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遇见“诗意”

——茅箭区对标深圳推进精细化城市管理见闻
日期: 2025-06-04 08:35:59
来源: 十堰日报

满眼绿意在北京中路流淌舒展,市民悠然可享、触手可及。

6月3日,暮色中漫步天津路立交桥下,曾经堆满杂物的闲置地块已变身“口袋公园”。藤蔓缠绕的休闲绿廊里,退休教师陈桂兰和姐妹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健身器材区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

“以前路过要踮脚避开水坑,现在成了全家散步的好去处。”陈桂兰的感慨,道出了茅箭区街头巷尾的蝶变。

近两年,茅箭区将深圳“公园城市”理念植入城市肌理,见缝插绿改造20余处街头“遗忘空间”。重庆路立交桥下的“共享绿廊”如绿色丝带蔓延,廊架上的炮仗花肆意绽放;上海路街角的袖珍花园里,蓝雪花与薰衣草组成渐变花境;就连坚硬的立交桥护坡,也被爬山虎织成了会呼吸的“生态幕墙”,随季节变换深浅不一的绿意。这些“方寸之美”串联成“15分钟公园生活圈”,让辖区居民推窗见绿、下楼入园。

当脚步转入上海路夜市,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烤肠摊主王建军的摊位前排着长队,他一边翻动烤肠一边笑着说:“过去背着炉子东躲西藏,现在有了固定摊位,每月还能评‘星级’,收入涨了一倍。”这种从“流动游击”到“规范经营”的转变,源于茅箭区借鉴深圳“摊贩自治”经验,在划定夜市街区的同时,成立摊主自治协会,发动摊主自治。如今,上海路、京东路等街区夜均客流量突破数千人次,风格统一的霓虹招牌与绿植花箱相映成趣,成为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

位于茅箭区的泗河国家级湿地公园成为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在城市治理的另一条脉络里,科技赋能的图景正徐徐展开。北京中路智能环卫示范段,由深圳企业在茅箭投资生产的无人清扫车正按规划路线作业,车身上的 AI摄像头实时识别垃圾类型,遇行人自动减速避让。配套推行的“两袋两桶”“以桶换桶”垃圾分类模式,让分类投放成为居民生活新时尚。

“漫步于百二河两岸,有种走在深圳街头的穿越感。”湖北医药学院学生李哲来自广东,他指着河岸步道旁的生态绿廊、亲水平台、休息驿站介绍,这里和深圳的公园太像了。

从街头游园的绿意盎然,到夜市摊点的规范有序;从智慧环卫的高效运转,到青年人才的活力奔涌,茅箭区正将“大山里的深圳先行区”从蓝图绘成触手可及的生活诗篇。(记者 纪枫波 通讯员 柯栋)

编辑:周珍

责编:郑 静

编审:马俊杰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