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记者从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该区围绕市委赋予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定位,坚持制造业优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集群发展为关键抓手,以绿色低碳为基本路径,以技改提能为主要动力,推动干部聚力一线主动干,积极重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服务链,不断提升干部驱动力、执行力、贡献力,推动汽车产业集中集聚发展。
聚焦产业链重构,提升干部驱动力。该区党员干部全力以赴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齐心协力抢客商、抢订单、抢市场,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引进人才、引入外资、扩大开放上攻坚突破。协助4家整车企业、10家改装车企业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转型,紧盯易捷特BBG24和东风S4平台新能源乘用车、东风特汽氢能卡车制造基地、世纪中远新能源纯电重卡、新吉奥新能源增程式旅居车底盘生产等项目,努力形成50万辆整车产量。加快推动零部件企业技改焕新,开展百家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坚持每月调研服务企业,深入企业和项目建设现场,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打造一批工业3.0和4.0智慧工厂,厚植主导产业“弯道超车”新优势。
聚焦价值链提升,提升干部执行力。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狠抓工作落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应急装备、工业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园区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瞄准绿色低碳发展,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61个企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推进7个企业开展 VOC治理项目建设,创建区级绿色工厂18家。推动十堰(上海)离岸创新中心在上海松江 G60科创走廊开园,首批18家企业签约入驻。通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汽贸汽配、专用车、外贸出口、二手车“五大产业联盟”,协助企业在资源配置、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延链补链、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聚焦服务链优化,提升干部贡献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求实、务实、扎实、踏实的作风带动营商环境优化。区政务服务局、区城乡建设局等部门联动,梳理项目推进过程中全流程业务,在全市首个推出“建设项目服务清单制”改革,根据不同项目量身定制服务清单,包含项目从签订投资协议到竣工投产的所有事项,实现“一单尽列、照单服务”。与企业签订“帮办代办委托书”,内容包括“开工一件事”28个事项和“竣工一件事”10个事项,对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审批实行帮办代办,全力保障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担当,锤炼过硬作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让营商环境好起来、优起来。(记者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