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政办发〔2022〕60号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十堰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
《十堰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12月30日
十堰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 现状问题
1.1 实施范围
1.2 实施年限
1.3 控制单元划分
1.4 水环境质量现状
1.5 水环境问题分析
1.6 “十三五”工作总结
第二章 目标思路
2.1 指导思想
2.2 基本原则
2.3 规划目标
第三章 重点任务
3.1 水污染防治
3.2 生态保护与修复
3.3 环境风险管控
3.4 投资估算
第四章 实施效果分析
4.1 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
4.2 效益分析
附表:十堰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项目表
(一)工业污染防治
(二)城镇污水治理
(三)污泥与垃圾处理
(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五)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六)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七)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八)生态修复与保护
(九)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十)尾矿库综合治理
(十一)应急与监测能力建设
第一章 现状问题
1.1 实施范围
规划范围涉及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汇水范围内的8个县(市、区)107个乡/镇/街办、6个林区、6个技术经济开发区,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房县部分乡镇不在汇水范围内)。
1.2 实施年限
根据《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本实施方案基准年为2020年(部分数据为2019年),规划实施年限为2021年至2025年。
1.3 控制单元划分
根据《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沿用“十三五”规划“水源地安全保障区、水质影响控制区、水源涵养生态建设区”开展规划分区。控制单元划分充分衔接《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技术大纲》中汇水范围划分情况,并按照未达到或未稳定达到水质目标、总氮浓度高、水土流失较重、环境风险较高等为依据,筛选优先控制单元。
根据国家最新划定的重点流域汇水范围,十堰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共划分为20个汇水范围(控制单元)。20个控制单元划分情况见表1-1。
表1-1 十堰市控制单元划分情况一览表
分 区 | 序号 | 控 制 单 元 | 行政区域 | 备注 |
水源地安全保障区 | 1 | Ⅰ-1 丹江口水库坝上中/何家湾控制单元 | 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土关垭镇、习家店镇、蒿坪镇、石鼓镇、凉水河镇、均县镇、丁家营镇、龙山镇;郧阳区:安阳镇、青山镇 | 优先控制单元 |
2 | Ⅰ-2 丹江口水库江北大桥/五龙泉控制单元 | 丹江口市:均州路街道、丹赵路街道、大坝路街道 | 优先控制单元 | |
3 | Ⅰ-3 堵河焦家院控制单元 | 张湾区:黄龙镇 | ||
4 | I-4 官山河孙家湾控制单元 | 丹江口市:官山镇、六里坪镇 | 优先控制单元 | |
5 | Ⅰ-5 汉江陈家坡/东河口控制单元 | 张湾区:方滩乡;郧西县:羊尾镇、涧池乡、河夹镇;郧阳区:五峰乡、柳陂镇、城关镇、谭家湾镇、杨溪铺镇、胡家营镇、鲍峡镇、茶店镇 | ||
6 | Ⅰ-6 剑河剑河口控制单元 | 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 | ||
7 | Ⅰ-7 犟河东湾桥控制单元 | 张湾区:柏林镇、西沟乡 | 优先控制单元 | |
8 | Ⅰ-8 浪河浪河口控制单元 | 丹江口市:盐池河镇、浪河镇 | 优先控制单元 | |
9 | Ⅰ-9 曲远河青曲控制单元 | 郧阳区:青曲镇、大柳乡 | ||
10 | Ⅰ-10 神定河神定河口控制单元 | 张湾区:汉江路街道、红卫街道、车城路街道、花果街道;茅箭区:五堰街道、二堰街道 | 优先控制单元 | |
11 | Ⅰ-11 泗河泗河口控制单元 | 茅箭区:大川镇、鸳鸯乡、茅塔乡、武当路街道 | 优先控制单元 | |
12 | Ⅰ-12 滔河王河电站控制单元 | 郧阳区:南化塘镇、谭山镇、梅铺镇、刘洞镇、白浪镇 | 优先控制单元 | |
13 | Ⅰ-13 淘谷河淘谷河口控制单元 | 郧阳区:白桑关镇 | 优先控制单元 | |
14 | Ⅰ-14 天河口控制单元 | 郧西县:香口乡、土门镇、安家乡、马鞍镇、观音镇、城关镇 | ||
水质影响控制区 | 15 | Ⅱ-1 堵河化口控制单元 | 房县:窑淮镇、门古寺镇、回龙乡;竹山县:双台乡、潘口乡、城关镇、楼台乡、文峰乡 | |
16 | Ⅱ-2 堵河潘口水库坝上控制单元 | 房县:九道乡、上龛乡、中坝乡;竹山县:柳林乡、官渡镇、宝丰镇、麻家渡镇、上庸镇、溢水镇、深河乡;竹溪县:向坝乡、桃源乡 | ||
17 | Ⅱ-3 堵河新洲烂泥湾控制单元 | 竹溪县:丰溪镇、泉溪镇、天宝乡、鄂坪乡、汇湾镇、兵营镇、新洲镇 | ||
18 | Ⅱ-4 黄龙滩水库黄龙1/黄龙2控制单元 | 房县:大木厂镇、姚坪乡;郧阳区:叶大乡 | 优先控制单元 | |
19 | Ⅱ-5 金钱河夹河口控制单元 | 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关防乡、景阳乡、夹河镇、店子镇、六郎乡、上津镇 | ||
20 | Ⅱ-6 竹溪河双岔控制单元 | 竹山县:竹坪乡、大庙乡、秦古镇、擂鼓镇、得胜镇;竹溪县:蒋家堰镇、中峰镇、城关镇、县河镇、龙坝镇、水坪镇 | 优先控制单元 |
1.4 水环境质量现状
“十四五”期间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十堰市共划分为20个控制单元,共设有23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经“十三五”期间对各重点河流的不断治理,水环境状况得到很大改善。2021年十堰市国控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Ⅰ类断面有1个,占4.3%;Ⅱ类断面有17个,占73.9%;Ⅲ类断面有4个,占17.4%;Ⅳ类断面有1个,占4.3%,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95.7%,较2020年上升4.4%。丹江口水库、黄龙滩水库水质均为Ⅱ类。
表1-2 2020-2021十堰市国控地表水类别统计表
年度 | I~Ⅱ类 | III类 | Ⅳ类 | V类 | 劣Ⅴ类 |
2020年 | 19个,82.6% | 2个,8.7% | 2个,8.7% | 0个 | 0个 |
2021年 | 18个,78.3% | 4个,17.4% | 1个,4.3% | 0个 | 0个 |
十堰市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显示,仍有部分河流水质状况不稳定。神定河、泗河、天河、汇湾河及丹江口水库等多个监测断面水质出现反复,部分月份水质不能达标,主要超标因子有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等。为保证库区良好水质,须保证入库河流水质满足要求,因此需进一步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巩固“十三五”水环境治理成果。
1.5 水环境问题分析
“十三五”规划实施期间,环境治理力度前所未有,规划进程加速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环境需求相比,和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部分河流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神定河、泗河、官山河、浪河、马栏河等部分河流水质不稳定,部分月份存在水质不达标;泗河、官山河等河流汛期污染强度较高。
环境风险不容忽视。有毒有害物质和新型污染物监测能力不足,神定河、泗河、官山河等入库支流回水区秋季易发生水华,剑河回水区、浪河回水区藻密度较高。水源区内采选矿企业及尾矿库数量居高不下,316国道等路段危险化学品运输量大,威胁部分入库支流水质。
局部地区生态恢复缓慢。库区仍有1.9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标准偏低,难以满足库区人民对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优良生态环境的需要,治理成效有待进一步巩固提升。汉江及其主要支流生态用水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引汉济渭等跨流域调水加剧生态流量保障压力,水源区洄游鱼类种类减少。
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水源区部分贫困地区刚刚脱贫摘帽,经济实力薄弱,财政增收困难,水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部分市县增长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的有效途径。
1.6 “十三五”工作总结
1.6.1 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①水质目标:到2020年,丹江口水库和汉江干流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所有入库河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
完成情况:2016-2019年,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已有106项达到了国家I类水质标准。地表水断面达标率由2015年的82.4%上升为2019年的97.1%;35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的断面33个占94.3%,其中:Ⅰ类断面5个,Ⅱ类断面27个,Ⅲ类断面1个。
②水源涵养目标:到2020年,水土流失累计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水源区新增治理区林草覆盖率提高5%,土壤侵蚀量逐年减少,水源涵养量逐年增加。
完成情况:全市“十三五”期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5.98km2,完成土坎坡改梯750.55公顷,石坎坡改梯666.88公顷,截排水沟148.52km,蓄水池295口,沉砂池714口,道路130.16km,拦砂坝26座,挡墙1.55km,河滨带生态治理7.85km,保土耕作3376.18公顷,水保林84.32公顷,经果林1562.22公顷,水土保持种草44.49公顷,封禁27113.17公顷,网围栏24.52km。总投资20620.15万元(中央投资16852万元)。
其中,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3条,完成截排水沟6.91km,沉砂池11口,田间道路6.7km,拦砂坝9座,挡土墙0.1km,河滨带生态治理3.59km,保土耕作737.11公顷,水保林61.78公顷,经果林125.9公顷,封禁3682.45公顷,围栏网2.15km,标示牌40个,垃圾收集站20处,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07km2,总投资1400万元。
③供水安全目标。实现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满足中线工程调水长期安全运行要求。
完成情况:在全市县级以上水源保护区建设物理隔离围网、标志牌,共完成围网建设35km,建设防撞护栏20km,设置一、二级保护区标志牌、交通警示牌、水源地保护宣传牌85块,实现规范化建设,同时建立了水源地环境保护部门协调管理机制。购置大型监测仪器设备,市地表水水质监测能力增加到109项;建成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共18座,购置了2台水质自动应急监测车,
建成18个水质自动微站,安装401套高清视频探头,建设12套云视讯会议系统,建成一个数据中心、两大感知系统、三大门户网站和五大应用系统。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满足中线工程调水长期安全运行要求。
1.6.2 规划任务完成情况
Ⅰ 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十三五”期间,围绕3个规划目标,共计规划了15大类212个子项目,规划总投资561615万元。实际实施了166个子项目,完成总投资575863.82万元。其中十堰市水污染防治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66个,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预算内投资及地方财政建设资金在内总投资245144万元。以十堰市水污染防治中央预算投资项目为引导,十堰市通过水资源保护资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天然林保护、林业改革发展等其它专项资金、地方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等各种资金渠道完成了规划中的100个项目,总投资330720万元。
表1-3 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任务完成情况
序号 | 任务类别 | 任务名称 | 建 设 任 务 | 项目数量 | 投资 (万元) | 实际实施数量 | 实际投资 (万元) |
1 | 强化水 污染防治 | 工业污染治理 | 实施工业污染防治项目5处 | 5 | 10870 | 1 | 3000 |
2 | 城镇生活污水治理 | 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新增城镇污水处理155900t/d,提标升级151800t/d,新建管网446.89km | 19 | 115168 | 34 | 144423 | |
3 |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 | 实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垃圾填埋场7座,垃圾中转站3座,垃圾收集站51座 | 29 | 25370 | 18 | 44951 | |
4 | 养殖污染防治 | 实施规模化养殖废水处理工程,总处理规模55万头 | 10 | 25500 | 7 | 38500 | |
5 | 农村环境整治 | 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共计385个村 | 15 | 40000 | 15 | 98170 | |
6 | 生态清洁小流域 |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369.82km2 | 30 | 37102 | 12 | 7312 | |
7 | 生态循环农业 | 实施生态循环农业与面源污染治理试点建设工程,覆盖流域面积45km2以上 | 14 | 46000 | 6 | 18000 | |
8 | 河道水环境整治 | 实施河道水环境整治工程,共计9个控制单元 | 23 | 102160 | 14 | 90609 | |
9 | 水源涵养与生态建设 |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28.17km2,生态修复528.94km2 | 32 | 60676 | 11 | 44197 |
10 | 退耕还林还草 |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24万亩 | 8 | 3584 | 8 | 23741 | |
11 | 天然林保护 |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602.7万公顷 | 15 | 46875 | 29 | 23295 | |
12 | 石漠化治理 | 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58.82万公顷 | 4 | 14400 | 6 | 6000 | |
13 | 保障供水 安全 | 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 实施丹江口市南水北调中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设施建设工程、湖北省库区港口防污和监测设施建设工程、丹江口市、郧阳区保护区内重点污染风险在线监测设施建设工程、湖北省丹江口库区滤食性鱼类增殖放流站建设工程4个 | 4 | 15760 | 2 | 2300 |
