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清晨,16岁的高中生小李走进了十堰市人民医院睡眠门诊。他已连续三个月失眠,成绩下滑,与父母频繁争吵,这些症状正是青少年普遍面临的“成长之痛”。睡眠医学科副主任蔡莉莉联合心理治疗师刘俊,共同为他制订了诊疗方案。
市卫健委《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新十项措施》出台后,记者深入市人民医院采访,发现该院的“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颇具特色。
心理门诊:从“隐秘角落”走向“阳光诊疗”
自2019年男科开设生殖健康心理评估门诊以来,市人民医院逐步将心理诊疗服务延伸至全院,形成了“生理-心理”综合诊疗体系。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刘俊及其团队,通过多学科协作、社区联动等创新模式,年均服务超2000人次,成为区域心理健康领域的标杆。
男科疾病患者不仅承受身体不适,还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此,该科成立了生殖健康心理评估门诊,提供男性健康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心理干预服务。此后,该门诊业务扩展至骨科、肿瘤、泌尿等多个专科,针对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问题,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叙事医学、积极心理学等干预手段,有效率已达85%。
该团队创新“三维延伸”服务,并建立“医院-家庭-社区”随访机制。在学校,面向青少年开展学业压力疏导和自我保护教育;在社区组织心理疾病预防讲座;在企事业单位定制职场减压课程。团队现有心理治疗师2名,心理咨询师5名,精神卫生专科护士1人,每年至少开展10场以上心理健康宣讲,该院计划进一步推广“心理体检”标准化流程,并与学校、企业共建心理健康档案。刘俊表示:“心理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维度,我们将持续探索更高效的服务模式。”
睡眠门诊:解码全年龄段的“黑夜危机”
据悉,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是湖北省睡眠研究会十堰睡眠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也是省卫健委备案批准的十堰市首家睡眠医学专科。自2014年8月设立“睡眠门诊”以来,每年诊疗7200余人次。
睡眠障碍现已成为全年龄段的健康“隐形杀手”。从青少年学业压力到职场人群的焦虑失眠,再到老年人的慢性病困扰,市人民医院专业睡眠门诊通过个性化诊疗方案,为不同群体提供精准解决方案。
《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学生群体夜间平均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部分高中生甚至出现入睡困难等症状。中年职场人群的睡眠障碍常与工作压力、情绪焦虑深度绑定。蔡莉莉提醒:“学习压力大、与同学相处等问题引起心理压力和焦虑,出现失眠、厌学等情况,要及时调节自己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如果自己调节无果,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需要就医处理。”她介绍,职场人群需警惕“报复性熬夜”对生物钟的破坏,建议通过运动减压、心理咨询等途径缓解身心负担;老年人的失眠问题常与慢性疾病、孤独感交织,应适度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睡眠医学科目前拥有多导脑电睡眠监测系统(PSG,64导)、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睡眠/觉醒神经功能调控治疗(失眠治疗仪、重复经颅磁刺激、脑电反馈、经颅超声治疗、体感音乐放松系统)等多种手段,不仅能帮助青少年从“熬夜赶作业”到“科学助眠”,也能破解职场人群高压下的“失眠困局”,还能帮助老年群体从“辗转难眠”到“安睡整夜”,真正为不同年龄段人群解决睡眠问题。
据悉,市人民医院已开通网上心理、睡眠问题问诊服务程序,并开展相关直播50余场次,通过案例分析提升公众认知。后期,该院还将举办多场义诊,为市民提供免费心理咨询、睡眠问题筛查等多项服务,将心理、睡眠健康服务深度融入全民健康体系。(记者 赵清 通讯员 阮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