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2022年,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市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有力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2022年国务院和省、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将公安政务公开作为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促进公安政务服务的一个重要工作抓手,全面推进公安工作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统称“五公开”),着力打造阳光公安、便民公安、满意公安,有力促进了公安机关管理服务提质增效,提升了公安公信力,密切了警民关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聚焦常态化,警务知情更广泛。一是及时解读政策法规。通过市公安局互联网门户网站、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等渠道公开警务要闻、法制宣传、通知公告、预决算报告等公安政务信息500余条,不断扩展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知情面。市局领导通过《党风政风热线》等栏目线上宣传市公安局便民利企措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新规解读,现场解答群众疑惑36个。召开“向人民报告”座谈会,邀请社会各界监督公安工作,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收集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复,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通过“两网三线”(市政府网“网上问政”、网上“民意直通车”、党风政风热线、市长热线、12389举报投诉专线)搭建警民互动平台,促进公众对警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共接收群众咨询、建议、投诉等事项4523件(条),均做到及时回复、核查、办结。三是持续强化宣传引导。紧密围绕全市社会安全稳定、群众关心关切的敏感热点,借力官方新闻平台和新媒体平台,发布警民日常故事、重点公安工作动态等信息,形成了强大宣传引导力,促进了公众对警务工作的认可与支持。今年以来,通过构建起的“报、网、端、微、视”五位一体的宣传矩阵,发布警务动态、以案说法、预警预防等各类信息8831条(其中微博7144条、微信1420条、抖音快手267条)。
(二)聚焦标准化,执法公开更透明。一是全面公开执法信息。依托“湖北省公安执法公开平台”及时向案件当事人提供受立案、强制措施、案件办理等信息查询。除特殊情况外,行政处罚决定书自生成之日起必须公开,建立执法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每日对全市行政执法活动开展巡查,及时督办各县市区局执法公开情况,全年行政执法活动公开率达100%,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全面提升监管效能。制定《十堰市公安局2022年市级“双随机”抽查计划》,按照人员编制和工作岗位情况,录入“双随机”平台执法人员库45人。组织市局相关单位,分20次随机抽取76家单位进行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录入平台,进行公布。牵头组织开展联合双随机抽查3次,配合其他单位参与联合检查17次,检查单位59家,检查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提升执法监管能力和水平,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录入业务数据12000余条。三是全面梳理权力事项。完成“两单一图”(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的编制工作,保留行政职权486大项550小项。对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做到了“三个明确”(依据明确、范围明确、事项明确)。根据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对于没有职权依据或者依据失效的事项,一律取消,实现了“三无”(无死角、无盲区、无空白)目标。550项权力清单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全面公开行政执法权限、依据、程序、救济渠道。对承担行政执法人员及执法事项均录入“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在派出所等具有行政执法职能单位办公场所设立执法监督岗,办证服务窗口公示行政许可事项、流程、资料和岗位工作人员信息。
(三)聚焦便利化,公开实效更凸显。一是出台2022年“惠民便企十件实事”。为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市公安局出台2022年“惠民便企十件实事”,主要包括在全市建成10个“自助车管所”、牵头推进“畅行车城”综合治理提升群众出行体验、组建十堰“平安义警”队伍、完成“警校家”护学岗建设等实事,并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列出时间表、确定路线图,确保实事落实处,群众企业享实惠。 目前,6件已落实到位,4件长期坚持推进。二是提升服务质效。交管局推出车驾管信息告知平台,已推送各类短信90万条,拨打提醒电话25万次;建设10个无人车管所,办理业务816笔;召开服务企业座谈会4场次,走访企业6家,积极上门征求意见,问需于民;加大“两新规一办法”宣传攻势,先后组织线下线上“安龙杯”“两新规一办法”知识竞赛等活动。出入境管理支队在办证大厅醒目位置和网上办证平台公开办证流程,制作《办证须知》《服务指南》等供市民了解、查询;设立绿色通道,为特殊人群提供优先加急办理证件200余人次,有效解决群众燃眉之急;严格执行国家移民管理局“只跑一次制度”,坚持周六加班为群众办证800余人次。治安支队建立人才落户“绿色通道”服务,对落户材料容缺办理,准迁时限由9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对“武当人才卡”“楚才卡”持卡人办理落户、申请人代办的,由所属社区民警全程代办、送证上门,共开展人才落户宣传20余次,接听人才落户咨询电话100余人次,办理“引进人才”落户79人;持续开展预约上门办证服务,为特殊人员上门办证800余次;落实“跨省通办”最大程度便民利民,共办理跨省通办业务1297人次,通过湖北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全程网办”为群众办理业务15884件。三是深化“一网通办”工作。迅速响应上级简政放权改革措施,落实市政府“扩权赋能”工作部署,对涉公安7项市级公安机关下放和县级公安机关承接事项(“机动车禁区通行证核发”“保安员证核发”“非机动车登记”“校车驾驶资格许可”“保安服务公司跨省提供保安服务备案”“边境管理区通行证(深圳、珠海经济特区除外)核发”“涉外单位备案登记”)多途径多渠道公开公示宣传相关信息,确保便民利企措施落实见效,及时释放政策红利。对9类高频电子证照电子样本进行“免提交”“硬减”,最大限度提升群众企业办事便捷度。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990654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716256 | ||
行政强制 | 15314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3911.187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1 | 0 | 0 | 1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0 | 0 | 0 | 1 | 0 | 0 | 1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0 | 0 | 0 | 1 | 0 | 0 | 1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2年,市公安局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公开内容不够深、公开形式不够广、培训力度不够大等方面的问题,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些问题,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整改:
一是加强培训指导,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指导各地各单位主动学习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做到应公开尽公开。探索信息公开工作的好办法、新形式,优化调整信息公开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提高公开实效。二是加强热点公开,在为民解忧上下功夫。在交通出行、新规宣传、公安业务办理等贴近群众生活的方面,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发挥各类信息公开平台作用,积极回应群众需求,引导群众知晓、参与和支持公安工作。三是加强执法公开,在“阳光执法”上下功夫。认真落实权力清单制度,健全完善清单动态调整,提升清单的实用性和便民性。依托执法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安排专人巡查监督,确保行政执法活动公开率达100%。开展执法练兵比武和执法满意度测评活动,提升民警执法规范化水平,做到执法信息透明,执法全程阳光,执法决定合法。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政府信息处理费收取情况:今年共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国办函〔2020〕109号),无收费情况。
2.建议提案办理公开情况:2022年,市公安局按照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统一安排部署,精心组织、积极履职,明确专人强力推进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着力推动建议提案落地见效,提前30天办结10件人大代表建议和25件政协委员提案,实现了见面率、回复率、办结率、满意率四个100%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