14 | 监测和应急能力建设 | 实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湖北省境内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工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十堰市监测和应急中心能力建设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工程3个 | 3 | 3150 | 2 | 15300 | |
15 | 尾矿库综合治理 | 丹江口市尾矿库生态修复与治理:对大沟林区、土关垭镇、习家店镇等镇区尾矿库综合治理 | 1 | 15000 | 1 | 19066 | |
合 计 | 212 | 561615 | 166 | 575864 |
Ⅱ 项目实施完成情况
①精准施策,强化水污染防治
“十三五”期间,主要针对工业污染治理、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养殖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循环农业、河道水环境整治等8个方面规划了145个项目,总投资40.217亿元,实际实施了107个项目,总投资约45.379亿元。
工业污染治理:在全市5区、15个工业园(集聚区)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制度,张湾工业新区、郧阳经济开发区和丹江口市水都工业园等3个沿江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已全部建成试运行。规划建设电镀工业园,将全市33个电镀企业统一入园管理,实现了电镀污水集中处理、集中监管、达标排放。
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十三五”期间共计实施了34个城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分布在十堰各个县市区,总计新增城镇污水处理140700 m³/d,提标升级改造291600m³/d,新建管网499.427km。顺利完成规划任务。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十三五”期间实施了18个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新增垃圾渗滤液处理规模874t/d,垃圾填埋库容530.41万m³,新增库容防渗系统及垃圾收运设施规模97t/d,超额完成了规划投资任务。
养殖污染防治:2018年、2019年、2020年十堰市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场设施设备配套率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通过划定三区,关迁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188家,全面优化畜禽产业布局,支持本地480家养殖企业完成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设完善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设施设备,全面推进实施粪肥资源化利用。
农村环境整治:“十三五”期间根据实际专项资金申请情况共计规划整治1416个村庄。截至目前以整县推进的方式在全市10个县市区1353个村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覆盖率达83.7%。
生态清洁小流域:
“十三五”期间,十堰市通过水利发展资金,主要完成清洁小流域治理46.07km2,工程涉及竹山县、竹溪县等地区共计3个项目。
生态循环农业:投资1.8亿元在郧阳区、丹江口市、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开展试点,建设生态沟渠、拦截带、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设施,畜禽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有效回收处理,农业废弃物回收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效益明显改善。
河道水环境整治:“十三五”期间围绕河道水环境整治共计开展了14个项目,新建污水处理设施51600 t/d;新增污水管网215.5km;污染底泥清除1765960m³;生态护岸护坡70.11km;增加垃圾收运设施规模108.5t/d;湿地建设0.814km2。
②立足全局,提升水源涵养量
“十三五”期间主要针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4个方面规划了59个项目,规划总投资12.55亿元,实际实施了54个子项目,总投资约9.72亿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35.96km2,工程涉及丹江口市、房县、郧西县、郧阳区、竹山县、竹溪县、茅箭区等地区。
“十三五”期间,十堰市完成退耕还林总面积27.98万亩,工程范围涉及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茅箭区等7个县市区。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森林抚育3个方面完成362.18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工程涉及牛头山林场、黄龙林场以及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郧西县、竹溪县、房县、郧阳区、茅箭区、张湾区等县市区。在丹江口市、郧西县、竹溪县、房县等地区在内共计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58.82万公顷,实现了当地水源涵养量的稳步提升。
③从根本出发,保障供水安全
“十三五”期间主要针对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监测和应急能力建设、尾矿库综合治理等3个方面,规划了8个项目,规划总投资3.39亿元。实际实施了5个项目,总投资约3.67亿元,顺利完成了规划投资任务。
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坚持按照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和“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开展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及建设,全面排查整治饮用水保护区内环境问题,不断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力度。在全市县级以上水源保护区建设物理隔离围网、标志牌,共完成围网建设35km,建设防撞护栏20km,设置一、二级保护区标志牌、交通警示牌、水源地保护宣传牌85块。
监测和应急能力建设:购置大型监测仪器设备,提升监测能力水平,市地表水水质监测能力增加到109项;建成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共18座;建设完成了环境信息感知准确、信息基础支撑安全、信息资源开发合理、决策支持科学有效的十堰市智慧环保项目。
尾矿库综合治理: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全市闭(销)尾矿库72座,治理3座,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第二章 目标思路
2.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放在压倒性位置,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加大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系统修复、水土保持工作力度,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的水安全基础。
2.2 基本原则
坚持水质为要、治污先行。统筹水资源节约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域陆域污染协同治理,深入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高生物多样性,统筹防灾减灾,全面全方位推动生态保护修复。
坚持空间管控、分区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留足生态缓冲空间,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强度,科学划定流域控制单元,有效实施分区分类管控,加快构建约束和激励并举、保护和治理并重的生态治理体系。
坚持绿色发展、改善民生。进一步优化水源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向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集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若干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2.3 规划目标
到2025年,水源区水环境质量、水源涵养能力达到规划目标要求,水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发展与水源保护更加协调。
——总体水质进一步改善。省辖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稳定达到II类目标,库区总氮浓度不劣于现状水平;直接汇入丹江口水库的各主要支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91.7%;以泗河、天河流域为重点,推进点源和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打造流域总氮控制示范试点。
——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强。加大湿地资源保护与修复力度,大力种植水源涵养林,水源区新增治理区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到2025年,水土流失累计治理程度达到75%以上,水源区新增治理区林草覆盖率提高5%,土壤侵蚀量逐年减少,水源涵养量逐年增加。
——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省辖库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全面实现,有效防范尾矿库、交通流动源等水环境风险,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应急能力满足中线工程调水长期安全运行要求。
第三章 重点任务
3.1 水污染防治
3.1.1 工业污染治理
(1)严格控制环境准入。开展排污口排查监测,在堵河、汉江等重点河流沿线禁止设置排污口,依法取缔设置不合理或未得到批准的入河入库排污口,加强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全市工业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排污口达标排放率达到100%。
(2)依法提高企业排污管理。加强全市基于地表水水质达标的容量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管理,对于重点污染企业要求强化生产废水内部处理工艺,提升排放标准,积极推进全市排污许可证核发和证后监管工作,全面推行排污许可管理,全市工业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率达到100%。
(3)加强监测和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环境风险企业事故应急池、应急装备等应急措施建设,全市化工园区风险应急设施配置率达到100%。
3.1.2 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1)完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根据国家和湖北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结合城市道路新建和老旧小区改造,稳步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逐步解决雨污混接、混排的问题。以老城区管网改造为重点,对老旧管道破损、堵塞等问题进行全面治理。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对各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进行补建、改建、延伸,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城镇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分散无序接放的特点,结合城镇污水处理规划,考虑将近县城区及近集镇区农村生活污水就近纳入城区/集镇污水管网。
(2)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对各县(市、区)现有管网进行排查,全面抓好新城区雨污分流设施建设和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建设,对老旧管道破损、堵塞等问题进行全面治理,定期清掏建成区雨水管道垃圾和杂物,严禁沿街商铺将泔水、垃圾倾倒进入雨水管网;加强城市面源初期雨水收集、调蓄和处理。结合现有城市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建设初期雨水调蓄和处理设施,接纳城市初期雨水,在环城水系和湿地处理系统内布置曝气增氧设施,合理种植水生植物,提高污染物净化效率,实现初期雨水循环净化,降低河湖汛期水质波动风险。
(3)污水处理厂扩容提升。目前,神定河污水处理厂、泗河污水处理厂、丹江口市城区污水处理厂等厂区已接近满负荷运行,需扩容建设。受污水收集空间范围约束,不适合原地扩容或原地没有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地区,选择适宜场地新建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按照设计标准,所有扩建、新建污水厂要保障外排水满足接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要求。
3.1.3 污泥与垃圾处理
十堰是典型鄂西北山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起步较晚,加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以及市民群众环境意识越来越高,加快生活垃圾终端处置设施建设,处理方式从上世纪的简易填埋,到“十一五”期间的无害化卫生填埋,再到目前的焚烧处理(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区垃圾末端处理不断在提升当中,但无害化处理终端设施还是存在项目建设落地难、数量少、管理水平较弱等问题。
(1)完善城镇生活垃圾收集与转运系统。探索适合各乡镇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鼓励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统一集中布设垃圾中转及收集设施,实现对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理。
(2)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处理。为解决十堰城区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无害化消纳处置的难题,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落实运行情况,为认真做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作为重点工作,因地制宜建设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处置设施,减少分散处理设施数量,提高单个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建立分类收集与回收网络体系,建立完善的垃圾回收利用体系,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3.1.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遵循绿色种养循环理念,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有机肥代替化肥,源头控制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通过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创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样板,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治理模式。
