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1月1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在校产教大楼三楼报告厅举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科学院优化调整新闻发布会。该校相关工作负责人集中发布学校学科学院优化调整工作信息,回答媒体记者现场提问。
2024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能力,进一步对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办学优势、彰显学科特色,推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校“三步走”事业高质量发展,科学合理谋划了学科学院优化调整实施路径,通过整合学科资源,保优势、强特色、优结构、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学科生态,实现学院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师生结构“四个结构”优化。经优化调整,学校更名学院4个、新组建学院12个、保留学院5个。调整后,二级学院数量达到21个。
据了解,本次调整坚持“政策、需求、目标、问题”导向,聚焦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升级,锚定“地方性、行业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发挥工科办学基础扎实和汽车行业特色显著的办学优势,将学科和专业发展主动融入汽车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围绕汽车先进材料、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智能网联、智慧服务等全产业链条布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组建汽车智能制造学院、汽车材料学院、智能网联汽车学院、智能汽车现代产业学院、汽车智能装备产业学院、汽车未来技术学院等,进一步凸显了汽车学科特色,形成服务汽车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在发展定位上,该校紧密聚焦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专业特色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不断推动教育链与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持续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在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上展现使命担当。在特色发展上,该校注重提升学科专业与汽车产业的适配与区分度,围绕汽车产业链,构建“大车辆”学科结构体系,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的能力。在内涵建设上,该校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专业的复合性需求,推进产业、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提高学科专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该校将坚持“四个面向”,建好国家战略、汽车产业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同时突出自身发展优势特色,以“四新”建设为引领,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做优特色学科,形成一大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和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持续开展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等工作,将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起来,提高人才培养与汽车产业、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粘黏度和有机耦合,开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符合汽车产业未来产业要求的卓越汽车工程师。强化产学研结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更好服务好汽车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授牌仪式
当日上午,该校还举行了新学院授牌仪式,宣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科学院优化调整方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关于二级学院设置调整的决定》,现场为新学院授牌。(记者 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