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执法主体概况
(一)行政执法主体名称和机构情况
2024年,按照市委深化机构改革决策部署,市数据局加挂市行政审批局牌子,承担数据工作、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等工作。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数据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精神,市数据局内设办公室、政策和规划科、数据资源科、数字经济科、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科、数字政务和应用科、政务改革协调科、安全管理科、投资服务科、项目管理科、审批服务一科、审批服务二科、政务服务科、政务监督科、机关党委(人事科)共15个科室,核定行政编制43名。下设二级单位十堰市大数据中心,核定全额事业编制36名。
(二)行政执法范围及执法人员情况
截至2024年底,我局依职权承接行政执法事项80项,其中行政许可73项、行政确认3项、行政备案4项。全局在职在编干部41人,持有行政执法证件人员39人,持证率达95%。
二、2024年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紧盯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为目标,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完善依法行政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一是畅通投诉渠道,于6月13日在局网站公开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投诉举报方式。二是建立工作台账,明确重点整治内容,对近三年以来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三是通过执法案卷、复议诉讼案件等查找问题,坚持内部问题主动查,显性问题和根源问题一体排查。
2.常态化开展执法案卷评查。修订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2次,共评查行政执法案卷91卷,发现问题109个。通过以评促改,不断增强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能力、研究审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对行政执法文书的制作运用能力。
3.建立行政裁量基准细化标准。制定公布《行政审批领域行政裁量基准细化标准》,对我局依职权承担的249个办理事项的申请材料、办理程序、法定时限、承诺时限以及法定依据等标准要素逐个明晰,细化量化具体行政执法过程中裁量边界和执法尺度。
4.开展行政执法事项清理。为切实解决职责不清、多头执法、多层执法等问题,规范行政执法职权,认真清理我局依职权承担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备案和其他行政权力事项,形成行政执法事项目录(2024年版),共80项行政执法事项。其中行政许可73项、行政确认3项、行政备案4项。
5.调整告知承诺证明事项清单。结合事项权限转移、下放以及部分高频证照材料实行“免提交”等变化情况,对已公布的两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清单》进行全面清理,分别作出取消、修改或保留的处置措施,形成我局2024年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共21个事项58份证明材料。
(二)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积极落实重大行政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认真履行政务公开职责。
1.严格落实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按照《十堰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遵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积极发挥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的专业优势,参与我局重大行政决策研究、合同管理审查、涉法涉诉代理等方面工作,有效防范决策风险。
2.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扎实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切实维护法制统一。经认真清理,截至目前由我局起草、制定或实施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共15个,其中报请市政府印发的文件有5个,以我局名义印发的文件有10个。目前已失效、废止的文件有7个,其他8个文件均继续有效。
3.提升政务公开规范化水平。编制《十堰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应知应会手册》,主动及时回应企业群众关切。全市政府网站合格率100%,208家政务新媒体积极传递正面信息,服务品质显著提升。目前市本级依法依规办理公开申请155件,予以公开或部分公开81件,不予公开1件,其他情况73件。
(三)深化政务服务改革
1.“五办”改革优化政务环境。一是统筹关联事项“集成办”,1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事项全面落地,累计办理7万余件。二是拓展异地事项“跨域办”。认领、发布全省通办事项6015项。“襄十随神”通办事项达到1120项,与新疆兵团双河市实现116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三是推进容缺事项“承诺办”,市县两级8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市级7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四是探索政策服务“免申办”,在茅箭区探索开展老年人福利补贴等20项高频事项“免申即享”,参保证明等20项高频事项“免审即办”。五是试点推进简易事项“智能办”,以茅箭区为试点,搭建智能审批平台,实现63项高频事项“秒批秒办”。
2.数据汇聚共享支撑高效服务。一是制定《十堰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建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空间地理四大基础库,共享数据7.1亿条,挂接公共数据6712万条,提升了数字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透明公开度。二是推进电子证照库建设,全市共汇聚电子证照231类154万本,制作发放电子印章796枚,修复电子证照555本,全方位支撑“高效办”改革。
3.数据赋能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发挥数据比对分析作用,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完成公租房保障、教育资助、农业补贴等十大类民生领域4241条问题线索核查,十堰查实率排名全省第五,取消不符合政策对象360人,新增符合政策对象132个,追缴违规资金13.51万元,查实的617条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报纪委监委追责问责230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0人,排全省第二,保障了惠民惠农政策精准落地。
二、存在问题
一是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在行政许可受理、审查、决定等环节,还存在着个别审批人员对材料审查要点掌握不牢,规范审批的能力和水平仍需加强。二是法治宣传的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普法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加强,宣传教育形式仍需不断丰富。
三、2025年工作方向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结合我局工作职能,把法治教育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共落实,抓牢基本法、行政法和网络数据法三个关键点,抓实依法行政、规范程序、政府信息公开三个支点,抓好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窗口人员法律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二)严格审批权限管理。为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按照审批事项分类管理规则,结合我局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转移、下放等实际,调整我局审批事项分类管理清单(2025年版),压减行政审批时限,增加即办事项范围。
(三)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编制我局高频事项审查要点清单,将高频审批事项的受理、审核、决定等环节进行颗粒化分解,逐一细化梳理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审查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审批过程依法有序。
市数据局
2025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