3.1.5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需要因地制宜,应选择适宜当地养殖污染情况的治理模式。严格“三区”(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分,全面实行以地定畜、以种定养、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农牧循环的发展模式,科学确定畜禽养殖品种、规模。推广生态种养治污模式,实现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
3.2 生态保护与修复
3.2.1 生态保护与修复
根据河湖湿地受损情况,采取不同湿地恢复与建设措施。以保护性开发思路,充分挖掘湿地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协调、发挥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在保证湿地维护的前提下,争取结合地方自然资源、人文特色,借鉴优秀案例,探究切实可行的湿地建设生态服务价值提升方案。按照水体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合理划定河湖生态缓冲带,减少来农业区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河道,美化河流生态景观,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改善了人居环境的同时,促进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协调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按照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提出水生生物完整性恢复相关措施。
以控制入库支流氮磷为重点,重点整治神定河、浪河等水质不稳定达标河段,有效降低污染负荷。以神定河神定河口控制单元、泗河泗河口控制单元、浪河浪河口控制单元、丹江口水库坝上中/何家湾控制单元、丹江口水库江北大桥/五龙泉控制单元、犟河东湾桥控制单元、黄龙滩水库黄龙1/黄龙2控制单元等7个总氮总磷控制类优先控制单元为重点,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严控城镇生活污染物进入水体,并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污染物溯源治理。“十四五”期间,实施总氮总磷污染控制项目6个,保证库区总氮总磷浓度不劣于现状水平。
3.2.2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按照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的防治要求,全面加强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实现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在人口相对集中、坡耕地较多、植被覆盖率低的区域,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采取营造水土保持林、坡改梯及配套坡面水系工程,发展特色经济林果、封育保护、沟道防护、溪沟和塘堰整治等措施,以4个水土流失治理类优先控制单元为重点,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3.2.3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河道在生态系统中属重要组成,具备调蓄水源、排涝防洪、农田灌溉等功能,部分河道还具备纳污效果。“十四五”期间,采取河道清淤、河道生态修复、截污引流、水质监测等措施,以提高河道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打造完善的“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因地制宜的进行综合治理,在综合治理过程中掌握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治理思路,最终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为实现流域经济和生态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洪治涝安全保障、整治流域水体污染、改善城市生态景观面貌,达到水清、路畅、岸绿、景美的城市水生态景观不断努力。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下游、河流入湖(库)口、支流入干流等流域关键节点,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等生态设施,对达标尾水和微污染河水进一步净化改善,拦截净化入河污染物。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和水生生物关键洄游通道研究,推进水生生物洄游通道修复工程、产卵场修复工程和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3.3 环境风险管控
3.3.1 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规范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标识设置和隔离防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标立界,一、二级水源保护地设置隔离防护网或生态隔离带,标志保护区范围,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道路警示牌,警示车辆或行人谨慎驾驶或谨慎行为。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工业固废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加快推进准保护区内高风险污染源搬迁或关停,现有污染源执行最严格排放标准,对于废弃物不能全部资源化利用或有效处置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一律关停。
加强丹江口水库消落区的管理,对大坝加高新增淹没范围的消落区进行监管,严防消落区污染。加强消落区生态修复工作,形成阻隔库周直接污染的生态隔离带。
加强保护水源的监督监测工作,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测能力建设,拓宽监测领域,强化监测深度,完善监督手段,建立监督制度,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确保保护区内水质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
加强丹江口库区水产养殖污染风险管控。库区全面禁止投饵网箱养殖,全面完成重点水域的退捕工作。积极发展生态增养殖,在限养区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引入有良好经营管理经验的市场主体,放养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实现以渔控草、以渔控藻、以渔净水。
3.3.2 切实做好水源区水华防控
根据水生态环境保护需求,设置总磷、总氮等总量控制因子,因地制宜加强总磷、总氮排放控制。开展库区范围内水华风险防控、生态调控机理研究以及水华处理关键技术及应急机制的研究。加强神定河、泗河、官山河、剑河、浪河等支流回水区和丹江口水库库湾区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重点开展以藻类指标为主的水华风险监测,划定中高低风险区。在总氮浓度较高的水华高风险区加密布点,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加强水华监测,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模型模拟技术和大数据模型进行形势研判,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有针对性地做好藻类拦截打捞和无害化处置工作,减轻水华灾害影响。
3.3.3 尾矿库综合治理
加强尾矿库源头管控。落实有主尾矿库风险防范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落实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防止尾矿库坍塌、泄露等突发环境事件产生。加强汛期尾矿库安全监管,督促各县市区政府落实尾矿库“五人包保”和闭库管理制度、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强化在建闭库工程监管。
加强尾矿库的日常监管与整治,对于无主矿库和对隐患突出又未能有效整改的矿库,要依法实行停产整治或予以关闭,严格将尾矿库数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加强环境应急准备,对于伴生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可能给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带来严重威胁的尾矿库,应建在线监测系统并与行业主管部门联网,进行实时监测,启动三级防控体系,在尾矿库下游河道支流设计并建造拦截吸附坝基础工程等。
3.3.4 应急和监测能力建设
优化部门和地方现有的监测资源,补充完善水土保持、水环境、水文水资源等方面的监测能力;健全湖北十堰一体化监测应急处置中心信息系统;开展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编制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急指挥和科学决策水平,及时响应和处置水污染突发事件,保障工程调度运行需要,确保供水安全。
建设措施主要由监测能力建设以及应急能力建设两部分组成,其中监测能力建设包括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湖北省境内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应急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十堰市监测和应急中心能力建设和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3.4 投资估算
本次规划共安排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污泥与垃圾处理、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尾矿库综合治理、应急与监测能力建设等不同类型项目197个,总投资170.01亿元。按项目类型区分详细信息见3-1,按县区划分详细信息见3-2。
表3-1 项目类型汇总表
序号 | 项目细类 | 数 量 | 投资(万元) |
1 | 工业污染治理 | 7 | 52529 |
2 | 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 50 | 520832 |
3 |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 50 | 458016 |
4 | 污泥与垃圾处理 | 20 | 181992 |
5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 4 | 18066 |
6 |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10 | 76234 |
7 |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19 | 101497 |
8 | 生态修复与保护 | 16 | 197534 |
9 | 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 8 | 44362 |
10 | 尾矿库综合治理 | 3 | 17000 |
11 | 应急与监测能力建设 | 10 | 31991 |
合 计 | 197 | 1700053 |
表3-2 按区县分类项目汇总表
区县 | 项目类型 | 项 目 数 量 | 投资额(万元) |
茅箭区 | 工业污水治理 | 2 | 30500 |
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 4 | 32100 | |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 4 | 32610 |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 1 | 3000 | |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1 | 3500 | |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1 | 2298 | |
尾矿库综合治理 | 1 | 11500 | |
应急与监测能力建设 | 1 | 1891 | |
合计 | 15 | 117399 | |
郧阳区 | 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 4 | 65901 |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 3 | 26395 | |
污泥与垃圾处理 | 3 | 29320 | |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1 | 20000 | |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3 | 17282 | |
生态修复与保护 | 2 | 10000 | |
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 1 | 1529 | |
尾矿库综合治理 | 1 | 3500 | |
应急与监测能力建设 | 1 | 1000 | |
合计 | 19 | 174927 | |
张湾区 | 工业污水治理 | 1 | 7629 |
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 12 | 124215 | |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 7 | 29426 | |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1 | 4500 | |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2 | 6328 | |
生态修复与保护 | 1 | 2094 | |
应急与监测能力建设 | 1 | 10000 | |
合计 | 25 | 184192 | |
郧西县 | 工业污水治理 | 2 | 1900 |
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 3 | 23300 | |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 9 | 50021 | |
污泥与垃圾处理 | 2 | 16912 |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 1 | 10066 | |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1 | 5634 | |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2 | 22263 | |
生态修复与保护 | 3 | 25907 | |
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 1 | 12000 | |
尾矿库综合治理 | 1 | 2000 | |
应急与监测能力建设 | 1 | 1200 | |
合计 | 26 | 171203 | |
竹溪县 | 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 4 | 25730 |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 4 | 215000 | |
污泥与垃圾处理 | 3 | 34040 | |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1 | 6000 | |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3 | 8000 | |
生态修复与保护 | 1 | 13650 | |
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 1 | 2800 | |
合计 | 17 | 305220 | |
