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几户举家外出打工的村民,其他村民都领取了分红。”3月26日,竹山县宝丰镇下坝村党支部书记、产权股份合作社理事长陈安全告诉记者,1月中旬开始,该村向入社的713户农户陆续派发红利24.9万元。
下坝村地处宝丰集镇中心,商贸活跃。近年来,随着一批重点工程和公益项目建设,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但由于产权不清、管理不严,集体资产长期闲置、经营利用不够。为让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使村民获得财产性收益,2014年10月底,该县有关部门会同宝丰镇指导该村注册成立全县首个产权股份合作社,探索实施集体产权改革。具体做法是对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将殡仪服务站、集体公益林和闲置学校、原村委会房产等经营性和资源性资产量化折合540.8万元作为合作社注册资金。合作社配置集体股份和个人股份,集体股份占资产净值的30%,其所有权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个人股份占资产净值的70%,有本村户籍的村民都配有基本股,合作社按照征地面积为村民配置失地股,60周岁以上老人、退休及现任村组干部和村级公益事业管理人员分别配有老龄股和岗位股。按照规定,集体资产经营收益的30%利润作为村公益金和公积金,主要用于合作社和村集体负担的事项开支和滚动发展,余下70%利润用于全体股东分红。经过社员资格认定,713户2557名村民入社,配置股份合计4529.26股。
合作社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及时将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股权配置、收益分红规定等情况报县镇备案,并全部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同时,通过寻找合作伙伴、下达盈利任务等方式,盘活和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经营,开辟增收渠道。
“1月11日开始分红,2016年、2017年每股红利分别合20元、35元,合计每股股值55元。”陈安全说,“现在我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经营管理好集体资产,争取每年分红稳步增加。”据介绍,该合作社计划兴建一幢商贸大楼,增加收入来源,增强收入稳定性;成立扶贫互助经济组织,扶持和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宝丰镇党委书记杨明章说:“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三变’和首次分红标志着下坝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功。”该镇将指导同样处于集镇范围的上坝村和施洋路社区实施集体产权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特约记者 张华魁 通讯员 魏文勇 刘淳 王欢)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或“syfb0719”关注。
相关新闻
- 2018-03-30
- 2018-03-28
- 2018-03-27
- 2018-03-20
- 2018-03-15
- 2018-03-14