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绵延 厚德载物

——文化传承发展的十堰例证之二
日期: 2023-11-20 08:00:20
来源: 十堰日报

编者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十堰都有着深刻而集中的体现。本报今起推出“文化传承发展的十堰例证”系列报道,展现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文化根脉、担负文化使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2年12月3日上午9时许,“郧县人”3号头骨在郧阳区学堂梁子遗址被提取出土,这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十堰地处鄂豫陕渝交界,融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秦文化等为一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五千多年、生生不息。

人类文明延续不断

“这是一次人类化石、石器、动物化石‘三位一体’的发现,‘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保留了该阶段人类重要的解剖学特征,有助于推动对中国境内及东亚直立人来源和发展方向的认识。难得的是在同一层面上发现人类化石、人类自己打制的石器及动物化石,这对我们认识百万年前人类生活的具体情境十分重要。”在谈及“郧县人”3号头骨发现的价值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表示。

2023年3月,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读懂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古老国度的现实逻辑,唯有置身时间长河,深刻把握其历史逻辑。

世界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龙蛋共生的恐龙蛋化石群,100万年前的郧县人,75万年前的梅铺人,50万年前的郧西白龙洞人,5万至10万年前的郧西黄龙洞人……考察结果表明,汉江流域保存了一条连贯、清晰的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脉络。

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郧阳区辽瓦店子遗址,发现了大量文物,从明清开始依次纵深递进,1到2米不等就代表一个朝代的文物层,层层叠压。从夏商周到秦汉晋、隋唐宋,再到元明清,中间从未间断,竟然连续开挖出了夏商时代的鬲、甗、斝、罐、大口尊、假腹豆、簋等,还有卜骨和卜甲等文物。这说明,地处发掘地的汉江流域古老文明一脉长流,历经悠悠五千年从未断绝。权威专家确认这里就是楚文化发源地,辽瓦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华文明通史遗址”。

人类文明依河流而兴,同时又沿着河流扩散。一个古老民族的起源和发展,也必定和古老的江河血肉相连、息息相关。

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水文化的连续性发展从未中断,建立了全国最完善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不仅实证了延续不断的中华文明,也承载着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古老文化灿若星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出自《诗经·秦风》的诗歌,曾让多少人浮想联翩,也镌刻在了多少人的记忆深处。

《诗经》不仅是一部汉民族的史诗,也是一部摇曳多姿的地域文化壮丽画卷和人民生活的风情画卷。据考证,房县不仅是《诗经》的采录地,《诗经》的采录人、创作人周太师尹吉甫也曾生活在房县。

南北文化在汉水之畔交融,形成的文学瑰宝灿若星河。有出自《楚辞》的“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还有传读千年的《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既是孔子所听的孺子歌,也是屈原和渔夫的对白;“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是王维在《汉江临眺》中对汉江壮丽景观的描绘;“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宋之问在《渡汉江》中的感慨……

三千里汉江,每一朵浪花都蕴含着汉文化的基因,传颂着“凿空西域第一人”张骞打通中亚、西亚,连接欧洲,开辟古丝绸之路的千年传奇,孕育出光照中国历史的大汉王朝,缔造出风云激荡的三国传奇。

汉江之畔,从西周一直绿到现在的苍苍苇草见惯了秋月春风,每一片叶子的经脉上都写满了沧桑;河滩古石上,被纤绳勒出的岁月刻痕里,回荡着低沉雄浑的汉江号子;悬崖陡壁上,祭祀窑空洞的眼神里装满了沉重的回忆,任凭江风一遍一遍抚摸着曾经的尊贵……

汉水流域是古老的“华夏族”崛起之地、古代“两汉”和汉民族的龙兴之地,“汉族”“汉语”等词由此而来,汉人、汉字、汉服、汉子、汉学等也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联系。汉字的恒久生命力、智慧创造力、文化传承力、民族凝聚力和跨文化影响力汇聚成为照亮中华文明的巨大火炬,不仅担负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也是开启现代文明和走向国际化大门的钥匙。

精神品格薪火相传

“用南水烧制的瓷器釉面光滑剔透,品质极佳。”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金鼎钧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丙建介绍,该镇是“钧瓷之都”,过去制作瓷器用水,都去驺虞河里拉水或打深水井,电费高、水质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解决了古镇缺水问题。自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已累计向北方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成为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的重要水源。

600多年前,明太祖朱棣“北建故宫、南修武当”,两大国家工程南北相望,圆了一个强盛王朝的太和之梦;600余年后,历经十个甲子的玄妙轮回,一江清水北调首都,又将两地的心紧紧系在了一起。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以水喻道,认为最美好的品格和最高尚的情操,就应该像水一样,滋养万物、造福万物而又与世无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这是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博大胸怀——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十堰搬迁移民18.2万人,关闭转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1家,淘汰落后产能近300万吨标准煤,叫停培育20多年的黄姜支柱产业,拒批有环境风险重大项目145个,安置下岗职工6万人,永久性每年减少税收22亿元。

这是厚德载物、同心同德的非凡魄力——

全面清理丹江口库区渔业养殖,拆除库区网箱18.2万只、库汊围网21.9万亩,5万渔民弃渔转产,水产养殖面积从48.3万亩下降到10.8万亩。坚决落实“十年禁渔”,上岸拆解有证渔船1543艘,分类处置“三无”船舶6735艘。

这是凝聚力量、顾全大局的坚定决心——

累计投入260亿元,全力打好“碧水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净土持久战”。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9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73.5%,丹江口水库常年保持Ⅱ类以上的优良水质。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无论是静卧水底的郧阳老城和均州古城,还是远赴他乡的库区移民,亦或是洗脚上岸的转型渔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的文化底色和文化底蕴已根植于十堰人灵魂深处,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精神。(记者 雷勇 段吉雄)

责任编辑: 闻佳慧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