竹山县 | 工业污水治理 | 2 | 12500 |
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 7 | 63806 | |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 8 | 41871 | |
污泥与垃圾处理 | 4 | 27493 | |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1 | 12000 | |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2 | 7180 | |
生态修复与保护 | 2 | 24783 | |
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 2 | 22000 | |
合计 | 28 | 211633 | |
房县 | 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 1 | 2000 |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 7 | 19000 | |
污泥与垃圾处理 | 5 | 38377 | |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1 | 6600 | |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4 | 9346 | |
生态修复与保护 | 2 | 15000 | |
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 1 | 106 | |
合计 | 21 | 90429 | |
丹江口市 | 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 3 | 47200 |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 3 | 21200 | |
污泥与垃圾处理 | 1 | 32000 | |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1 | 15000 | |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2 | 28800 | |
生态修复与保护 | 4 | 104100 | |
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 1 | 5000 | |
应急与监测能力建设 | 1 | 4000 | |
合计 | 16 | 257300 | |
武当山特区 | 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 1 | 6361 |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 3 | 14918 | |
污泥与垃圾处理 | 2 | 3850 | |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1 | 2000 | |
合计 | 7 | 27129 |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 2 | 12511 |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 2 | 7575 | |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1 | 1000 | |
生态修复与保护 | 1 | 2000 | |
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 1 | 927 | |
合计 | 7 | 24013 | |
十堰市 | 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 9 | 117708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 2 | 5000 | |
应急与监测能力建设 | 5 | 13900 | |
合计 | 16 | 136608 |
第四章 实施效果分析
4.1 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
在持续改善丹江口库区现有水环境的基础上,对污染水体进行治理。通过水污染治理工程措施的实施,可实现流域污染物削减,另外,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等实施后河道自净能力增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流域水体的水环境承载能力。
4.2 效益分析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切实加强库区乃至整个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防治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对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更好地发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丹江口市水库水源区防治水土流失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防治工程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水土流失的治理速度,目前仍有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还很艰巨。本规划将主要就水土流失治理目标及可达性实施效益进行分析,按照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的防治要求,进一步加强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以水土流失治理优先控制单元为重点,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并进行实施效益分析。
4.2.1 环境减排效益
(1)通过对涉水工业企业及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促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重点企业提标排放;增加污染物削减能力。
(2)城镇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能力提高,县级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由一级A提升至地表水Ⅳ类标准,乡镇级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由一级B提升至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率十堰城区污水管网收集率处理率提高到96%以上,县城污水管网收集率处理率提高到90%以上,乡镇污水管网收集率处理率提高到70%以上;针对总氮控制类优先控制单元,实施氮磷污染控制项目,保证库区总氮总磷浓度不劣于现状水平。
(3)新建垃圾和污泥处理项目21项,基本实现垃圾和污泥的资源化、无害化,减少二次污染和突发性污染事件风险。
(4)通过规模化养殖废水处理项目、河道水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实施,增加污染物削减能力。
(5)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水土流失治理等项目的实施,增加污染物削减能力。
4.2.2 生态建设效益
通过开展库周及城区河段深化生态建设,修复库周河口生态,减轻库周污染。
4.2.3 风险防范效益
通过实施丹江口水库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好水源区水华防控,开展尾矿库等重点风险源整治、水质监测应急能力建设,构建跨部门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互联互通和应急管理平台,有效降低水源地突发性污染风险,提高应急能力,提升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附表
十堰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项目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 设 内 容 | 责任单位 | 投资(万元) |
(一)工业污染防治 | ||||
1 | 十堰工业新区排水提质增效项目 | 整治污水排口,修复污水管网,整修增设排水边沟,同时改造新建污水检查井、化粪池等附属设施。 | 张湾区政府 | 7629 |
2 | 普林工业园污水管网建设工程 | 污水管网基槽开挖、管道敷设、检查井,土方回填,修复破损堵塞等。 | 茅箭区政府 | 500 |
3 | 泗河流域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项目 | 本项目总投资3亿元,对东城开发区六大工业园区内的雨水管网、净下水管网、浓污水管网和轻污水管网进行扩建。扩建污水收集主管网46.7km、污水收集支管网32.6km;扩建雨污合流管网20.35km;扩建提升检查井120座,污水提升泵站6座。 | 茅箭区政府 | 30000 |
4 | 竹山县钡盐循环经济产业园废水回收循环利用项目 | 对硫酸钡生产废水进行回收循环利用,铺设污水管网5km,沉水池一座,回水泵站一座。 | 竹山县政府 | 2500 |
5 | 竹山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 | 分别在溢水、擂鼓工业园区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日处理污水1500t,铺设污水管网20km,在通剂沟、邓坪、城北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卫浴产业园新建污水管网30km。 | 竹山县政府 | 10000 |
6 | 郧西县土门镇小微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 新建日处理600t工业污水处理厂一座,拟铺设污水管网10km。 | 郧西县政府 | 1000 |
7 | 郧西县河夹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 在河夹镇工业园区内新建日处理600t工业污水处理厂一座,拟铺设污水管网10km。 | 郧西县政府 | 900 |
(二)城镇污水治理 | ||||
1 | 十堰市张湾区污水收集系统修复及管网延伸工程 | 建设污水干支管网50km,建散水雨水边沟5000m,新建雨水井320座,化粪池140座等附属设施。 | 张湾区政府 | 21000 |
2 | 十堰市犟河流域(西城开发区-黄龙段)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工程 | 检测修复问题管段9.8km,新建污水管道45.8km,明渠清淤780立方米,明渠修葺900m2,配套建设雨水井72座。 | 张湾区政府 | 4715 |
3 | 神定河流域岩洞沟、吕家沟片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工程(EPC) | 居民小区雨污分流,埋设污水管道,整修增设排水边沟。 | 张湾区政府 | 8312 |
4 | 十堰市犟河流域(花果街道段)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工程 | 检测修复问题管段24.6km,修复检查井93个;新建各级污水管道41.79km,实施明渠清淤1500m³,明渠修葺1500㎡,雨水井61座,雨水管1.5km,建设排水管道运行监测感知体系及网络传输系统1套。 | 张湾区政府 | 5600 |
5 | 犟河流域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脱氮除磷提标改造项目 | 采用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对西部污水处理厂、西部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净化工程进行深度脱氮,出水总氮控制在5mg/L以内。 | 张湾区政府 | 7200 |
6 | 神定河流域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脱氮除磷提标改造项目 | 采用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对神定河流域各污水处理厂/水质净化厂尾水进行深度脱氮,出水总氮控制在5mg/L以内。 | 张湾区政府 | 27538 |
7 | 张湾区河道沿线污水及排水管网项目 | 实施马家沟片区、汉江路沿线、红卫河沿线、小田沟周边、火箭路沿线、高铁站片区等雨污分流工程,埋设雨污管网,改造新建污水检查井、化粪池等附属设施。 | 张湾区政府 | 18000 |
8 | 张湾区西沟乡扶贫安置点污水治理项目 | 53个精准扶贫易迁安置点及周边居住区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 | 张湾区政府 | 3000 |
9 | 神定河流域刘家村片区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工程 | 埋设污水管主干管4.8km,污水支管18.1km,河道硬化3500m2,修建枯水河槽约3.7km,修建污水井560座,修复新建排水边沟约6.5km。 | 张湾区政府 | 5749 |
10 | 十堰市神定河流域茶树沟片区污水系统修复及管网延伸工程 | 新建污水管主干管网5.5km,污水支管网44.5km,整修增设排水边沟36.2km,开展河道清淤12400m³,排水边沟修复7800m,盖板边沟5300m,雨水边沟、散水15400m,D400混凝土雨水管4900m,雨水井196座等。 | 张湾区政府 | 10219 |
11 | 神定河污水处理厂至神定河水质净化工程(B区)污水管网复线工程 | 管网复线工程建设长度1.7km,并行3根管径为DN1000管道,沿线配套污水收集井、闸阀井、封闭式检查井、排泥井等附属设施。其中:2条为溢流污水收集管道,收集神定河污水处理厂上游溢流口高峰溢流污水,分别输送至神定河水质净化工程B区中的污水处理厂和神定河水质净化工程A区;另1条为“五改污”出水专用管道、将神定河污水处理厂上游“五改污”工程一级B出水,输送至神定河水质净化工程B区中的人工快渗厂。 | 张湾区政府 | 3786 |
12 | 茅箭区泗河流域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 新建污水收集管网22.6km,40吨一体化处理设施3座,10吨一体化处理设施12座,5吨一体化处理设施62座(含公厕),0.5吨户用庭院式人工湿地410座,污水处理总规模513.6t/d。 | 茅箭区政府 | 6000 |
13 | 泗河流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 采用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泗河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脱氮,出水总氮控制在5mg/L以内。 | 茅箭区政府 | 12600 |
14 | 茅箭区百二河上游干流生活污水收集治理项目 | 建设污水管网11km。 | 茅箭区政府 | 3500 |
15 | 茅箭区泗河流域马家河污水管网改造工程 | 对泗河流域下游马家河赛武当广场至普林桥段8359m污水主管道进行更换。新建污水主管道8359m,污水支管道576m,通气管道2520m,三通型污水检查井126座等。对马家河回船沟口至污水处理厂段及茅塔河茅箭段主管道更换,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DN1200污水主管道930m、DN1500污水主管道2900m、DN1800污水主管道1200m及配套检查井。 | 茅箭区政府 | 10000 |
16 | 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 | 新建地下式污水处理厂1座,建设规模为近期4万m³/d、远期6万m³/d,DN630压力污水管道3km、污水收集管道8.8km;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TN(总氮)达到一级A标准。 | 郧阳区政府 | 41689 |
17 | 十堰市郧阳区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完善工程 | 对各乡镇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补建、改建、延伸,建设污水管网约120km。 | 郧阳区政府 | 12000 |
18 | 十堰市郧阳区165个精准扶贫安置点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 郧阳区165个精准扶贫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系统。 | 郧阳区政府 | 5012 |
19 | 南化塘镇雨污分流改造项目 | 建设内容包括雨污水主管增设、雨污水靠墙井增设、破损管道井盖及检查井修复、雨污水重新接管(雨污分流)、绿化及混凝土路面修复、围墙锈蚀栏杆修复、雨水排河口处理。 | 郧阳区政府 | 7200 |
