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跑一里路,群众少翻一座山”

——房县“房易登”不动产党员先锋队将服务送到“家门口”
日期: 2025-06-10 09:39:38
来源: 十堰日报

“没想到一个电话,你们就上门了!”6月3日,在房县城关镇80岁的蹇大爷家中,他握着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原来,蹇大爷行动不便,无法前往该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该局“房易登”不动产党员先锋队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队员上门服务,解了蹇大爷的“心头事”。

“房易登”不动产党员先锋队由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员骨干组成,堪称金牌服务队。组建三年来,他们秉持“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理念,将便民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累计办理登记业务5.1万余件,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智慧服务,跑出便民“加速度”

走进房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厅,“党员先锋岗”标牌格外醒目。在这里,65%的业务实现线上办理,“不见面审批”成为常态。

技术赋能是基础,机制创新是关键。“房易登”不动产党员先锋队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部门协同为纽带、以技术升级为引擎,全力推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针对企业需求,该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出“交地即交证”“五证同发”等12项改革举措,审批时限压缩70%,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房易登”不动产党员先锋队首创“视频连线认证”,满足特殊群体需求,真正实现“数据跑”代替“群众跑”。此外,积极推行非公证继承登记改革,通过“告知承诺制”和上门服务,累计为480户家庭节省30万元公证费用。

三年来,“房易登”不动产党员先锋队用脚步丈量民情,让不动产登记服务从“窗口”延伸到“家门口”。

攻坚克难,啃下民生“硬骨头”

“这个红本本,让我等了10余年,去年10月份终于拿到手了。”日前,家住房县城关镇滨湖国际小区的业主黄金华对记者说。

据悉,该小区建成于2012年,因开发商债务纠纷导致土地使用证被查封,559户业主长期无法办理产权登记证书。面对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房易登”不动产党员先锋队迎难而上,采用“三分四制”工作法(即证缴分离、证罚分离、证验分离;承诺制、容缺制、并联审批制、一票否决制),联合法院、银行等单位建立“府院联动”工作机制。队员们白天逐户走访核实情况,夜晚挑灯研究政策文件,历经数月奋战,终于破解了这个困扰群众多年的难题。

三年来,该先锋队先后攻克12个类似的“硬骨头”:鸿江学府小区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存在矛盾等历史遗留问题,不动产登记办理陷入困境。面对这一难题,队员们奔走于多个部门,全力推动手续补办工作。某老旧小区因测绘资料缺失影响确权登记,该先锋队组织专业队伍重新测绘……截至目前,1800余户家庭如愿拿到产权证书。“群众的操心事就是我们的心头事。”该先锋队队长说,“看到业主们领证时的笑容,我们再辛苦都值得。”

跨域协同,扩大服务“朋友圈”

不动产登记服务半径能延伸多远?“房易登”不动产党员先锋队给出答案:从县城窗口拓展到“襄十随神”城市群。

今年年初,在神农架林区工作的刘先生想用房县老家的房子办理抵押贷款,两地相距200余公里,往返不便。让他没想到的是,通过该先锋队提供的“异地服务”,他在神农架林区顺利办结所有手续。

为惠及更多群众,该先锋队在“襄十随神”城市群率先推行不动产登记“跨域通办”,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专员接单”模式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实现异地抵押登记、信息查询等业务“一次受理、一网通办”。

在该先锋队的办公室墙上,“简易、改变、换位、态度”八个大字熠熠生辉,这不仅是服务准则,更是行动指南。为保障服务质量,该先锋队牵头制定全市统一的上门服务规范,从服务用语到设备配置,从办理流程到应急预案,每个细节都有章可循。

“我们多跑一里路,群众就少翻一座山”,这句朴素的话语,正是他们的服务信条。如今,“房易登”不动产党员先锋队已成为房县政务服务“金字招牌”,那抹穿梭于街巷山间的“党员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记者 李炎 通讯员 李威)

编辑:周珍

责编:郑 静

编审:马俊杰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