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张湾区花果街道的患者刘某长期留置PICC管道,再加上行动不便,不能到医院进行管道维护。9月22日,他试着通过十堰市太和医院“e”护到家-互联网服务平台,联系到住院时的管床护士,希望上门护理。没想到半小时后,护士就提着医药箱上门来。这让老人家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说“好快!好方便!”
“e”护到家护理上门服务是十堰市太和医院自2022年7月1日开始探索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旨在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不便,打通优质护理资源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该院已为居家患者提供“e护到家”护理服务500余次。
该院护理部常务副主任王娜介绍,“e护到家”护理上门服务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家庭、社区,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建机制、建队伍、抓规范,是落实好这项便民服务的关键。”王娜介绍,医院明确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对象、服务项目,确定了“e护到家”相关责任,建立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机制,成立了“专科护士库”,每年从护理队伍中遴选理论、技能“双优”标兵,成立“e”护到家护理专家团队。目前已建立由38人组成的护理上门服务专家库,专家成员涉及30多个科室。
为确保“互联网+护理 ”上门服务的安全性和规范性,该院护理部建立了护理上门工作制度、风险防范要求、护理操作风险责任告知书等制度,制定了11项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牵头申报了《“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规范》地方标准,获得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立项。(特约记者 梁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