20 | 郧西县汉江流域乡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 | 对河夹、涧池、马安、湖北口、关防5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扩建规模合计2700m³/d;观音镇、土门镇等1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辐射,延伸污水管网90km;观音镇、土门镇等15座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老旧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拟改造管网90km。 | 郧西县政府 | 21200 |
21 | 郧西县夹河镇污水处理厂避险搬迁工程 | 新建日处理1000t生活污水处理厂一座,拟铺设污水管网10km。 | 郧西县政府 | 1200 |
22 | 郧西县上津镇伍峪坪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 新建日处理600t生活污水处理厂一座,拟铺设污水管网10km。 | 郧西县政府 | 900 |
23 | 竹溪县城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项目 | 改建2座氧化沟池(即A2/O);新建1座后缺氧池+后好氧池(A/O);改建1座气浮池(即中间水池);拆除原有的车库并新建车库1座;新建1座曝气生物滤池及整个厂区的管道、电气自控等配套设施。 | 竹溪县政府 | 8160 |
24 | 竹溪县城区污水补短板项目 | 对城区原有污水管网进行改造、新建污水主管网35km,污水支线管网20km。 | 竹溪县政府 | 7350 |
25 | 竹溪县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延伸工程 | 在县河镇、丰溪镇等11个乡镇新增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县河镇、丰溪镇、泉溪镇、新洲乡、兵营镇、龙坝镇、汇湾乡、天宝乡、桃源乡、向坝乡、水坪镇)。 | 竹溪县政府 | 8820 |
26 | 竹溪县城污水应急一体化处理项目 | 新建污水应急处理厂一座,规模5000m³/d。 | 竹溪县政府 | 1400 |
27 | 丹江口市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改造工程 | 改扩建污水收集主支管网120km,新建雨污分流管网60km,改扩建污水提升泵站10座,配套建设化粪池、检查井等。 | 丹江口市政府 | 25000 |
28 | 丹江口市大沟林区等三座林区污水处理厂 | 新建林区污水处理厂3座,处理总规模1100m³/d,配套污水收集管网14.4km;其中牛河林业开发管理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500m³/d,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5km;白杨坪林业开发管理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300m³/d,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4.6km;大沟林业开发管理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300m³/d,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4.8km。 | 丹江口市政府 | 2200 |
29 |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等1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延伸工程 | 新建污水收集管网200km。其中:习家店镇15km,蒿坪镇5km、石鼓镇7km、凉水河镇5km、土关垭镇5km、浪河镇10km,盐池河镇3km、官山镇5km、丁家营镇10km、龙山镇10km、六里坪镇15km、均县镇10km。 | 丹江口市政府 | 20000 |
30 | 武当山城区排水管网设施 | 改造雨污水管网15.89km,修复雨水井942个,检查井60个;剑河沿河(南北)路管网修复4550m进行修复;城区易涝点增设排涝管网920m。 | 武当山特区管委会 | 6361 |
31 | 东部新区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项目 | 新建一座日处理3000m³综合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新建污水管网30km,辐射污水处理面积约5000亩,主要处理新经济产业园周边产业园集聚区综合污水,设计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一级A类标准。 | 十堰经济技术 开发区管委会 | 8950 |
32 | 青岩洞沟片区治理工程(一期) | 龙门五路道路新建雨污管网工程、光明小区雨污管网改造工程、青岩洞主沟清淤疏浚工程、夹皮沟雨水管网改造工程、50厂片区雨污管网改造工程。 | 十堰经济技术 开发区管委会 | 3561 |
33 | 竹山县城区污水系统改造及新建项目 | 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对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共计47.8km;建设4座泵站。改造城西水厂至车站路口污水管网直径600,共计4km,潘口片区污水管网改造3.5km,直径600;幸福家园至堵河三桥污水管网改造建设7km,直径600;明清殡仪馆至民兵训练基地污水管网改造直径600,全长6km,走马岗大桥至三桥口污水管网改造5km,管道直径400;东门片区(施洋路至竹山宾馆、白马至千福上庸城)直径600,全长7km;新建土塘片区至城关污水处理厂污水主支管网4.5km,直径400,泵站2座;改建霍河桥口至堵河大桥主支污水管网6km,直径800,泵站2座;改造县科技馆至西关大市场污水管网4.8km,直径400。 | 竹山县政府 | 12981 |
34 | 竹山县易地扶贫安置点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新建公祖、梁家、长坪、矛塔、楼台、峪口、擂鼓污水处理厂7座,日处理污水1400t,新建管网80km,污水处理系统、生活区及配套设施。 | 竹山县政府 | 8000 |
35 | 竹山县污水收集系统修复及管网延伸工程 | 主要建设内容涉及7个乡包括污水收集系统修复和管网延伸。其中深河乡新建污水管网3629m;大庙乡新建污水管网2133m,改造污水管网756m;竹坪乡新建污水管网2037m,改造污水管网2350m;文峰乡新建污水管网386m,改造污水管网1200m;双台乡新建污水管网3113m,改造污水管网504m;楼台乡老集镇新建污水管网7601m;楼台乡新建污水管网3917m,改造污水管网92m;柳林乡新建污水管网1862m,改造污水管网165m。 | 竹山县政府 | 5131 |
36 | 竹山县城北绿色低碳经济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 | 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配套敷设主、支线雨污管网150km。 | 竹山县政府 | 12000 |
37 | 十堰市竹山县污水收集系统修复及管网延伸工程 | 项目涉及8个乡镇污水收集系统修复、管网延伸和1个乡镇的污水管网延伸工程。地下旧排污管线23051m,修复检查井588个,更新污水处理厂设29套;在城关区新建污水管网34996m,检查井879个,污水提升泵站2处,改造污水提升泵站2处。 | 竹山县政府 | 7586 |
38 | 竹山县鱼岭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 新建粗格栅渠、提升泵房、污水调节池、污泥调节池、气浮池、A/A/O生化池、MBR膜池等构筑物合计12527m³(主要为地下或半地下式钢砼结构);并配套建设MBR膜设备间、鼓风机房、脱水机房、加药间以及值班室等辅助工程。,建设用地22107㎡,日处理污水9000m³/d,铺设管网6107米,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管径DN400-DN1200。污水处理采用A/A/O+MBR工艺。 | 竹山县政府 | 7580 |
39 | 十堰市神定河龙洞沟污水处理厂 | 在张湾区神定河龙洞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万立方米,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规模日处理污水5万吨立方米,处理工艺采用“A2/0生物池+硝化生物滤池+高效沉淀池,出水水质达到地表四类。 | 十堰市政府 | 28749 |
40 | 竹山县城区(鱼岭片区一期)污水管网工程 | 新建污水管网70.26km,其中一级管网43.069km,二级管网27.191km;改造污水管网8.6km,其中一级管网2.26km,二级管网6.34km,配套建设污水检查井1233座,污水提升泵站2座。 | 竹山县政府 | 10528 |
41 | 十堰市神定河流域广东路片区污水收集系统修复及管网延伸工程项目 | 对神定河流域广东路片区埋设管网 43km,修建散水雨水边沟4480m,同时改造新建污水检查井、化粪池等附属设施。 | 张湾区政府 | 9096 |
42 | 房县门古镇秦口片区污水治理项目 | 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污水800t,污水收集管网19km,总投资2000万元,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 | 房县政府 | 2000 |
43 | 百二河生态修复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工程 | 延伸百二河生态修复工程初雨舱1.5km,新建规模约5万t/d初雨雨水调蓄池。 | 十堰市政府 | 18000 |
44 | 朝阳南路二期道路管网改造工程 | 实施朝阳南路老街转盘至中岳路段道路改造,道路长度1090m,配套DN300-500污水管道长度4735m。 | 十堰市政府 | 1000 |
45 | 神定河18万吨污水处理厂一期设备更新 | 对神定河18万吨污水处理厂一期水下曝气盘等设备进行更新,提升污水处理效能。 | 十堰市政府 | 1000 |
46 | 泗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建设项目 | 实施5万t/d泗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建设项目。 | 十堰市政府 | 28000 |
47 | 犟河污水主管网更新改造工程 | 实施犟河主河道两侧30km污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 | 十堰市政府 | 14000 |
48 | 十堰市城区污水管网普查及修缮项目 | 对十堰城区882km污水管网进行普查,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并修复破损管网。 | 十堰市政府 | 2600 |
49 | 十堰城区智慧排水信息化中心项目 | 建设智慧分流水质水量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综合监管平台等。 | 十堰市政府 | 7559 |
50 | 城区主次干道污(雨)水管网更新改造项目 | 分三批对城区96条城区主次干道开展污水管网错漏接、断接、混接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涉及更新改造管网总长度为37km,管径为DN200-600。第一批建设污(雨)水管网11km,第二批更新改造污水(雨水)管网长度12km,第三批更新改造污(雨)水14km。 | 十堰市政府 | 16800 |
(三)污泥与垃圾处理 | ||||
1 | 十堰市郧阳区城镇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建设项目 | 新建城镇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项目13个,改造城镇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项目6个;新购置10吨压缩箱38个,10吨压缩车27辆,吸污车3辆,挂桶车31辆,钩臂车57辆,钩臂箱1753个,240L塑料分类垃圾桶8460个,不锈钢垃圾桶掩体2270个。 | 郧阳区政府 | 11000 |
2 | 郧阳区乡镇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项目 | 本项目对已建7座城镇垃圾填埋场分别采取局部封场(青曲镇、五峰乡、城关、安阳镇、南化塘镇、鲍峡镇、谭山镇)以应急备用,对长岭垃圾填埋场采取全部封场,同时对刘洞镇生活垃圾填埋场采取垃圾分拣转运,分拣转运至已建成的华新垃圾发电厂。具体内容为:1、垃圾堆体整形工程。2、封场覆盖工程。3、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4、渗滤液导排及处理工程。5、填埋气导排收集及处理工程,防洪与地表径流导排工程。6、消防设施。7、其它工程。 | 郧阳区政府 | 7800 |
3 | 郧阳区静脉经济产业园 | 1.占地1500亩,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2.年处理1500万吨废汽车、废电机、废五金、废塑料、废船舶、废轮胎等加工、再生利用项目;3.日处理300吨污水处理厂污泥及废菌棒,固废资源利用化中心项目。4.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置项目(废切削液、废乳化液、炼钢炉除尘灰等);5.年处理200万方建筑垃圾处理处置综合利用等项目;6.占地500亩,日处理固废500吨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冶炼废渣、废型砂)堆放处理处置综合利用。 | 郧阳区政府 | 10520 |
4 | 郧西县夹河镇等六乡镇垃圾填埋场(二期) | 上津、关防、观音、景阳、羊尾、夹河6座垃圾填埋场扩容总规模85万立方米。 | 郧西县政府 | 3912 |
5 | 郧西县乡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 | 新建乡镇生活垃圾压缩中站转项目17个,新购置压缩车25辆,吸污车3辆,挂桶车30辆,钩臂车60辆,勾臂箱1800个,240L塑料分类垃圾桶8000个。 | 郧西县政府 | 13000 |
6 | 竹溪县丰溪镇垃圾处理工程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垃圾填埋库区、调节池、截污坝、生产管理区、渗沥液处理系统、地磅计量系统、垃圾运输专线道路、场区截洪沟系统、场区排水系统、库区绿化、环境监测设施、配电设施、垃圾收运系统等设施,并配套作业设备及车辆。 | 竹溪县政府 | 1800 |
7 | 竹溪县城区建筑垃圾处理项目 | 建设内容包括征地、进场道路、建筑垃圾收集及运输系统、填埋库区、垃圾坝、场地平整、防渗处理、地下水导排系统、截洪沟、处理设备、处理用房、附属设施等。日处理200吨。 | 竹溪县政府 | 11240 |
8 | 竹溪县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一体化设施项目 | 全县15个乡镇、8个林场、长峡管理局、综合农场建设圾分拣中心25个、垃圾外运车25台、村级分拣房996个、有机垃圾沤肥池332个、分类收集亭1660个、分类收运车664台、四色分类桶99600个、干湿户分类桶105342个、视频监控系统332套。 | 竹溪县政府 | 21000 |
9 | 房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 | 采用智能控制集中收集后一体化发酵装置处理污泥,处理规模为日处理脱水污泥60吨(含水率为60%),配置1套智能控制一体化发酵后处理堆肥。 | 房县政府 | 1500 |
10 | 房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分类收集运输一体化项目 | 拟建287座易腐垃圾处理站,配备分类垃圾投放点1435座,分类垃圾投放桶45000个,分类垃圾收运车80台。 | 房县政府 | 18121 |
11 | 房县废弃物规范回收分拣中心项目 | 在7个乡镇建立废弃物规范回收分拣中心6个,占地面积15亩,其中门古寺镇45t/d;大木厂镇40Tt/d;窑淮镇30t/d;姚坪乡20t/d;九道乡、中坝乡15t/d。 | 房县政府 | 2000 |
12 | 房县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 日收运餐厨垃圾60吨,配套餐厨垃圾专用桶、收运车辆等。新建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厂房及附属用房。 | 房县政府 | 6630 |
13 | 房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 新建房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设计日处理建筑垃圾200吨,建设破碎分选生产线两条,一条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和两条制砖车间生产线。 | 房县政府 | 10126.03 |
14 | 武当山特区柳树沟垃圾中转站与分类处理中心 | 建设中型垃圾中转站1座,配套建设垃圾分类处理中心。 | 武当山特区管委会 | 2050 |
