得质押融资;提供金融融资利好政策,助力优质企业发展。

春潮澎湃势头起,击楫扬帆再奋进。

十堰经开区正锚定目标、笃行实干,在“以十堰节点之为服务湖北支点建设”的一江春水中奋楫争先。(记者  毛以国  刘奇  特约记者  刘爱理)


①十堰经开区全景图。

②新材料产业园。

③举办“金融赋能助企发展”专题对接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④十堰经开区国际会展中心商用车大世界汽车电商直播基地。

⑤整装待发的东风特汽氢能重卡。

⑥宝路汽车产业园。

⑦“十堰造”L4级智能商用车下线。

⑧产城融合,向“质”而行。(本版图片由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郑静

责编:郑 静

编审:马俊杰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