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2025年十堰市急救工作会议召开,全面总结2024年全市院前急救工作亮点成果,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家、省、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市急救中心负责人以《以急救提速增效为引擎,推动急救体系高质量发展》为题作工作报告。
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建立急救中心7个(其中县级120指挥中心6个),医院急救站143家(含三级医院急救站3家、二级医院急救站29家、乡镇卫生院一级急救站111家)。同时,我市依托各医疗机构分别建立空中、水上急救基地医院各1个,水上急救站18个,全市城乡水陆空立体救援综合网络进一步完善。为优化县乡急救网络,我市通过构建“院前救治+非急救转运”双轨模式,急救响应与服务质量双提升,去年全市空中救援达50例,航空医疗救援迈入常态化,我市农村急救、空中急救经验模式更在全国推广。
2025年,我市将以急救提速为引擎,加快推进十堰水陆空一体化急救网络建设,全力推动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各县(市、区)依托当地120指挥中心加快建成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进一步完善救护车安全管理与全市院前急救车辆数据库,确保调度与指挥高效、精准,推进全市120调度“一张网”建设,推进市县乡急救网络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应急联动与急救服务效率;加强已配置AED设备与120指挥调度系统的对接,确保设备在紧急情况时能够实时定位、快速调用,发挥最大急救效能;持续开展“120急救常识进社会”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全社会对急救工作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会议强调,全市急救系统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聚势奋楫、再扬新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全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全市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郧西县、竹山县、房县、丹江口市120指挥中心及市人民医院、国药东风茅箭医院分别围绕打造黄金急救圈、优化急救流程、提升急救服务效能等作经验交流,为全市急救体系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和借鉴。(记者 吴楠 通讯员 傅圣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