15 | 武当山特区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工程 | 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120吨,建设内容为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10个、箱体3个,新建渗滤液池10个;购买垃圾车3辆、垃圾桶300个、垃圾箱外罩200个;新建智能化垃圾分拣设备3套。 | 武当山特区管委会 | 1800 |
16 | 丹江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项目 | 规划占地约80亩,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一座,日处理垃圾350吨,配置2台150t/d热解气化炉+2台二然室+2台中温中压余热锅炉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厂房及设备基础工程建设,配套建设垃圾接收、分拣、储存及输送系统;燃烧热力系统;烟气净化系统;灰渣处理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自动控制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等项目。 | 丹江口市政府 | 32000 |
17 | 竹山县餐厨垃圾处理 | 要服务县城区及潘口乡、溢水镇、麻家渡镇、宝丰镇、擂鼓镇、上庸镇、文峰乡、楼台乡餐厨垃圾收集处理,服务人口31万人,设计规模60吨/日,占地面积5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厂房一栋,处理设备一套(料盘装置、输送装置、破碎压榨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发酵降解装置、废气处理装置、污水收集装置)、餐厨垃圾收运车4台(10吨/台)垃圾餐厨垃圾收集桶及配套的给排水、供配电、进场道路等。 | 竹山县政府 | 5056 |
18 | 竹山县垃圾处理(焚烧)项目 | 拟在我县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座,日焚烧垃圾500吨,将周边县的垃圾集中用于发电。 | 竹山县政府 | 15000 |
19 | 竹山县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及渗滤液处理厂提标升级工程 | 占地面积5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膜处理车间生产楼拆除、填埋场道路改造、库区雨污分流、原有调节池加盖、已封场填埋场调节池改造。渗滤液处理站提标改造部分,工艺采用“调节池+MBR+NF+RO”,处理规模为 170 m³/d。包括 6000立方调节池、综合处理水池、综合设备车间等建构筑物。 | 竹山县政府 | 3937 |
20 | 竹山县城关镇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处理应急改造工程项目 | 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南北两侧截洪沟872m,截洪沟终端排至堵河,老填埋区5000m³垃圾清运至本填埋场填埋区,填埋二区地下水收集管及渗滤液收集管改造580m,填埋二区库底及边坡防渗结构进行修缮8449㎡,落石区域进行清理,填埋一区南侧截洪沟局部渗漏部位进行修补25m及预处理系统、A2/0+MBR一体化系统、深处理系统、仪表设备采购等。 | 竹山县政府 | 3500 |
(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
1 | 张湾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 对全区范围内畜禽规模及以下养殖场(户)进行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养殖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对23家规模养殖场及规模以下养殖户建设雨污分流设施、粪污收集、处理与输送设施。 | 张湾区政府 | 4500 |
2 | 茅箭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 对全区范围内畜禽规模及以下养殖场(户)进行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养殖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 | 茅箭区政府 | 3500 |
3 | 郧阳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 | 在郧阳区范围内畜禽规模及以下养殖场(户)改造,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郧阳区政府 | 20000 |
4 | 丹江口市畜禽养殖粪污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 | 丹江口市辖区内所有养殖场、户(含规模以下)粪污实行回收资源化利用,做到“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年处理畜禽粪污200万吨。主要建设内容为:对150家规模养殖场及1000户规下适度规模养殖场建设雨污分流设施、粪污收集、处理与配送设施,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2处及收运设施,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包括冻库、消毒设施、运输车辆等)。 | 丹江口市政府 | 15000 |
5 | 竹山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循环产业示范项目 | 改建规模养殖场100个,新建大型沼气池100个,建设5万亩种养循环产业示范园,集中处理利用50万头生猪规模养殖污水。 | 竹山县政府 | 12000 |
6 | 郧西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 对全县295家规模养殖场(户)进行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养殖环境综合治理。 | 郧西县政府 | 5634 |
7 | 房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 支持全县养殖场开展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明暗水沟125880m;新建粪污存储池15300m³;建设堆肥发酵棚19510m2;开展节水改造、购置自动饮水碗6100个;规模猪场开展干清粪改造,新安装固液分离机40台;建设场床一体化24900m2;按照标准化养鸡“124”模式改造20栋鸡舍;16栋禽舍开展皮带清粪改造;建设粪污发酵罐4座;建设4个美丽示范牧场,安装自动化喷淋除臭设备37套;购置沼液及粪污运输车33辆;建设1个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建设田间储粪池1万立方,铺设田间管网2万米;建设县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监测分析中心,购置相关分析检测仪器设备。 | 房县政府 | 6600 |
8 | 竹溪县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 对竹溪县范围内畜禽规模及以下养殖场(户)进行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养殖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对155家规模养殖场及规模以下养殖户建设雨污分流设施、粪污收集、处理与配送设施,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2处及收运设施,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包括冻库、消毒设施、运输车辆等)。 | 竹溪县政府 | 6000 |
9 | 武当山特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 对全区范围内畜禽规模及以下养殖场(户)进行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养殖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 | 武当山特区政府管委会 | 2000 |
10 | 十堰市经济开发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 对全区范围内畜禽规模及以下养殖场(户)进行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养殖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 | 十堰经济技术 开发区管委会 | 1000 |
(五)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 ||||
1 | 神定河流域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 | 对张湾区神定河城区段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治理总长度21.10km,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建设生态护岸、岸线生态修复等。 | 张湾区政府 | 5700 |
2 | 十堰市堵河流域黄龙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新建DN350截污干管1360m,新建DN300截污干管460m,入户支管网1580m,补充建设检查井55个,新建一体化提升泵站1座,管道包封2000m³;治污水排放口6处;新建河槽支沟1.36km,河槽底板恢复850m³,支沟清淤总长度1360m;新建微型自动水质监测站2座。 | 张湾区政府 | 2516 |
3 | 堵河张湾段重点支流生态治理工程 | 对堵河张湾段黄龙镇、方滩乡沿线重要支流进行综合整治,清淤、生态修复、堤岸建设等。 | 张湾区政府 | 4000 |
4 | 神定河下游张湾段岸线生态修复工程 | 对神定河下游神定河污水处理厂和B区水质净化厂沿线2.53km河道进行治理,主要包括新建生态园、格宾护坡、绿化、停车场等。 | 张湾区政府 | 2024 |
5 | 十堰市犟河重点支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 主要工程措施包括管网延伸、排污口整治、河槽建设、河道生态修复及水环境监测预警建设等五大工程。新建河槽3.9km,支沟清淤20.26km,新建DN400截污管14450m,DN500截污管6750m。水质监测站7座。 | 张湾区政府 | 6727 |
6 | 十堰市丹江口库区犟河支流枧堰沟水生态修复工程 | 2处人工湿地,面积总计5500m2,滨河生态林草区7.6hm²,生态护坡河段10km,采用宾格笼护坡工艺,对底泥污染突出的头堰水库上游段进行改造,改造长度2km。 | 张湾区政府 | 3459 |
7 | 神定河主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 治理河道22km,污染底质清淤52万m³,生态护坡27万m2,生态护坡混凝土墩脚岸9200m³,新建污水管网22km,人工湿地6亩。 | 张湾区政府 | 5000 |
8 | 十堰市茅箭区泗河流域马家河下游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二期) | 建设河道缓冲带150000m2,种植挺水植物50000m2,沉水植物40000m,建设生态养护带120000m。 | 茅箭区政府 | 8000 |
9 | 十堰市茅箭区百二河上游和凤鸣山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 清淤疏浚35万m³,河道生态修复16.8km,新建自行车道16.8km,景观拦河坝兼过河汀步,便民游乐广场等工程项目,凤鸣山小流域位于百二河上游,主要治理长度约4km,主要包括河道清淤、河道跌水坝、游步道、生态挡墙、花冠、树木等植物和工程措施。 | 茅箭区政府 | 15000 |
10 | 茅箭区泗河流域田湖堰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 田湖堰河茅箭段总长25km,本次拟对余家湾水库以上约15km河流进行生态系统修复,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疏浚、景观跌水坝、过河汀步及岸上游步道及挡墙等生态修复。 | 茅箭区政府 | 7500 |
11 | 十堰市茅箭区神定河流域百二河支沟木材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 对十堰市茅箭区朝阳中路西侧四堰片区污水主、支收集管(沟)进行查漏补缺,破损管道进行更换新建;规范支管接入,确保“污接污,雨接雨”。 | 茅箭区政府 | 2110 |
12 | 泗河流域(开发区马路一组片区)综合整治工程 | 对马路一组片区内的神鹰家属楼防洪沟进行清淤、沟底硬化、污水管网建设等,总长度约650m。 | 十堰经济技术 开发区管委会 | 485 |
13 | 茅塔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 在泗河流域茅塔河开发区段采用“植物滤床+多级复合型表流湿地+浮水植物塘+提水式喷泉曝气”组合工艺技术改善水质,预计年平均净化水量438万m³。 | 十堰经济技术 开发区管委会 | 7090 |
14 | 十堰市郧阳区神定河流域汪家河及武家沟段水环境治理工程 | 污泥清理4.3万m³,新建生态护岸4.79km,生态步道1.8km、生态隔离带0.5km2、仿木护栏0.5km。 | 郧阳区政府 | 1230 |
15 | 郧阳区神定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 | 治理流域面积50km2,建设生态护岸10km,人工湿地0.05km2,污水收集管网25km,污染底泥清理76.8万m³,河道清障10万m³。 | 郧阳区政府 | 15165 |
16 | 郧阳区河道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实施淘河南化塘青郑段、将军河(胡家营段)、巨家河流域白桑关-巨家河水库段治理工程,新建挡墙、护坡护岸、河道疏浚等。 | 郧阳区政府 | 10000 |
17 | 郧西县安家河水环境综合治理 | 治理河段长度9.9km,主要包括清淤疏浚9.5万m³,砂砾石回填2.86万m³,生态护岸8km,摆石护滩5.15公里,岸坡整治3km,生态湿地0.22km2,河心洲3座;生态隔离带0.0053km2;生态沟渠2.2公里;仿生态护栏5.5km;生态步道5.5km,污水收集管网8km。 | 郧西县政府 | 6600 |
18 | 郧西县归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治理河段长度14.6km,主要包括清淤疏浚23万m³,砂砾石回填4.6万m³,生态护岸14km,岸坡整治4.3km,生态湿地0.142km2,拦水堰跌水8座,生态隔离带0.0078km2;生态沟渠3.2km;仿生态护栏3.1公里;生态步道8.1km,污水收集管网10.5km。 | 郧西县政府 | 7300 |
19 | 郧西县天河口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郧西县天河口湿地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总面积1.3km2;淤泥清理22万m³、建设生态护岸长度5km、建设生态湿地面积0.34km2、建设生态隔离带面积0.065km2、生态沟渠3.6km,生态护栏6.4km,生态步道5km,建设污水管网长度5km。 | 郧西县政府 | 5560 |
20 | 郧西县天河上游段水环境综合治理 | 治理河段长度25km,清淤疏浚25万m³,砂砾石回填4.88万m³,生态护岸11km,岸坡整治2.5km,生态湿地19万m³,拦水堰跌水2座;生态隔离带0.008km2;生态沟渠3.3km; 仿生态护栏1.5km;生态步道5.5km,污水收集管网12km。 | 郧西县政府 | 6700 |
21 | 郧西县涧池乡大泥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治理河道长9.2km,建设、维修污水管网14.75km。 | 郧西县政府 | 3859 |
22 | 郧西县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河道清淤12万m³,生态护岸10.2km;岸坡整治3km;生态湿地0.089km2;拦水堰3座;生态绿化1km2;生态沟渠2.5km;生态护栏1.5km;生态步道7.5km;污水管网11.2km,配套污水井245座,河道湖库垃圾清理2万吨。 | 郧西县政府 | 6500 |
23 | 郧西县大坝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治理河段长度10.7km,主要包括清淤疏浚214000m³,生态护岸120000㎡,岸坡整治1500m,生态湿地13000㎡。 | 郧西县政府 | 5700 |
24 | 郧西县大兰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治理河道长度8km,清淤疏浚140000m³、生态护岸95000㎡、岸坡整治2000m、生态湿地9800㎡。 | 郧西县政府 | 3800 |
25 | 郧西县天河下游内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工程(第一期) | 本工程修复河道长度共计8.8km,项目范围为天河干流桩号K22+400~K13+600。主要建设内容有河岸整改工程(包括生态护滩和生态护岸),内源污染治理工程(包括生态清淤、曝气措施、河底生物膜系统、原位生态整体修复系统和支流入河口生态整治),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河槽治理、缓冲带整治和生态植草沟)。 | 郧西县政府 | 4002 |
26 | 丹江口库区饮用水源地入库支流官山河(六里坪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 在六里坪集镇区及河道周边新建污水收集主干管网22.5km,支管网17km,提升泵站1座和调节池1座,河道清淤6km,修复河堤1km,新建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人工湿地1处。 | 丹江口市政府 | 10000 |
27 | 丹江口库区饮用水源地人库支流浪河(浪河镇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对浪河(浪河镇段 )8km及其支流33km进行环境治理,新建生态护坡12000m,新 建生态浮床 3000㎡,种植水生植物45000㎡,建设80套复氧曝气系统。新建污水收集主干管网6km,支管网16.11km,提升泵站1座,清淤河道11km。 | 丹江口市政府 | 7500 |
28 | 丹江口库区一级支流丹江口市杨柳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河道8km。生态隔离带0.827km2,生态沟渠5.058km,底泥清运11.4561万m³,生态护岸(坡)长11.93km,生态道路建设12.993km,拦沙坝10座,人工湿地0.0589km2,农田除氮反硝化过滤墙365m,养殖塘标准化改造1950m2,垃圾清理0.00161万吨,护栏建设0.9km,污水管网0.8km。 | 丹江口市政府 | 3700 |
29 | 房县大木厂镇堵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项目 | 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1座,设计规模3000㎡,配套雨污分流管网3500m;河道污染治理及疏浚85km,生态修复40km,建立高标准生物有机肥料处理厂1座。 | 房县政府 | 7200 |
30 | 房县姚坪乡堵河沿岸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 堵河沿岸建设人工湿地26个,2600m2;公共卫生厕所22个,2600m2。 | 房县政府 | 1800 |
31 | 房县大木厂镇军地河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 |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5km2,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治理6km,新建坡面工程(石坎梯田9.62hm2,田间道路3km,截、排水沟5.5km,机耕道3km),新建拦砂坝2座,封禁治理899.06hm2等。 | 房县政府 | 2000 |
32 | 房县门古寺镇项家河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 | 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km2,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治理5km,新建坡面工程(石坎梯田7.3hm2,田间道路3.5km,截、排水沟5km,机耕道3.3km),新建拦砂坝1座,封禁治理780hm2等。 | 房县政府 | 2000 |
33 | 房县姚坪乡坪沟河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 |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km2,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坡面工程(石坎梯田12hm2,田间道路5.5km,截、排水沟6.3km,机耕道3.5km),新建拦砂坝1座,新建生态河堤5.5km,封禁治理890hm2等。 | 房县政府 | 2000 |
34 | 房县窑淮镇马尾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新建生态堤防5km、生态护岸护坡5km、游步道4km、景观绿化20000m2等;新建截污沟4.5km,垃圾池6处等。 | 房县政府 | 2000 |
35 | 房县中坝乡下坝村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新建生态堤防6km、生态护岸护坡5.5km、游步道5km、景观绿化22000m2等;新建截污管网6km,垃圾池10处等。 | 房县政府 | 2000 |
36 | 竹山县对峙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疏浚河道35km,污染底质清淤430800m³,生态护坡230400㎡,生态护坡混凝土墩脚岸16944m³,人工湿地4亩。 | 竹山县政府 | 10000 |
37 | 竹山县官渡河流域、梁家段、铁峪段、马峪段、家竹园段、屏峰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治理河长20.4 km;清淤疏浚20.4 km;新建堤防35.2km;加固堤防10.2km。 | 竹山县政府 | 3998 |
38 | 竹山县北星河流域吉阳段、水坪段、茅塔寺段、楼台段、城关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治理河长120.8km;清淤疏浚120.8km;新建护岸12.7km;加固堤防4.5km。 | 竹山县政府 | 4998 |
39 | 竹山县霍河流域文峰段、深河段、城关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治理河长28.3km;清淤疏浚28.3 km;新建护岸50.7km;加固堤防10.5km。 | 竹山县政府 | 7957 |
40 | 竹山县苦桃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治理河长9.7km;清淤疏浚9.7km新建堤防2.8km,新建护岸6.8km。 | 竹山县政府 | 5000 |
41 | 竹山县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治理河道23km,污染底质清淤330800m³,生态护坡130400㎡,生态护坡混凝土墩脚岸15900m³,人工湿地4亩。 | 竹山县政府 | 2400 |
42 | 竹山县西河流域(擂鼓镇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河道治理全长32km,完成生态护坡64000m(总面积192000m2),河堤路面硬化2200m,生态修复13000m2,人工湿地6667m2,河道清淤32000m(总挖方量224000m³),新建拦河堰15个,游步道11000m,完成道路提档升级7000m,沿河安装石护栏4000m,建设产业路11000m,花坛10000m,安装路灯300盏,改造贡米基地500亩,完成庭院绿化15000株,生产基地及配套设施1000m2。 | 竹山县政府 | 4018 |
43 | 竹山县文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河道治理全长25km。完成文峪河流域生态护坡270000m2(总长90000m),河道清淤疏浚225000m³(总长25000m),新建拦水堰3座、观景平台3处、便民桥4座、人工湿地6670m2(10亩);在圣水村星梦片区新建廊桥1000m、游步道1800m,安装路灯120盏;在大桥村金莲洞村新建沿河公路2000m、游步道2000m,廊桥1500m。 | 竹山县政府 | 3500 |
44 | 竹溪县龙王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河岸带廊道修复45km,生态型岸坡防护36km,改善河流的生态功能25km,岸边带植被35km。 | 竹溪县政府 | 15000 |
45 | 竹溪县县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改变水库运行调度方案1处,调整河流取水方式1处,河岸带廊道修复5.6km,生态型岸坡防护5.3km,改善河流的生态功能3km,岸边带植被4km。 | 竹溪县政府 | 20000 |
46 | 竹溪县汇湾河水环境治理与修复项目 | 对汇湾河开展水环境治理,实施生态修复新建污水管网35km,污水井100座,河道垃圾清理100t,生态护岸30km,排污口整治10个。 | 竹溪县政府 | 80000 |
47 | 竹溪县竹溪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竹溪河流域管网修复延伸、河道断面整治与生态修复、流域生态补水、管网智慧运维系统建设。 | 竹溪县政府 | 100000 |
48 | 剑河流域涌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 正本清源工程(包括雨污分流、山区导流渠整治、公厕改造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水质监测预警建设工程。 | 武当山特区管委会 | 9165 |
49 | 武当山特区太极湖办事处十字岭污水处理工程 | 建设规模为1500t/d,配套管网9.5km。处理工艺:采用改良AO+深度处理工艺,其出水总氮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中规定的排放限制,有机污染物等其它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IV类水体的要求。 | 武当山特区管委会 | 3110 |
50 | 武当山特区太极湖办事处三沟片区污水处理工程 | 建设规模为1200t/d,配套管网10km。处理工艺:采用改良AO+深度处理工艺,其出水总氮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中规定的排放限制,有机污染物等其它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IV类水体的要求。 | 武当山特区管委会 | 2643 |
(六)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 ||||
1 | 郧西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项目 | 主要沿丹江口库区惠河流域建设核心示范区3处,覆盖二个乡镇工37个村,服务5.28万亩耕地、5.75万人口和5.26万头猪,符合当年农业农村环境治理需求。 | 郧西县政府 | 10066 |
2 | 农村面源污染的“产业治污”技术体系推广应用 | 以推动流域内产业绿色发展为前提,推广示范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村面源污染“产业治污”技术,实现面源污染的农业产业链全程控制,构建农业产业链面源污染氮磷的循环高效利用产业开发体系,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开发中带来的农业环境问题。建综合管理平台1个,培育环保第三方运营机构3家,辐射带动面积1.5万亩,实现年产值1.5亿以上。 | 张湾区、 郧阳区 | 2000 |
3 | 农业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区建设项目 | 集成农艺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多种措施,开展生物工程、生态模式、减化肥农业使用、秸秆综合利用等示范工作。建设绿色、有机标准化种植基地50万亩;实施“鸡茶共生”“果园养羊”等生态模式示范工程30个,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示范工程50个,畜禽污染综合治理工程10个,“脱氮沟”等生物防治示范工程200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10个、生态沟渠50km,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50个。 | 丹江口市、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 | 3000 |
4 | 赛管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结合赛管局5个行政村实际,防治农业源污染,实施农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5个、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工程10个、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5个、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工程10个等四大主体工程和其他附属配套工程10个。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抗灾能力,增强农业污染防治。 | 茅箭区政府 | 3000 |
(七)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
1 | 张湾区土王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 综合治理面积12.9km2,土王河上游治理面积6.56km2,下游综治理面积6.34km2。 | 张湾区政府 | 1032 |
2 | 张湾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 | 实施神定河、枧堰沟、犟河、堵河生态流域治理工程,总面积52.96km2。 | 张湾区政府 | 5296 |
3 | 郧阳区堵河叶大乡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 综合治理8.5km2,生态修复16.2km2。 | 郧阳区政府 | 2100 |
4 | 丹江口库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 | 对湿地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68m至172m的消落地实施植被恢复工程,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湿,面积1660公顷。 | 郧阳区政府 | 3900 |
5 | 丹江口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6.72km2。建设内容为:坡改梯、经济林、坡面水系配套、沟塘整治、封育管护。 | 丹江口市政府 | 16050 |
6 | 丹江口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3k2。建设内容为:坡改梯、经济林、坡面水系配套、沟塘整治、封育管护、小型人工湿地、村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 丹江口市政府 | 12750 |
7 | 房县姚坪乡堵河沿岸水土保护工程 | 种植树木50万棵,草地500亩,采取生态自然修复和人工干预修复措施,加强林草植被保护恢复,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房县政府 | 1400 |
8 | 房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三期治理项目 |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km2,坡改梯240hm2、水保林1960hm2、经果林560hm2、种草250hm2、封禁治理12230hm2;新修塘堰10座、谷坊50座、拦沙坝8座、水池40口、排灌沟渠25km等 | 房县政府 | 3000 |
9 | 房县上龛乡仓坪片区水土保持治理项目 |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km2,坡改梯50hm2、封禁治理8500hm2;新修塘堰3座、谷坊20座、拦沙坝8座、排灌沟渠35km等。 | 房县政府 | 3000 |
10 | 郧西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项目 | 森林管护234.26万亩;完成人工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通道绿化400公里;退化林修复5万亩;幼林抚育累计完成30万亩;速生林2万亩;花卉及绿化苗木基地1万亩;林下经济发展10万亩;湿地保护和恢复1万亩;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对野生动植物保护。 | 郧西县政府 | 13525 |
11 | 竹山县麻家渡镇太山庙项目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 修建水保林1430hm²、经果林1450hm²退耕还生态林2512hm²、生态自然修复4408hm²。修建各类水利水保工程:谷坊44座、拦沙坝15座、沟渠93.47km、作业道24.38km、蓄水池46口、溪沟整治5.42km。网围栏4公里(生态修复150hm²),污水处理池3处。 | 竹山县政府 | 3300 |
12 | 竹溪县漫液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68km2。 | 竹溪县政府 | 3200 |
13 | 竹溪县马家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km2。 | 竹溪县政府 | 2400 |
14 | 竹溪县芦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km2。 | 竹溪县政府 | 2400 |
(八)生态修复与保护 | ||||
1 | 丹江口水库库滨带生态治理及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 | 在丹江口市境内丹江口库区岸线,高程170m(正常蓄水位)至150m(死水位)主要入库支流回水段,对丹江口水库40km生态岸线进行整治和生态修复,在有条件的岸线段建设防汛道路和生态景观工程。针对存在崩岸隐患,缺乏植被覆盖的库滨带采取工程护岸+生态缓冲带措施,主要建设内容为抛石(或格宾石笼)固脚、加筋麦克垫(或植生型雷诺护垫)护坡、水生植物栽植以及人工湿地修复。 | 丹江口市政府 | 75000 |
2 | 丹江口市环丹江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生态综合治理重点项目 | 人工造林14855.4亩,封山育林165066.7亩,退化林修复192459.1亩,小型水利水保措施816处。 | 丹江口市政府 | 24000 |
3 | 湖北十堰黄龙滩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 | 建设道路交通等导视牌51块、界碑界桩等标识牌97块、宣传警示等说明牌58块;完善重点区域隔离防护设施1500m;新建管护站点5处;针对黄龙滩湿地公园内建筑垃圾堆放区及弃耕农田区等湿地退化区域实施人工+自然的湿地恢复工程,包括地形整理及植被恢复,工程实施面积约14.2 hm2,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环境。 | 张湾区政府 | 2094 |
4 | 郧阳区库区消落地生态修复工程 | 拟对城关、柳陂、汉江绿谷等汉江沿岸大区域消落地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治理面积约500万m2。 | 郧阳区政府 | 5000 |
5 | 郧阳区裸露矿山(山体)生态修复项目 | 修复治理全区裸露矿山及裸露山体100万m2。 | 郧阳区政府 | 5000 |
6 | 丹江口库区天河入库河口段水生态修复工程 | ①面源污染生态拦截工程。对已建设污水管网的移民安置区进行污水设施修复更新;对未建污水管网的居民点实施生态拦截与治理,设置治理系统;集中处置畜禽养殖废弃物。②水源涵养工程。对滨河裸地实施修复,水土保持,降低滨河裸地水土流失,提高区域清水产流能力,建设滨河生态林草带。③河滨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修建生态护坡河段。④河道内生态修复工程。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对底泥污染突出的上游河段清淤,并进行生态回填;在河道范围内进行水生植物立体修复工程。 | 郧西县政府 | 5907 |
7 | 汉江郧西孤山段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 建设规范化排污口18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治理,污水处理设备15套,污水管DN300共16880m,垃圾收集箱145个,垃圾收集车2辆;裸露山体治理,治理面积12715m2;防洪堤修复及绿化工程,防洪堤修复长度为14km,防洪堤绿化面积 84560m2。 | 郧西县政府 | 5000 |
8 | 郧西丹江口水库库滨带综合治理项目 | 郧西县丹江口水库库滨带综合治理长度35km,含生态护坡,防汛道路,景观。归仙河口,天河口,泥河口三处湿地。 | 郧西县政府 | 15000 |
9 | 丹江口市大柏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km2。建设内容为:坡改梯、经济林、坡面水系配套、沟塘整治、封育管护、小型人工湿地、村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 丹江口市政府 | 1600 |
10 | 丹江口市安乐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 生态湿地修复3000m2,污水收集管网5km,河道清淤2.8km、19万m³;新建生态护岸10km、15万m2。 | 丹江口市政府 | 3500 |
11 | 竹山县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 | 治理楼台乡钦峪河、得胜镇蔡家河、城关镇明清河、宝丰东西河、溢水柳树沟、麻家渡关东沟、文峰东钦、竹坪安河、大庙铁炉沟、双台茅塔河、楼台沧浪河、文峰中沟、秦古大河流域13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5km2建设水保林6550公顷,经济林1640公顷,封禁13808公顷,建设拦沙坝、蓄水池、沟渠等工程。 | 竹山县政府 | 12783 |
12 | 竹山县堵河干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潘口水库下游段) | 沿堵河干流自潘口水库下游至黄龙库区修建生态堤岸13.8km,加固河岸4.2km,滨河生态修复5.6km2,湿地1.5km2;新建截污导流设施17座,对上游集镇排污口和面污染源进行措施控制,建设2处垃圾填埋场。 | 竹山县政府 | 12000 |
13 | 竹溪县天然林保护与营造林项目 | 人工造林10000亩、封山育林300000亩、退化林修复150000亩。 | 竹溪县政府 | 13650 |
14 | 房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水生态修复工程 | 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水生态进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河长20km、支流河长30km;新建50000m2人工湿地等。 | 房县政府 | 10000 |
15 | 房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项目 | 重点对库区上游大木厂镇、姚坪乡、门古寺镇等进行水源地达标建设,构建一、二级保护区防护网40km,新建挡墙25km,新建生态格网护坡15km,河段清淤疏浚25km;新建小型人工湿地10万m2;新建标识牌200块等。 | 房县政府 | 5000 |
16 | 大坪河(下游)水生态修复工程 | 治理河段长度3km,主要包括清淤疏浚、砂砾石回填、生态护岸、岸坡整治、生态湿地、拦水堰跌水、生态隔离带、生态沟渠、仿生态护栏、生态步道、污水收集管网。 | 十堰经济技术 开发区管委会 | 2000 |
(九)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 ||||
1 | 郧阳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示范工程 | 隔离网栅布设27435m、饮水水源保护区界标安装1789个,饮水水源保护区道路警示牌安装257个,饮水水源保护区宣传牌安装347个,植物措施1000m2。 | 郧阳区政府 | 1529 |
2 | 郧西县“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 对郧西县2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16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标志设置和隔离围网防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建设水质自动监控系统,风险防控、应急能力建设和管理措施,水质自动监测站和视频监控系统,配备打捞清漂船、检测车辆,建立县级饮用水源数据监控中心,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 郧西县政府 | 12000 |
3 | 十堰市余家湾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 | 1.规范化建设:建设水源地保护区标识标牌19块;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1座;2.污染治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6座;生态沟渠1.9km;3.生态保护修复:入库湿地58.5亩;砾间接触净化带53亩。 | 十堰经济技术 开发区管委会 | 927 |
4 | 丹江口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丹江口市第一水厂、第二水厂) | 建设预标志标牌、隔离围网、预警监控、应急物质储备、防护工程等。 | 丹江口市政府 | 5000 |
5 | 竹山县16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程 | 对20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综合治理。界牌界2000个,宣传及警示标志4000个;设置水质监测站点30个。 | 竹山县政府 | 7000 |
6 | 竹山县“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 对潘口、霍河2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潭家河、店坪、龙背湾3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标志设置和隔离围网防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建设水质自动监控系统,风险防控、应急能力建设和管理措施,水质自动监测站和视频监控系统,配备打捞清漂船、检测车辆,建立县级饮用水源数据监控中心,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 竹山县政府 | 15000 |
7 | 竹溪县龙坝镇水源保护项目 | 居住集中新建人工湿地25个处及配套设施,人工造林100公顷,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退耕还林50公顷,人工植草10公顷。 | 竹溪县政府 | 2800 |
8 | 房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 | 化龙堰镇汪家河水库、门古寺镇杨岔河、姚坪乡蔡家寨、上龛乡仁和寨、沙河乡西冲沟进行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新建隔离网6500m,界标、警示牌、宣传片、摄像头等。 | 房县政府 | 106 |
(十)尾矿库综合治理 | ||||
1 | 郧西县尾矿库闭库治理项目 | 对郧西县长源有色金属选矿厂关防乡沙沟村铁矿尾矿库进行初期坝体加固,排水明槽,修建拦洪坝、澄清池等。 | 郧西县政府 | 2000 |
2 | 茅箭区朝北沟尾矿库治理 | 本项目治理区包括吴家沟采石场、锅洼石料场、高家沟秦浩采石场、堰口采石场、百世兴工贸有限公司5家采石场,总治理面积488130m2(732.195亩)。 | 茅箭区政府 | 11500 |
3 |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汉江流域尾矿库治理和修复项目 | 在郧阳区南化塘镇、白桑关镇、杨溪铺镇、安阳镇、青山镇等23处尾矿库进行坝体治理、截排洪沟设施、滩面排水设施、位移观测设施等综合治理修复工程。 | 郧阳区政府 | 3500 |
(十一)应急与监测能力建设 | ||||
1 | 丹江口库区(湖北十堰)生态环境应急与监控预警能力建设 | 建设内容含监控中心建设,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建设,实验室分析仪器、实验室管理系统建设,应急监测设备配置(改造),水质自动站、空气自动站新建、升级改造建设。监测与预警实验站房预计占地6667m2,总建筑面积7000m2,其中实验室站房面积5000m2。 | 十堰市政府 | 8000 |
2 |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十堰市监测和应急中心能力建设 | 建设十堰市内跨部门的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应急装备、物资等能力建设。 | 十堰市政府 | 900 |
3 | 十堰市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 在陶岔监测应急中心建设跨行政区、跨部门的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平台,统筹河南省南阳、湖北十堰、陕西商洛、安康、汉中监测应急处置中心监测信息系统,应急装备、物资等能力建设,服务南水北调中线调度运行管理和应急管理需要。 | 十堰市政府 | 900 |
4 | 堵河流域环境风险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 实施环境风险应急监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工程,包括进行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完善风险应急管理体系,对饮用水源地、堵河干流重点区域、重点环境敏感区域布设风险监控点位。 | 十堰市政府 | 2600 |
5 | 丹江口市入库支流官山河与浪河回水区蓝藻水华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能力建设项目 | 在浪河、官山河回水区购置处理规模5万m³/d移动微滤除藻船1台、处理规模2万m³/d移动微滤除藻船1台,购置处理规模10万m2/h蓝藻清理长臂船1台、处理规模3万m2/h蓝藻清理长臂船1台;购置无人机巡查系统2套,视频监控系统6套,建设在线监测浮标站2套,配置1套藻类智能检测系统以及搭建1套综合数据管理平台,在监测数据基础上构建1套水华预警模型;编制丹江口库区支流回水区蓝藻水华应急响应预案;放养鳜鱼、翘嘴鲌、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 | 丹江口市政府 | 4000 |
6 | 神定河流域智慧排水与污水调度系统建设项目 | 开展神定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智慧水务管理和监测。建设一套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数据收集监测分析,实施流域水环境治理进行动态管理和信息化监管。 | 张湾区政府 | 10000 |
7 | 十堰市茅箭区柳林沟片区智慧水务建设项目 | 开展柳林路1.8km智能感知工程,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管线监测工程,井盖、消防栓等附属设施监测工程,公共区域监测工程及精确定位工程;打造柳林路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及安全监管平台;智能分流系统建设。 | 茅箭区政府 | 1891 |
8 | 农业面源污染智慧监管平台建设 |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依托十堰市典型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所建设的在线监控站(系统)实时重点监测数据,集成土壤调查数据等25类项目数据,构建区域面源污染及基础信息数据库,开发智慧农业面源污染监控预警平台,包括实时地图、数据查询、数据报表、统计分析、智慧决策,最终建成“污染管理一套数”(面源污染实时、历史查询及报告模块)、“综合监管一平台”(首个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共享及智慧监管平台)、“环境管理一张图”(面源污染及基础信息集成显示模块)。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精确识别、科学决策、精准施策,高效整合资源切实解决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求农业面源污染。 | 竹山县、竹溪县、郧阳区、张湾区 | 1500 |
9 | 郧阳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 | 建立大数据中心,形成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各类应急资源调度系统,实现系统与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系统对接,与郧阳区公安、水利、林业、文旅、城市管理等单位视频监控对接。建立通讯中心,购置应急指挥车,建设移动指挥平台,建成分布式应急信息交互系统。 | 郧阳区政府 | 1000 |
10 | 郧西县水质自动监测监控系统 | 水环境监测应急,水质分析测试设备、信息传输系统、信息系统数据库、预警调度系统等。 | 郧西县政府 | 1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